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下自问没什么才华,但是认人还是有一套的。我记得州牧府夜宴的时候,咱们见过一次,先生扮做镇南将军的亲卫,随他一同赴宴。”...

张松见诸葛亮大方的承认身份,语气稍有缓和。

“州牧府夜宴?”

诸葛亮没想到张松竟然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这都过去好几个月了,他还能一眼认出自己。当下露出钦佩的笑容,心服口服的说道。

“别驾过目不忘的本领,实在是让人叹服。”

“不过是雕虫小技尔,让先生见笑了。”

张松谦虚的说道。

“在下荆州参军诸葛亮,字孔明,见过张别驾。”

诸葛亮起身整理了一下衣物,郑重的向张松见礼。

“原来是诸葛先生,张松有礼了,请坐。”

张松起身回了一礼,然后招呼诸葛亮坐下。

“别驾大才,在下佩服。只是有一事不解,所以想向您询问,不知别驾可否给在下解惑。”

亮明身份以后,诸葛亮见张松笑脸盈盈,便知他对自己没有恶意,于是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可是为何要压下江州失守的事?”

张松似乎已经料到诸葛亮会有这么一问。

“正是。”

诸葛亮点头。

“很简单,刘璋性格怯懦,又没什么主见。万一知道西凉军攻陷巴郡,断了刘镇南支援的道路,说不定在刘备的强压下,就会举城投降。”

见诸葛亮想开口说话,张松伸手阻止,接着说道。

“不要怀疑这件事的可能性,我跟随刘璋多年,自是对他了解颇深。若在盛世,刘璋的本事足够他成为一州之牧。

但恰逢乱世,刘璋能力不够,胆魄不足,偌大的基业只会为他人做嫁衣。自刘焉入蜀来,对蜀人的态度不是很好,不然也不会分为两派互相争斗。

刘璋继位后,沿用刘焉的策略,对蜀人即用且防,所以自然不得蜀中门阀之心。说实话,我对刘璋其实没什么好感,只是家族责任,让我不得不侍奉于他。

后来他和刘备暗中结盟,准备攻取汉中,我便知道机会来了。刘备不像刘璋,他的野心很大,本来我是准备考察一下他,看看他是否值得投效。

哪知刘备的野心比我想象中还要大,直接背弃盟约,伏击我军大将。此时我便知道,刘璋像一条守家犬,而刘备则是一只饿狼。

狼犬相争,必定是犬败狼胜。为了避免这一后果,我便暗中引导,让刘璋想到向荆州求援。刘镇南之名享誉天下,我很好奇,所以也想亲眼见识一下。”

张松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既为诸葛亮解了疑惑,又间接表明了他的态度。

“不知别驾见过我主之后,评价如何?”

诸葛亮问道。

“人主之资!”

张松眼睛一亮,给出了极高的评价,接着继续问向诸葛亮。

“其实这次刘镇南亲自前来益州,也是想效仿当年的扬州刘繇吧。不但名正言顺的扩充了实力,还落下了美名,吸引人才相投。

如此雄姿,不输当年的汉高祖和汉世祖啊。”

“不,张别驾误会了,当年我主是真心实意支援刘扬州。只是刘扬州伤重难愈,其子年幼,才将扬州托付给我家主公。

我家主公仁义,志在复兴大汉。接手扬州后,厚待刘繇家眷,这么多年以来,一直嘘寒问暖。此番前来益州,本为救援刘璋。

就算有取益州的心思,也不想妄动刀兵,伤了同宗情谊。再者,我主乃是大汉正统,与其让益州千里沃土,失于充满野心的诸侯。

还不如尽归我主麾下,为将来复兴汉室而做准备。”

诸葛亮摇了摇头,刘睿之心,他们这些臣属心中知晓。虽然一直攻伐不断,但心中大义,从未泯灭。

就是因为这点,所以才有无数志同道合之士,汇聚到刘睿的麾下,任他差遣。

“原来是这样,看来镇南将军是成大事而不拘小节,如此一来我也就放心了。”

听完诸葛亮的话,张松呆了呆,然后才发现,刘睿竟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好。这样的人,不正是他一直期盼的明主吗?

“如今两军在剑阁对峙,不知别驾可有什么好的计策?”

见张松是倾向自己这一方的,诸葛亮向他问计。

“剑阁险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眼下西凉军主力汇集于此,刘备身边又有贤臣猛将相助,这一仗不好啊。

而且今日刘璋和王累、郑度几人议事,已经对镇南将军起了防范之心。从今日起,成都对荆州军的粮草军需,都将逐步削减。”

正面对战,张松不担心荆州军的能力,但是来自背后的刀子,可能会让荆州军顾此失彼。

“什么!我军为益州百姓在前线浴血奋战,刘璋竟然在背后做如此下作之事?”

诸葛亮闻言大惊,一向温文儒雅的他,也为刘璋的所作所为感到愤怒。

“刘璋对战刘备时,屡战屡败,丢失了大片疆土。而荆州军入蜀以后,屡战屡胜,打的刘备抱头鼠窜。

两相比较之下,不少益州人士对刘璋失望透顶,对镇南将军则是好感上升。刘璋心中焦虑,于是在王累和郑度的建议下,行此下作之事。”

张松本来就看不上刘璋,现在更看不上了。

“不妙啊,如今我军粮草皆由成都供应。刘璋这么做,会使得前线士卒士气降低,战力大损。万一刘备得知此事后,挥军反攻,那我军之前的努力就全都白费了。”

诸葛亮对此忧心不已,但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既然如此,镇南将军何不舍弃刘备,回军成都。先拿下刘璋,解决后患之忧后,再行反击刘备。松不才,愿为镇南将军的内应。”

张松建议刘睿先回成都解决刘璋,再调头收拾刘备。

“别驾大人言之有理,先前主公不愿动手,一是为同宗之谊,二也是不想落下一个同室操戈的名声。如今刘璋不仁在先,那就休怪我家主公不义了。”

诸葛亮同意张松的意见,如若不然,荆州军定会陷入前有狼后有虎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