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幸好一楼大部分是阅读室,否则宋甜蜜还真不敢说话,会被挂在校园墙上骂。

当这句询问进入到林知熠的耳朵时,她也恰好翻完最后一本书。

顺着声音,林知熠看向开口的女生,笑了一下,“我看看这些教材。”

得知这个原因,宋甜蜜诧异道:“这些教材难道好用吗?不应该呀。”

“这本教材肯定就不是教授编写的,那是他让手下的研究生编的。”宋甜蜜指着其中一本,解释道。

她弟弟今年考上了一个普通的二本,回去的时候她无意中翻了他的课本,好家伙,真难学,连她这种考上清大的人都不知道那些书是在讲什么。

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林知熠合上手中的教材,望着女生眉眼微蹙,语气不确定,“不该吧?”

见林知熠不信,宋甜蜜急忙将自己包里一本小众课本递到她手中,继续解释,“不能说每一本教材都是这样,但有相当一部分还真不是大佬编的。”

很多高校大佬、教授不知道外面多少产业,平时很忙,加上一部分人年纪大了,除了上面派的活或者为了评职称,没人想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听着女生的解释,林知熠翻看她手上这本小众教材,在这本书对比下,其他学校的数学、物理教材都显得专业许多。

但也只是矮个子里找高个子,其实问题一大堆。

清大的教材还好,毕竟大部分使用的是国外的全英版本,但很多本科阶段使用的教科书,尤其是微积分、物理学教材。

不是说编写之人糊弄,而是大部分章节内容该说清楚的时候不讲清楚,只重视结果不重视推导过程。

另外就是林知熠感觉这些老师好像没有学过逻辑学,整本书的逻辑是混乱的。

当然,也不能全怪在编写者身上,毕竟相当一部分学生确实不需要了解公式是如何推出来的,就算了解了他们也不清楚。

了解完所有的教材后,林知熠向旁边的女生提出告辞,然后离开了清大。

她直接回到了林家,远程给四哥打电话,表示想用他的书房。

得到许可后林知熠推开书房的门,头也不回地对身边的bina吩咐道:“bina,帮我找出四哥所有的教材。”

林知熠记得四哥所有的书都是国外,而且他也提前学了大学的内容,所以林知熠想看那边的教材。

找到一本后,林知熠直接席地坐在地毯上,旁边的bina来回走动将找到的书放在林知熠身边。

当林知熠只翻完一本,她大概就明白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主要是因为综合学术能力差距,即整体学术和认知水平的差距,这些差距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就会很明显,就比如编写教材。

一直有一种说法是指m国的数学都很差,但也只能说明的是他们人均很差,其实精英群体很厉害,就比如用四项诺奖来衡量一个国家的教育对科研总实力的帮助,其中m国获奖总数远超华国。

关上书本,林知熠让bina放回原处位置,然后默不作声地回到自己书房。

她打算自己给这些普通院校的学生编写教材,就算有些人根本不学,但只要有一个人学,那就是赚的。

至于为什么不能直接用林知熠先前编写的教材。

大概是因为她编写的时候,针对的就是白哲圣等有一定基础和天赋的人,普通学生根本看不懂。

就在林知熠编写教材的时候,网上一条与她相关的新闻热度不断增加。

——我没有看错吧,林知熠看的应该是这本教材吧

——难道她在清大教书看的是我们也在学的教材吗?

——啥玩意,你不会就是那种觉得皇帝用的是金锄头的人吧

——其实大概情况就是林老师上课的时候有人说他课本上没有这些知识,所以她应该是去图书馆查其他的教科书,对了,小声哔哔一句,当时她可是表情失控了

——真的吗?能梦一个林知熠编写教材吗?我哥是京大的,他借到了林知熠编写的教材,相当好用

原本只是普通学生之间的闲聊,结果还真引来很多大学生吐槽教材难用。

人一多,又加上林知熠本身又很受人关注,这事传来传去变成了林知熠有可能要编教材,不管是不是真的,反正很多人拍手叫好。

也只能说是误打误撞发现了真理。

接着有很多上过林知熠课的清大学子表示她在课上讲了很多理论,同时还把这些理论都发出来出来,接着又是引来一波热度。

很多学者一听是林知熠的结论,简直是连夜爬起来看她的新结论。

一些人很期待,但一些人很讨厌,毕竟林知熠不是人民币,做不到人人喜欢,就算是人民币都有人视金钱如粪土呢。

之前林知熠归属的是科研圈,但现在不同,她既然成为清大的教授就也属于教育界,既然是教育界的人,林知熠一个丫头片子,如何比得过他们这些教龄几十年的人。

尤其是很多参与编写教科书的老师最为讨厌林知熠,因为她的做法完全就是在挑战他们的权威。

短时间很多人直接或间接公开发表言论,大致意思就是教训林知熠,质问她有完整读过这些教材吗,让她别把自己当成全能天才。

当然这些质问的言论中,最站得住脚的话大概就是质疑林知熠的给出的理论方法有证据支撑吗。

在这些不同圈子的人下场后,事情是真正闹大了。

上过大学的学生几乎做到了对教师这个群体祛魅。

除了少数负责任的大学老师外,很多老师完全就是用一套祖传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课件,然后上课念ppt。

要不就是听老师讲他留学的事情,要不就是儿子留学的事,再要不就是他们过去创业的事。

如果想要保研和出国,那需要好好学专业课;但除了如医学等技术性很强的专业,一般的专业如果想用在大学学到的知识去找好工作,完全就是做梦。

就连计算机专业,但是很多大学设置的课程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轨,所以大学不是高中,好的学生都是主动规划,主动学习。

但是这些人对林知熠的批评让这群学生不高兴了,反手直接就公布了一个烂教材名单。

所以当林知熠敲下最后一个字时,网上这场争执愈演愈烈。

等林知熠结束工作,bina端一杯茶放置在她的手边,然后告诉林知熠,“现在很多人因为教材的事情吵起来了。”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