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咸鱼失忆小时空养老收割金手指 > 第233章 北大荒那些年( 六十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3章 北大荒那些年( 六十九)

徐建民气的脸都绿了,一群丢人现眼的玩意,他直接一刀切,“知青和农场子弟各两个名额,明早去大门口集合。”

至于怎么选,他们甩手不管,你们自己回去闹吧。

就这么着,原本拧成一股绳的人再次成了一盘散沙。

回到家,徐建民还在气,宋今寒根本没放心上,意料中的事。云汀兰瞥了宋今寒一眼,心中了然,这定是他故意放出的风声。

目的就是把那些刺头名正言顺的剔出去,回头还得感激他,给他们争取到工作的事。

但架电线杆子这活,谁干谁知道,那么粗的水泥杆子,全靠两人自己扶自己栽,风吹日晒,能累成狗,也就听着体面是个工人,要她说真不如在农场好。

翌日一大早。

看着意料之中的几人,宋今寒眉眼动了动,有些人就是行走的泥坑,走到哪儿搅到哪儿,如同苍蝇有些膈应人。

他不排斥有野心的年轻人。

想上进,用些手段,便是稍显离经叛道,这些都无碍,但眼睛总是盯着改.造.学院,好奇心太重,可就不好了。

不就是想要前程,想当工人嘛,去吧,他成全。

抢收抢收,你把粮食收割了还不行,还得晾晒后才能入仓,每到这个时候,晒谷场就铺满了粮食,负责这些的人一边拉家常,一边用长杆推平粮食晾晒。

看着颗粒饱满的粮食,谁不高兴,便是过年都不见得有这么高兴,粮食丰收,意味着分到手里的粮食也多,不用饿肚子。

“今年咱们的工分值钱了。”

“兰妮,你这是有啥内幕消息?”

“就电费的事呗,大家不是反应了嘛,俺家老任说了,郑主任建议用工分抵电费,变相的降低了电费……”兰妮正说的起劲,看到一人,连忙招手,“小邱回来了?你也真是的,嫁出去一年多了,咋不说回来看看咱们呢,找云大夫的吧,快去吧,这会儿卫生室没人。”

“行,那嫂子们,你们忙。”邱雁有些尴尬的点点头,本来是想趁着抢收,大家都在地里忙活,她好避着点人过来,没想到农场这边粮食熟的早,又提前抢收,这么多人都在晾晒场晒粮食,让她脸对脸遇个正着。

云汀兰已经听到动静,见邱雁进来只是指了指自己对面的凳子,兀自看医书,等着邱雁主动开口。

邱雁咬着下唇,也看不出云汀兰是否还在生她的气,反正她挺不自在的,当初嫁给老谭确实冲动,但如今日子过得还可以。

那年,她和肖文书离婚,与他们兄妹划清界线后,便主动申请离开了农场。可是造化弄人,她求子多年都没动静,离婚后反而查出来自己怀孕两个月。

她挣扎了好久,有个劳改的爹,被判刑的姑姑,跟着她这离婚的妈,日子不会好过,何苦让它来这世间跟着自己吃苦。

便狠着心把孩子打了,她不敢惊动别人,自己熬的汤药,结果大出血,差点死掉,是老谭送她去的县医院,救了她,还伺候她坐小月子。

人脆弱的时候就想找个依靠,她知道后妈不好当,可她已经不能生育,老谭的两个孩子还小,只要她视他们如己出,以后也是个依靠。

“师父,我这得到一株五十多年的老山参,您看看。”

新鲜的,刚挖没几天,挖参的人是个好手,不仅根须完整,还用红绳绑着,让云汀兰高兴的是,这株野生参种在黑土地里还能活。

她便直接问,“说吧,什么事。”这么久没露面,一来就送重礼,显然是有求于人。

邱雁更尴尬了,但还是开口说明来意,“老谭有个堂弟,他今年初中毕业,这不是听说电厂招工……”

云汀兰敛眉,“这人参你多少钱收的?”

邱雁摆手,“没有,这就是老谭堂叔挖的。”老谭家三代赤贫,他堂叔自小过继给村里一个挖参人,手艺跟着学了十成十。

后来,那挖参人被打成富农,为了保全谭堂叔,那老汉便让谭堂叔认祖归宗,改回谭姓。

这些年,谭堂叔一家一直行事低调,这次是为了儿子的前程才冒险挖参。

云汀兰又翻了一页书,边看边问,“你家老谭知道这事吗?”

应该不知道吧,老谭那人太过耿直,堂叔一家估计不敢让他知道他们走后门的事,邱雁一开始是这么认为的,可再一细想,这事谭堂叔没道理不和他亲堂侄说,直接找她这个新嫁过去的侄媳妇。

想起两张面孔的肖文书,邱雁沉默了。

云汀兰合上书,让邱雁把手放脉枕上,不说熬的油干灯尽,但身体也毁的差不多,她就问,“多久没来事了?”

快两个月了!

邱雁瞳孔一震,自从流产后,她的月经就一直不调,也就没在意,莫不是……

她紧张的攥着手指。

“绝经了。”

云汀兰一句话把邱雁从天堂打进地狱。

她竟然绝经了!她才三十岁!!!

云汀兰拿出一瓶丸药递给邱雁,“一个月的量,每天一粒。”

这是养生丸,但不是用空间出品的药材制作的,效果只有十分之二三,但也是难得的养身圣品。

工作的事,云汀兰给了邱雁三个选择。

纺织厂的学徒,这是陈丹丹给云汀兰的人情,她本来想留给山娃子,也就是耿山,但宋今寒给了他更好的前程,这个名额便用不着了。

第二个是电厂的劳工,负责架电线杆子,也就是宋今寒一句话的事。

再或者,“最近农场要筹建供电所,也会招工。”

云汀兰的意思让人来农场,在她的眼皮子底下,那个谭堂弟想要有好前程,谭堂叔一家以后处事不说偏袒着邱雁,至少也得顾忌几分。

只要邱雁不傻,她就知道该如何说。

邱雁自然知道,原本只打算说农场招电工的事,但看谭家人皱眉的样子,为避免他们误会自家师父拿了人参不办事,就把三个选项都说了,当然重点介绍去农场的好处,以云汀兰夫妻在农场的地位,要提拔人,不过是打个招呼的事。

但他们都忽略了谭家人对进城吃铁饭碗的执着,农场的工作再轻巧,那也是农场,给不了谭力城市户口。

谭力只是低头说,“巧哥儿她妈说了,只要我吃上商品粮,就同意我们的亲事。”意思还是选择纺织厂。

邱雁多留了个心眼,见老谭半夜出门,她就跟了出去,听到他与谭家父子说话,劝他们去农场,还隐约提到兵团建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