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都市言情 > 我在非洲当酋长 > 第901章 大自然的奇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几天之后,农科院的专家团队终于来到了哈吉桑。

萧鹏亲自开车带着专家团队在哈吉桑及埃德进行实地考察。

说起来有点儿有意思的是:这个团队里有一部分龙国人,还有一大部分都是非洲人。

这些人都来自于龙国农机院国际合作中心,那里是来自于世界各国的农机方面的学员。各个说着一口汉语。

别看其中大多都是来自于第三世界国家,但是这些人都是精英中的精英,都是高学历人才。

他们就像龙国最早的一批留学生那样,都是学习起来超级刻苦的那种!

把他们带到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龙国带动大家共同致富可真的不是一句口号而已。

“哥们,我从来没看到你这么卑微过。”杨猛小声道:“国内的领导来也没见你亲自开车接待。”

萧鹏道:“你就没听说过什么叫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那些官员可以替换,可是你这些专家无可取代。”

杨猛伸出大拇指:“够觉悟。”

这时候一个卷发带着黑框眼镜的的人问道:“萧先生,这一片是什么地方?”

他就是农机院的首席专家杨学军。

这也是龙国最熟悉东北非气候地貌的人,他给埃塞解决了苔麸机械化种植难题后在那边享受‘国宾待遇’,这次把他请到厄立特里亚来那还是伊萨亚斯总统亲自出面的结果。

萧鹏道:“这里是LEd集装箱农场区,里面一年四季有蔬菜产出。”

杨学军道:“这样的话成本比较高,在这边有市场吗?事实上这边人也不爱吃蔬菜吧。”

萧鹏解释道:“这里的蔬菜确实价格高,但是主要市场是海对面的沙特。”

杨学军听后恍然大悟。

他看了看周围道:“据我所知,虽然这里靠近埃德绿洲,但是应该也是沙漠吧?可是看你这里好像真的有点儿不像。”

他的团队里的人都在点头同意杨学军的话。

因为他发现这里到处都是灌木绿化工作相当好。

一个黑人男孩道:“萧先生,我来自南苏丹,我们那里也有沙漠,但是我感觉这里的沙漠和我们那里的沙漠情况差距很大啊!”

萧鹏听后道:“那是必须的差距很大!你们那里的沙漠我看着都害怕。”

“害怕?”杨学军不解。

萧鹏道:“我在南苏丹经历过那边的沙尘暴,那狂风卷起的沙尘跟天那么高!整个白天变成了黑夜!那种感觉就是瞬间到了地狱。这位朋友,你可能有所不了解,阿法尔沙漠是标准的干沙漠,这里没有什么旱季、雨季,在这里平时根本不刮风就是干热,而且降雨量超级少,一年顶多能下一次两次雨,而且是属于下一会儿就停的样子。到处都是戈壁。”

杨学军不解:“那么这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植被?按你的说法应该这里严重缺水吧?”

萧鹏点头道:“杨专家说的没错,这里确实严重缺水,包括现在也是如此,但是大自然真的给我好好上了一堂课,我在这里才算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我们进去说。”

他招呼众人进集装箱农场里参观。

“萧老板,你刚才说那个保护环境是什么意思?”刚才那个黑人青年问道:“南苏丹现在沙漠化越来越严重,我们需要找到应对的办法。”

萧鹏道:“我刚来这里的时候这里根本不是这样子,你们看到植被的地方都是沙漠盐碱地,用西北农林大的专家的看法是:我们就是生活在一层厚十到五十米的水泥上。后来我们这里不是修路吗?结果差点儿因为修路引起民族内战。”

“为什么?”黑人青年不解。

萧鹏解释道:“既然你是南苏丹人应该知道这点儿,沙漠地区的就业机会太少。能参与修路的人能赚钱能养家,大家都想来这里修路。但是修路用不了那么多人,各个部族就都希望自己部族的人来这里修路赚钱,为了工人名额大打出手的事情时有发生。”

黑人青年拼命点头:“深有同感!这样的事情在我们那里也绝对会发生!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萧鹏道:“我就招聘了大量人沿着公路沿线治理沙漠,大致方法就是我们龙国使用的‘井字格’,当时埃德绿洲和阿萨布绿洲等地方都有大量的苔麸种植区,我让人把苔麸桔梗都买过来建井字格。”

杨学军却道:“不对。”

众人一起看向他:“这不是建井字格能解决的问题,这里的土质以及水量都养活不了这么大片的植被!这里的土地泛盐情况应该很严重。”

萧鹏笑道:“杨专家目光如炬,在这里必须要感谢当时来这里进行农业援助的西本农林大的专家们,他们给我提了个很好的建议。”

“什么建议?”旁边有人问道。

萧鹏指着地面道:“向下挖地一米!在下面铺上一层桔梗!”

旁边有人问道:“为什么要这么做?”

杨学军考虑一下给出了答案:“这是个聪明的办法,一方面桔梗可以形成一层‘隔离层’,解决地底泛盐的情况有利于植物生长;然后桔梗腐烂成为养料还是对植物有利。”

萧鹏打了个响指:“大致就是这样子,等到桔梗彻底消失无法隔绝泛盐问题的时候,这些植物也已经扎根了,然后像豆科植物的根系可以改善土壤环境。于是这里就有了越来越多的植物。”

旁边一个女学员问道:“那么这些植物所需水源问题怎么解决的?”

萧鹏笑道:“这就是说大自然神奇的地方了。你们看到了,我这里最早主要种植的就是梭梭、胡杨和沙棘。这三种植物的特点就是根系发达可以用于水土保持,随着这些植物越长越好,我们惊奇的发现——地下水的水位提高了!原来我们主要靠海水淡化来灌溉,现在灌溉的越来越少了。”

“而地下水水位提高也就意味着这里有更多的绿色植物,像你们看到的火龙果田原来只能在几个绿洲能看到,现在在这里也能看到,而绿色植物多后蒸汽增加又增加了降雨概率,去年一年我们这里下了八次雨,最长的一次下了三十五分钟!这都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

说到这里萧鹏叹了口气:“只可惜今后很难用这个模式来再次发展了。”

“为什么?”旁边有人不解问道。

萧鹏回答道:“这里的日子好过了啊!原来只要一天管三顿饭,干一个月给五百纳克法就行,现在少于一千五纳克法没人干。而且那时候这里不是修路吗?像什么锤头路面破碎机之类的都有。现在那些机械都被运到‘鲁班工坊’当教材培训人才去了,现在没有这些大家伙,他们就算想要继续搞这个工程也进行不下去。”

杨学军笑道:“萧老板,你这让我们来这里是来看我们笑话的吗?本来我还以为来这里是要让我们进行农机技术执导的,结果这更像是让我们来这里上课的。你们这里真的已经搞的很好了啊!和我们想象中完全不是一个样子!”

萧鹏道:“杨专家,不瞒您说,我这次邀请你们过来是真的希望我们这里解决一个大问题的。”

“大问题?”杨学军好奇问道:“这里一切都很好啊,有什么大问题?”

萧鹏问道:“我们这里小型农机功率不够,大型农机又不适合我们的需求,有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杨学军笑道:“巧了,我们这次来也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

“怎么解决?”萧鹏一愣:“不会要把东方hong15搬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