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 第132章 重回自己的世界(5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2章 重回自己的世界(52)

只是现在,所有的打算都要变了,自己不能从山林中离开,菊香也不能放开了,而菊香似乎也更愿意跟着自己。

不管了,决定做了,就全部为目标行动吧。

这几日,秋沫明显感到天气冷得很快,看看天色,秋沫觉得,最多三两日,第一场雪就要下来了,秋沫回到院中,再次清点了一下要随身带的东西,然后看了看带不走的那些,是一些食物和杂物,秋沫将这些东西都打成两个大包,拎到自己屋内。

夜色已暗,外面很是安静,这个时节虫鸣早就没有了,若是无风的情况下,外面静匿地似无人之域。

秋沫跳到屋顶,看了看周围,远处似乎有一两个屋子隐有灯光,大多数屋子都已熄了灯。

秋沫跳回屋内,背上两个大包,去了后山。

这些东西若留在院子里,怕过不了两天就会被尼姑拿走,不是她们自己糟践了,就是卖给其他人,秋沫想把这些东西送给后面的慧妙师傅,两人虽说并不熟悉,但慧妙对一株青梅数都如此关爱,前两天,她准备去给青梅树裹上草衣时,发现青梅已经被包裹好了,她就知道慧妙还在。

秋沫背着两个大包,走到慧妙院子外的时候,看到里面漆黑一片,看来是睡了,反正自己也不想和她们见面,只要把东西放在屋檐后的柴棚里就行了,明早她们去柴棚拿柴时,自然会发现,若是晚两天才发现更好,自己这两日就要走了,她晚些发现也好。

秋沫将两个大包放在柴棚里,看到柴棚里的柴火不算多,想来两个女子捡柴的速度并不快,而这几日天冷得快,柴自然用的也快。

秋沫又回到山上,捡了一大堆柴,分了几次悄悄运了进去,为了不惊扰睡着的人,秋沫在放包时,就悄悄点了半截助眠香,从窗户的缝隙里塞了进去,秋沫的动作并没有惊醒任何一个人。

看着已经满了的柴棚,而两个包也已经被柴遮掩住了,这样至少要三五天才能看到了,不过若是她们直接扒开柴,也能马上发现,这就不是秋沫能控制的了。

秋沫离开了后山,她没有去看灵玉师傅,不知道为什么,她对灵玉全无好感,就好像对慧妙的好感一样,不知从何而来。

秋沫回到自己屋里,好好地睡了一觉。早上醒来的时候,就闻到一股香甜的味道,秋沫笑了,这是素兰和菊香在炕饼做干粮,这几天,每天素兰和菊香都要做一些干粮,自己虽说已经够了,太多怕背不动了,两人还是会做一些,这是怕路上饿着了啊。

秋沫和李婕妤往前面大殿去做早课时,发现少了一些人,听说是这几日降温太快,冻病了,秋沫和李婕妤面上不显,心中也在盘算,差不多了,该走了。

第三日早上,秋沫起来的时候,就见雪花纷纷扬扬地往下落着,早饭后,秋沫对李婕妤说,“今日白天你们都在家休息,我去大殿那里告病,我也会做出生病的样子,这样晚上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李婕妤也不纠结,点头应好,准备已经做的太久,出发当日的情况也已演练多次,秋沫的身体素质比她们好的多,晚上赶夜路,白日若是不好好休息,怕是要拖秋沫的后腿。

秋沫去了大殿,时不时咳嗽两声,大殿内人又少了一些,咳嗽的人也不少,秋沫的咳嗽并不突兀,也不被关注,秋沫在早课结束时,对管事的尼姑说了李婕妤病了的事,也说了自己怕也不行了。

尼姑很是无所谓地挥挥手,表示知道了。

在秋沫出大殿的时候,秋沫听到两个尼姑的小声说话,“这咳嗽的人数多的不正常……”

“……京郊……疫病……”

“不要命了,”先前的尼姑的声音突然大了一些,和秋沫差不多刚走出大殿没多远的几个女子都回头看过去。

那尼姑干脆冲着几人说,“晚课不必来了,这些日子就每日待在屋内,不要随意走动,今日没来的人,你们相互转告一下吧。”

秋沫几人都点头应好。

与其他几人高兴的表情不同,秋沫心中有些不好的预感,什么疫病?京郊难道起了疫病吗?自己上一世完全不知道呢,上一世自己该在明年入宫做宫女,宫中补充宫女,未在京城附近补充,却都征召到了自己家乡那么远的地方,看来,这京郊的疫病,可能是真的,而且还很严重,或许,京城里都遭到了波及。

秋沫纠结着要不要和李婕妤说自己的判断,可自己这也没有什么可靠、可说出口的证据,说了,恐怕也是让李婕妤白担心,算了,出了这里,尽快往南走,若真的不行,就带她们在山里生活一段时间,等明年再说吧。

秋沫回到院子,只和李婕妤说,尼姑那边已说早晚课暂停了,生病的人不少,让大家都在屋里待着,不要随意走动,这对自己几人的离开是好事,李婕妤听了也高兴。

晚上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秋沫几人再次检查了一遍物品,每人都换好了为野外行动准备的衣物鞋子,再背起一个双肩包,里面都装了不少东西,秋沫让每人都在自己的背包里放了一些干粮、睡袋和火折子,还有正常的一套衣物,剩下的才是各种物资的分配。秋沫说,这是担心万一在途中几人走散,至少在再次相聚前,每个人都还能有生存的保障。

从里面闩好院门,秋沫从墙上翻了出来,背上自己的双肩包,很快追上已经在悄悄上山的几人。当天快亮的时候,几人走到了河边,秋沫早就计算好了,这个时间,巡逻队应该刚离开三天,看着河边的痕迹,秋沫再次确认了自己的判断,秋沫招呼几人坐下来休息,点起了一小堆火。

几人烤着火小口喝着热水,吃着干粮,一向话最少的刘嬷嬷反倒开了口,“秋娘子,您这法子真好,这干粮略一加热,就不干硬了,还很有嚼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