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原来要跑十几趟才能把村人全接过来,如今有了桃花村李则刚他们帮忙,六趟就全部把人安全的接过来了。

李芸娘是受到青莲的提点,回家就从莲花境取一桶水还有一小块姜到锅里煮。

这边全接过来的小河村人都挤在晒谷场这边,这时的大雨已转成小雨,有部分壮劳力就地搭起能遮风挡雨的草棚,没多久就搭起三四个了。

李芸娘煮好了姜水装到坛子里就背过去,两个小的看到她出门想跟着去:“二姐,我们也想去帮忙。”

“现在外面还下着雨,你们要是淋湿生病了,阿娘会担心你们的,等雨停了二姐再回来带你们出去。”李芸娘哄道。

两个小的听到淋湿会生病就没有吵着说跟去了,李芸娘背起准备好的东西向晒古场去。

到了之后看到原本空旷的晒古场此时都已站满了人,她从人群挤进屋里,此时屋里地上全坐满了老人孩子,她把背篓卸下放到地上,打开盖子从里面舀出姜糖水:

“各位大娘婶子,我煮了姜糖水,都过来喝点驱寒,给自家小孩也喝些。”

这些人里面就有汪水家老娘还有孩子,她们是认得李芸娘的,接过她递过来的姜糖水一个劲的向她道谢:“多谢李小娘子惦记着我们,你之前拉拔我家汪水挣钱我们一家还没来得及想你道谢,这会又让你们来帮我们了。”

汪大娘说着想起自家被泡塌的房屋,顿时就悲从心来,忍不住的老泪纵横,这老天都不让人好过,今年有了脱谷机能把谷子在下暴雨前都收完了,没想到发大水把家都淹了。

李芸娘看着眼前佝偻着身子的汪大娘,也不知道该安慰什么,席地坐在屋里的小河村人见汪大娘悲伤的不能自已,抱着自家孩子沉默地掉泪。

李芸娘把姜糖水给大家盛出来:“大家伙要保重身体,大水很快就会退了。”

汪水妻子接过她的姜糖水,默默的喂给自家孩子喝,从昨晚半夜下雨,屋顶又漏雨进来,两个孩子就受了些风寒。

一碗热的姜糖水下肚,,立马感觉到淋了雨的身子顿时就暖和起来,其他人也看见了,也过来你一碗我一碗的把姜糖水喂给自家孩子老人喝。

喝完之后大家的精气神都回来了些,看着李芸娘的眼神带着感激:“多谢李小娘子的姜糖水!”

“水退了之后大家就可以回家了!至少现在最重要的是一个人也没有少。”李芸娘给她们开导。

这一大坛姜糖水很快就分完了,王萍和李岳这时也带着姜水过来给大家驱寒,一小河村一共有几百口人,光李芸娘那一坛子是不够的,王萍作为里正的妻子也出来给她们送东西,慰问。

李芸娘找到王萍,拉着她的手到人少的地方去:“李婶,小河村那么多人,你们是有什么打算,这雨也一直下个不停,我担心到时候有人生病起流感就不好了。”

王萍听李芸娘给她分析,也是担心:“那能怎么办,那么多人也不好分配,吃饭都成问题,你达叔刚回来愁的头发都白了。”

听后李芸娘也是沉默,直愣愣的看前面还在搭草棚的人发愣:是啊,能怎么办,那么多张嘴,求镇上,可远水救不了近火。

桃源镇,徐江亲自冒雨到城墙上看,昔日不远处的码头标志完全不见踪影,东西南北都快淹没在大水里,哀民生之多艰,一晚上的连续暴雨就能使百姓无家可归。

太宁县,钟伯庸同样是看着这场大雨揪心:生活好不容易有点盼头,一场大雨又给浇灭。

高思源也关心的过来问:“钟叔,下面村镇的情况怎么样,没有伤亡吧?”看着钟伯庸沉默严肃的脸,他希望能从他的嘴里得到好消息。

钟伯庸转头看他,沉默了一会:“出城的山路还有码头都被水淹了,派出去的人还没有消息回来。”

高思源闻言眼神都空了,外面都发水淹到了,桃花村又怎么能幸免,他游魂般回到房间,坐在床边,靠着边上的床柱失神的盯着床顶:他都已经想好这次回去告诉家里人不用担心联姻的事,他要留在村里发展。

他都没来的及行动,也都没来的及表明心意,就这么永远失去了机会。

钟婉玉听到外面的消息也是心急的去找她爹:“爹,外面全部都被水淹了,是真的吗?”

钟伯庸看着女儿祈求的眼神,都不忍说出事情的真相,无言的嘴唇张合,别过头说:“是真的!”

确认消息的真实性,钟婉玉浑身一软,跌坐在地上,嘴里喃喃道:“这不是真,这不是真的,芸娘那么好,她那么聪明,她应该还会活着的。”

钟伯庸目送着女儿晃晃悠悠的回去,心里也是痛的滴血,他身为一个县知府,面对这样的情况也是干瞪眼看着,他比谁都着急,下面可全是他治下的百姓。

没多久张岁就从外面回来,到了他面前跪下:“大人,小的刚到外面探查了,地势低的村庄人都已经转移到其他地方去,只是桃花村那边,水流太急,我们过不去,从外面看,小河村只有屋顶在外面了,底下全泡了。”

钟伯庸听到人还是安全的,提着的心终于下来了,问:“现在就只有小河村和桃花村没有消息了吗?”

张岁仍在地上跪的笔直:“目前是这样的。”

得到消息了钟伯庸挥手:“行了,你也辛苦了,下去休息吧,让钟管家给你提赏钱。”

张岁行了个退礼就下去了,他现在急需换套衣服,再好好的睡个觉,太累了。

桃花村,李芸娘家今年秋收没有收成,吃的米面都是买的,所以她愿意捐出一部分钱给小河村作为救济金,村里其他人家也是有吃的拿吃的,还有村里每年都存有作为预防灾害留的救济粮,这次也分出一部分给小河村。

小河村里正汪全看着愿意接纳他们的桃花村人,一个身高八尺的大汉顿时泪眼汪汪:“我、我真的不知该如何感谢你们,你们愿意接纳我们,给我们安排住,吃的,以后我汪泉还有村里人都会铭记这份恩情,桃花村人就是我们的兄弟姐妹。”

小河村其他有情有义的人也在相应汪泉的话,在后面喊:“桃花村以后就是我们的兄弟,以后到县里去到我们小河村坐船不收费,还会快许多。”

桃花村有的汉子就回应:“以后我们都上你们那坐船去,省的走路还远,费时间。”

现场原本沉闷的气愤就这么聊了几句就放开来了,这时李达又发话了:“你们村里有刚生了娃娃的,还有娃娃在五岁以下的媳妇带着孩子出来,到我们村其他人家住几天,在这里大人还遭得住,娃娃们可遭不住咯。”

汪泉一听也是这么个理,转身回到桃花村搭的草屋里传达去,没一会就带出五六个手里抱着出声几个月的娃娃,还有十几个牵着的三四五岁的小孩。

李芸娘第一个站出来:“孩子月份小的到我家吧,我家有两三间空房。”

大伯母季兰也来了,她也领了一户回家,她家人口多,就没有多领,村里其他有空房的也把小的接回去了。

桃花村原来那几户房子屋顶塌了的也到村里关系好的人家借住了,这晒谷场就全留给小河村的人避雨。

李芸娘带着四个手上抱着小宝宝的小河村媳妇回来,这事她已经提前和她娘说过了,她同意才能出言带回来的。

她们家有两间空房,里面都是新床,前段时间李木匠做好送过来的,床铺都是不久前置办的,小河村的媳妇们看着崭新的床铺不怎么敢上去坐,怕弄脏床铺。

温如娘看出她们的窘境,安慰说:“这些本来就置办好的,你们就尽管安心住下,娃娃们总是要一个好的环境才不容易生病,特别还是现在外面还下着雨。”

李芸娘见她娘将她们引入房间,她就到厨房开始做饭了,她看这几位都是带娃的,肯定需要补奶水,她到后屋摘了几个丝瓜,给她们四人做个丝瓜鸡蛋汤补补,她们家其他人吃的菜就炒个酸豆角炒肉,再炒个青菜,也就差不多了。

李达家,王萍家里也领了两个带娃娃的小媳妇,正坐在前屋择菜就和自家丈夫唠嗑:“这芸娘想的还是真周到,安排小娃娃有空房的人家里住,避免小娃娃生病。”

李达在边上坐着放空:“是呀,我也没想到,那么小的娃娃在那里住一宿,肯定有生病的,这小娃娃生病就难搞了,说不定烧的狠就没了。”

“等会去请信仁过去给他们看看去,那么多人淋了雨,肯定有个别感染了风寒。”

说到这就坐不住,起身到门口捞起蓑衣往身上一批就大刀阔斧的迈步出门了,他刚出去不久,儿子李岳带着一身疲惫回来了,王萍一瞧,心疼地赶紧拿干布给儿子擦脸上还有头发上的水。

李岳的声带此时嘶哑的说:“娘,快叫爹去找信仁叔,晒谷场有人出现高热症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