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 > 第239章 记住了,我们是杨氏的私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9章 记住了,我们是杨氏的私兵

清晨的阳光,洒在大地上。

小吏们站在棚子前,面对着围了一圈的百姓,再开口时,宣读的内容已经有了强大吸引力。

仍旧还是唠家常的口吻……

语气还是那样何其可亲……

“乡亲们,刚才说的是普卒,是新丁,是刚入征的新兵蛋子。”

“军饷一月六百文,我估计很多人并不热衷,毕竟在你们看来,去找个活儿也能挣到这么多。”

“但是,我接下来要说的是,这只是新丁待遇,并不是正规军卒的待遇。”

“当新兵入征之后,会进行三个月操练,而在这个操练的过程中,将领们会对新丁进行筛选。”

“由于具体细则涉及你们的利益,所以本官提前给大家透露的底细吧。”

“比如,有新丁在操练中展现出头脑灵活的苗头,那么,将会入选斥候营的兵种,从此以后,专业习练探查本领……”

“而一旦入选斥候营,军饷立马暴涨四百文,也就是说,一个月可以领到一贯钱。”

“大伙要注意哟,军队是管吃管住哟,这意味着你们可以攒下所有的兵饷,让家里的家人慢慢过上好日子。”

咕嘟!

在场的百姓们,有人大声吞咽口水,很明显,心动了。

其中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眼光之中闪烁着灼热光彩,喃喃道:“斥候?那不就是俺爹说过的探查卒?村里人都说,俺从小是个皮猴子,滑不溜秋,鬼鬼祟祟,老人们经常呵斥俺,说俺这种性格连个媳妇也讨不到……”

“可如果俺应征参军,并且被分到斥候营,等俺每月能领一贯钱军饷的时候,谁还敢说俺连个媳妇也娶不到。”

“俺得挑挑选选的娶。”

“最主要的是,俺家里的日子会好起来!”

这青年一边喃喃自语,一边看向身边的娘亲。

随即又看向娘亲身边,三四个年幼的弟弟妹妹。

弟弟妹妹们衣衫破烂,脸色因为饥饿全都蜡黄,眼睛全都带着懵懵懂懂,显然还不明白一贯钱的意义。

小孩不懂,但是青年懂,虽然他自己也才十七八岁,但是生活的艰辛让他早早成熟。

他猛然深深吸了一口气,大声道:“书吏大人,俺要报名,俺有信心入选斥候,每个月领取一贯钱兵饷。”

当斥候,一个月一贯钱,这种收入在老百姓印象中,已经属于高不可攀的上等人。

以前谁若是这么喊,保证会引起哄然大笑,就算不予以呵斥,也会嘲讽一句没有自知之明。

然而这一刻,青年想象中的大声嘲笑并没出现。

反而在场的百姓们,目光之中显出羡慕,尤其是几个躲在人群后面的姑娘,看向他的目光已经水汪汪起来。

“哈哈哈哈!”

发出笑声的反而是书吏。

只听负责宣读榜文的书吏道:“小兄弟,先别急,眼下只是宣读,并不是进行征兵,你如果心里有自信,十日之后可以去报名……”

说完之后,小吏沉吟一下,又补充道:“之所以让你十日之后报名,是因为我们宣读整个县域大概还需要十日,咱们知州大人说了,所有人一视同仁,不能让先听到消息的抢先报名,那样对于后听消息的属于不公。”

“所以呐,小兄弟你暂时不用急。可以先利用这十日时间,尽力的把体魄锻炼一下。”

“老哥我给你泄露个底,到时候比拼可是很激烈的哟,如今整个泾县的人口,已经突破了二十五万,然而征兵仅仅两万人,你琢磨琢磨这竞争有多大吧。”

青年听到这么说,顿时脸色微微一变,但他想到自己从小灵活,脸上渐渐又恢复自信的表情。

与此同时,小吏观察他的表情变化,心里已经有谱,于是笑容变的越发亲切起来,道:“哈哈哈,小兄弟你似乎很有底气嘛。既然如此,老哥我可得提前跟你攀个善缘……”

“来来来,这里有五十文钱,你拿着,给家里买点油盐。”

“别推辞,这钱不是老哥出的,而是咱们知州大人,提前发放的一份鼓励。”

“除了五十文钱,你今后十天还有好处……

“你每天可以去户司和兵司联合开设的,设在城中或者城外旷野的各个临时政务点,领取一份属于你的预备役粮食,用于你接下来的体魄锻炼。”

“哈哈哈哈,张大嘴巴干啥?是不是很吃惊,感觉世上还有这种好事?”

“实话跟你说,咱们杨氏做事就是这样。”

“咱们知州杨大人,对待子民最为仁善,你以后会慢慢明白,这是你一辈子最正确的选择。跟着杨氏当兵,全家都有未来。”

“但是你一定要记住哟,咱们征的是民团兵……”

“何谓民团?民团就是属于杨氏的私兵!这是太上皇陛下的圣旨所赐,允许咱们杨大人编练五万民团。”

“兵饷由杨氏出,兵甲由杨氏给,而咱们所有的民团兵丁,全都属于杨大人的兵。”

“这个事,能懂吗?能记住吗?”

面对小吏的叮嘱和询问,青年几乎毫不迟疑点头,大声道:“俺懂,俺肯定懂,兵饷是知州大人给的,俺肯定要给杨大人卖命,对不对?”

“哈哈哈哈!”小吏满意的笑起来。

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册子,顺手朝着青年招了招手,语气更加和气可亲道:“来来来,报上你的名字,我提前给你登记一下,把你的身份认定为预备役。”

青年十分兴奋,连忙报上名字,道:“李三,俺叫李三,今年十七岁,家是沧州的……”

小吏目光一闪,隐约透着惊喜,道:“沧州?那地方习武风气很重啊。小兄弟,你有过练武的底子吗?”

青年连忙道:“有有有,村里有老人专门教,哪怕小孩子也要参加锻炼,农闲的时候扎马步举石锁。”

小吏脸色的惊喜更重,运笔如飞给他登记起来,满脸堆笑道:“登记你这种预备役,老哥我也有一份功绩,哈哈哈哈,这个月的考核必然是上等。”

说完之后,把册子塞回怀里,叮嘱青年道:“行了,现在你已经属于预备役,从今天开始,每天可以去领一份粮食,但是千万别耍小聪明啊,千万别领完之后又换一个政务点继续领,那样的话,嘿嘿……”

最后的嘿嘿笑声,让青年的脸色一凛,连忙道:“书吏大哥放心,俺保证不耍滑头。”

书吏嗯了一声,冲他摆摆手,示意他往后站站,接下来还要宣读榜文。

语气还是模仿杨一笑的和蔼,榜文内容还是关于兵种的筛选,这一次,小吏宣读的是弓兵。

而弓兵的待遇之优厚,瞬间引爆了在场百姓的热情,但是他们根本不知道,弓兵后面还有待遇更优厚的兵种。

比如,骑兵!

又比如,骑兵升级后的玄甲铁骑。

还有一种兵,兵饷更吓人,竟然超过了玄甲铁骑,让百姓们听的脸色都变了。

帅旗者,大纛也,战场上负责扛着帅旗的兵,以及四周负责护卫帅旗的兵,不管在哪个朝代,都是战场上最猛的。

自古兵家常言,斩将夺旗大功,然而想要斩将夺旗何等困难,负责扛旗和护旗的都是悍勇啊。

他们有个专门的称呼……

大纛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