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 > 第223章 卧槽,几亿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一整日,杨一笑陪着皇帝在山中之城。

由于数次迁徙居民进入的缘故,如今的山中之城已经颇有几分人气。

尤其是清晨之际,大街上稍显繁华,不但出现了沿街摆摊的商贩,同时也看到很多买东西的居民。

对于城中这一幕,皇帝明显若有所思,问杨一笑道:“此城尚未宣告于世,城中却已出现交易,朕看那卖东西的和买东西的,似乎都是平日所用的生活物资,如朕猜测没错的话,这已经具备商贸雏形啊。”

杨一笑点了点头,道:“确实,是商贸雏形。并且这个雏形,是闭环性质的雏形。”

皇帝微微一怔,感觉有些新奇,再问道:“何谓闭环?”

杨一笑指了指街面,解释道:“所谓闭环,就是暂时不予外界沟通。但是任何一个人群聚居之地,都会出现物资交易的情况。群体如果足够大,交易会演变成市场经济,群体如果不够大,则是小型的商贸雏形。”

他说着停了一停,继续指着街面又道:“您看到的这些居民,都是暗中迁徙入城,他们之所以获取了居住资格,是因为家里有人在我手底下做事……”

“比如,匠户,又比如,兵卒。”

“皇爷爷,这些事我不想瞒着您,现如今在我麾下的兵卒,总数已经达到了6500人。”

“其中重甲骑兵三百,精锐轻骑一千二,此外是五千辅兵,虽然为辅但是也有不可小觑的战斗力。”

“自古以来,养兵很少兼顾家眷,只因军中已经给兵卒发了兵饷,所以对兵卒的家人不需要照顾。”

“但是我的性格比较软…额,或者应该称之为心肠软,故而我征召这些兵卒之时,连同他们的家眷也纳入了照顾。”

皇帝听到这里,明显皱了皱眉,对他谆谆教诲道:“一兵一卒,身后可能有七八口家眷,你养兵要给兵饷,竟然还兼顾兵卒家眷。我的傻孙儿啊,这非是上位者之道。”

杨一笑嗯了一声,微微吐出口气。

虽然他恭听皇帝教诲,但却没有表达出听从,反而轻声辩解道:“爷爷您教诲的对,但我总感觉狠不下心,每次一想到兵卒们在厮杀中的危险,我就忍不住想要对他们好一点……”

皇帝怔了一怔,随即瞪他一眼,恨铁不成钢的道:“妇人之仁,真是妇人之仁,你这个臭小子,心肠还得练。”

杨一笑低头,乖乖听训道:“是吧,我也知道这样不合适。”

皇帝叹了口气,语重心长教导他:“乖孙啊,你得学会心狠才行,自古所谓,慈不掌兵,你心肠若是一直如此柔软,天长日久终有吃亏之日。”

杨一笑抿了抿嘴,轻声辩解道:“暂时兵力少,先这么干着吧,等以后扩充兵马的时候,再学着让心肠硬起来也不迟。”

皇帝再次一怔,明显陷入沉思。

足足好半晌过去,皇帝方才微微点头,赞成道:“也好,你毕竟是起步阶段,如此厚爱麾下士卒,可以斩获麾下忠心。”

杨一笑欣然道:“是吧,您也觉得我这么做有好处,对不对?”

他不等皇帝开口,继续刚才的话题,接着道:“这城中的居民,大部分都是兵卒的家眷,另外有一部分,则是匠户的家人。”

“皇爷爷,您身为皇帝应该明白,匠户负责制造刀兵铠甲,又或者制造弓矢弩箭,他们做事的地方不但要清静,而且还要防止有些人会泄密。”

徽宗对于这一点很欣慰,称赞道:“你能想到这一点,算是不让爷爷担心。事实确实如此,匠户必须严防。”

“比如云朝自从开国之初,已经立下了十分严苛的制度,凡是匠户,不得私出,工部专门建造秘密工坊,由兵部派兵负责保护和防守。”

“这里没外人,咱们爷俩不用说虚的,所谓的派兵保护和防守,其实防止的是匠户私自外逃。”

“我们中原擅长器具,一旦流到外族就是大祸,所以对于掌握技术的工匠,必须严格限制他们的出行。”

皇帝说到这里,看了一眼杨一笑,问道:“你现在有匠户多少?”

杨一笑轻咳一声,回答道:“目前有工匠三百,主要负责制造兵甲。”

制造兵甲这种事,在古代绝对是杀头大罪,然而老皇帝浑然不在意,反是略显忧虑的再次发问:“才三百?够用吗?朕许给你五万兵权,仅靠三百工匠可满足不了兵甲弓矢的制造。”

杨一笑十分诚恳道:“暂时肯定是够用的,至于以后征兵扩军之时,如果发现工匠的数量不足,那我会根据实际情况增加。”

皇帝却摇了摇头,语重心长道:“做事要未雨绸缪,不要做亡羊补牢,工匠培养是个长期的事,爷爷认为你现在就该扩招……”

说着一停,继续又道:“别怕花钱,这个钱必须花。哪怕现在用不到太多工匠,但是先招进来养着让他们练技术。”

“朕这次来你这里,不只是让五个皇子带了礼物,朕也让宫里出动了二十辆马车,装载的金银财宝差不多有两百箱。”

“乖孙婿,你猜猜,是大箱子,还是小箱子?”

杨一笑根本不用猜!

二十辆马车,只装了两百个箱子,一车十箱,肯定是大箱。

果然皇帝笑呵呵的道:“爷爷一看你这小猴子的脸色,就知道你已经猜到了答案,没错,都是大箱。朕身为富有四海的皇帝,赏赐晚辈岂能太过小气,那二十箱子金银珠宝的价值,差不多能有个两三百万贯。”

咕嘟!

杨一笑下意识吞咽唾沫。

皇帝看他满脸垂涎的表情,顿时被逗的大笑,伸手弹他脑门一下道:“这点小钱就震惊了吗?你知不知道云朝一年的税收是多少?”

云朝税收是多少?

杨一笑还真不知道!

只听皇帝慢悠悠开口,语带淡然道:“去年,朝廷铸造新钱507万贯,同时,各地税收汇入国库,经户部统筹计算,共计5770万贯。”【注:为防止被喷,特别说明,这是历史明文记载,宋朝真是如此富有】

卧槽,接近六千万!

这一刻的杨一笑,只感觉脑子一懵。

然而没等他发出震惊之语,皇帝竟然大笑着又弹他脑门一下,道:“傻孙子,看把你吓得,五千多万而已,值不当咱们爷俩吃惊……”

“实话跟你说吧,云朝每年国库收入和开支都有结余。”

“比如去年,收入5700万贯,但是整个朝廷的开支,加上各地兵马的兵饷,甚至连带狼族的岁贡,这些支出全都算上,乖孙你不妨猜一猜,一年开出去多少钱?”

说是让杨一笑猜,然而根本不等杨一笑开口,皇帝直接给出答案道:“4500万,去年全年的开支是4500万。乖孙儿你似乎也擅长算学,现在你算一下结余的是多少钱。”

这还用算吗?

后世的小学生也能给出答案。

一年税收5770万贯,所有的开支是4500万,那么扣除开支之后,结余应是1270万。

皇帝笑意涔涔看着杨一笑,语带悠然的道:“现在明白了吧,爷爷赏赐你的不算多,我云朝仅仅去年就结余一千两百多万贯,如此连续三年五年十年的积攒是多少?”

“乖孙子,你想想,爷爷我登基称帝足足25年,这25年我总共攒下了多少家业。”

杨一笑长大了嘴巴,脑中飞速在盘算账目。

卧槽!

越算越吓人啊!

一年结余1000多万,皇帝在位已经25年!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云朝的家底最少有2.5个亿。

皇帝见他目瞪口呆,伸手敲了他脑门一下,道:“乖孙,现在是不是感觉心里压力很大?云朝的家底这么厚,将来你如果造反是不是很艰难?”

杨一笑明知皇帝是调侃他,但却仍旧下意识的点头,诚恳道:“钱财最能代表实力,因为钱财可以养兵也可以养民,如果将来的新皇能够舍得把这些钱财花出去,恐怕天底下没有任何一个势力能造他的反。”

“原因很简单,高达两万万贯的财富能让百姓安居乐业,而百姓一旦安居乐业,造反是没有任何土壤的。”

徽宗点了点头,神色却显得怅然,喃喃道:“只希望,将来的新皇能看透这一点吧。”

说着忽然摆了摆手,道:“咱们爷孙不说这个,咱们继续说刚才的事。你小子听爷爷说完家底之后,是不是感觉二十箱金银珠宝并不算多?”

二十箱金银珠宝,对比皇族的财富确实不多,折价约合两三百万贯,仅仅是皇族家底的百分之一。

然而杨一笑却满脸郑重,语带感激道:“皇家财富哪怕再多,那也是爷爷您攒下的,赏赐给我哪怕一文铜钱,却是爷爷对晚辈的爱护。”

皇帝哈哈大笑,伸手一戳他的脑门,道:“滑头,小滑头,你这小子如果进入朝堂,绝对是个擅长说漂亮话的大奸臣。”

很显然,皇帝虽然调侃杨一笑,但是心情绝对事老怀大慰的,人老了如同小孩,会因为一句话而开心。

就如皇帝自己所言,他这辈子终于找到了值得疼爱的晚辈。

杨一笑对他的每一句话,都让他感觉到孙儿辈的孝顺。

那种发于真心的孝顺,皇族中那些皇子从未有过,皇帝活了这么久,执掌皇权一辈子,别人对他真情还是假意,他只需要一眼就能洞察。

他越来越喜爱杨一笑这个孙女婿。

……

【第一章到,3000多字大章,等会还有更新,顺便说一下,这种温馨过渡剧情希望别骂,想要写好小说,必须有高潮也有平缓,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