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偷天换日 > 第118章 天下救器(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和尚说完这些,又继续道:据我师祖笔记所言,此盂盆之所以能渡人出六道沉沦之苦,全赖是过去庄严劫世阿弥陀佛留给世间的救器。

此宝能变幻形状藏身于无形,穿越时空,除了女人的子宫与天地由空劫至成劫时形成的金刚轮,不能穿破外,此宝能穿破世间的万物。

此宝不受业力所制,能穿破空间,是宇宙间的飞船,故能将目犍连的母亲带出饿鬼道。

可以说谁拥有了这救器,谁就能飞越十方世界,谁就能对古往今来无所不知,谁也就拥有了心想便能事成的无上法力。据师祖的笔记记载,师祖自己后来从西域入中原,在江南的覆船山其实是找到了这盂盆,只是当时的世间还没有三千年一盛开的优昙罗花,故师祖也进不了这盂盆内。

师祖只能运用这盂盆做些略显神迹的事情,师祖从西域入中原,时值中原正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师祖辅助奴隶出身的石勒、石虎登基称帝,建立后赵,称雄长江以北。

师祖辅助后赵,多显神迹,国史有载。师祖初次见石勒,为使天子信奉佛法,曾取钵装清水,师祖念咒,钵中立马生出莲花,石勒始信佛法。

后来喷酒灭幽州之火,闻塔铃知未来,涂麻油于掌观异地之事、咒龙出水、清水洗肠,据师祖自己的笔记所载,所显神通,全依赖于盂盆之神力。

盂盆在上古时期现于华夏之国,至禹王白多山翻船不知所踪,从此世间消失。后来是怎么到了万里之外的天竺国?据秘本所言,乃是周末圣人老子西出函谷关后,入天竺带去,后来沉入恒河河底。

目犍连恒河打渔,打到盂盆,后来目犍连随佛祖出家修行,常用盂盆化缘,佛祖证得五眼六通之能,知盂盆之来历,遂点化目犍连用盂盆救母。

盂盆自目犍连阿罗汉救母后,又是怎么从天竺之国又传到了华夏中原之国的呢?师祖笔记所载,原来自佛祖涅盘,目犍连阿罗汉离世后,盂盆一直都留在了天竺之地。

世事变幻,斗转星移,直到东汉明帝时,皇帝夜梦金人,有博学者告知皇帝此乃西方如来佛陀,明帝遂遣使出西域求佛法。永平十年,蔡愔、秦景请来天竺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两位神僧入大汉传佛法,并于帝都洛阳建白马寺。

当时盂盆与天葵剑作为佛家至宝,便自那时由两位高僧从天竺带入大汉。白马寺传法,蔡愔与卢景升便首先出家修佛,遁入空门。

两位同修各拜两位高僧为师学法,蔡愔拜迦叶摩腾为师,卢景升拜竺法兰为师,两位高僧圆寂后,天葵剑与盂盆作为佛家镇宝之器便分别由蔡卢二人各承一物保管。

据笔记所载,蔡愔曾官拜中郎将,为武人,保管天葵剑,秦景乃博士弟子,为文人,保管盂盆。

两人后来各开宗立说,蔡愔一脉法脉长存,从东汉传至三国、魏晋、五胡十六国,师祖佛图澄实乃便是蔡愔一脉,是以深知盂盆之事不虚,追踪溯源,老衲实乃也是蔡愔一脉。

天葵剑作为我佛门至宝,随两位高僧来大汉国,作用其一是东来路上万里迢迢,保护两位神僧及诸人安全,其二世上有优昙婆罗花,三千年盛开一次,此乃佛花,世上极其稀有,花开之时,若要采摘,需得圣物,圣物正是那天葵剑,否则别无它法。

得优昙婆罗花,方能真正开启盂盆。师祖不远万里从西域来中原,最终在覆船山得盂盆,天葵剑与盂盆重新聚在一人之手,奈何当时世上未有盛开的优昙婆婆罗花,依然还是不能打开盂盆,此乃时也命也。

再说盂盆原为秦景一脉保管,怎么却又到了覆船山?盂盆至数千年前禹王覆船山翻船,从此不知所踪,再到师祖又重新再在覆船山发现盂盆,可谓说是盂盆也经历了一个轮回。

盂盆为秦景保管,本应在佛门之地,却为何又出现在了荒山野岭的覆船山?据师祖笔记所载,秦景保管盂盆后,奈何天意难测,秦景一脉不到两百年便法衰道微,秦景传空盂大师,空盂大师传景盂,景盂十二岁时早夭再无传人,盂盆落入道人葛玄之手。

盂盆是怎么落入道家之人之手的?据师祖的笔记所言,白马寺在帝都洛阳建成之后,佛法东传日益昌盛,入沙门者日益增多,佛门在东土初显,有道门中人常与佛门中人相互辩论道说与佛说,两门各执一词。

空盂大师虽入佛门,但在入佛门之前也同其师一样,是儒门博学之士。空盂大师博学多识,加之得秦景大师真传,常对佛法有精微见解。

空盂大师曾为儒生,生而健谈,曾与高道葛玄辩论佛与道,一来二去,两人都对各自的学识产生了敬佩之情,遂结为了知交。空盂大师离世后,保管盂盆的秘密便交予了景盂,空盂大师离世四年后,景盂便夭折。

景盂夭折时仅十二岁,葛玄道人念其老友法脉从此不存于世上,替老友感到伤痛可惜,在替老友料理景盂后事时,便无意中发现了盂盆,从此盂盆便由佛门落入了道门。

据师祖笔记所载,葛玄得盂盆时,道法还未精深,还未修得神通之能,后遇高道左慈,左慈道学渊博,曾阅过董仲舒所着的道书,知其盂盆乃上古黄帝炼丹的丹炉,经左慈点破至宝来历,葛玄深思精研,后道法突飞猛进,修得神通之能。

葛道法大成后,不知所踪,留盂盆于左慈。

左慈虽比葛仙早生在世间八年,但左慈住世却比葛仙多了四十五载。左慈得盂盆后,也修得神通之能,曾显神迹于魏王曹操,国史有载。

葛玄先离世,左慈未找到有神通资质的传人,左慈离世之时感慨丹炉乃上古黄帝炼丹所用,禹王为治九州水患,乃求得丹炉,后船行至白多山翻船,宝物凭空消失,天心难猜,一切皆是天意,遂将宝物又秘藏于覆船山。

自从秦景一脉法脉衰微,蔡愔一脉便密切注意盂盆归何。奈何此乃至宝,知之甚少,直至先师祖佛图澄出现之前,蔡愔一脉虽能传承师门法脉,但无大才,只能守承能采摘优昙婆罗花的天葵剑,均未探得盂盆落入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