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咸鱼失忆小时空养老收割金手指 > 第231章 北大荒那些年( 六十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1章 北大荒那些年( 六十七)

时间就这么唰唰的过去了。

秋收结束的时候,电厂招工的消息传来了,因着宋今寒的原因,人家电厂投桃报李的给了农场三个名额。

宋今寒的意思是给耿山那几个孩子,一来有意照顾旧友的孩子,二来他们几个私底下都跟着向.左村的那些人学习,有底子。

他成为农场革.委.会主任的第一件事,便是在后山成立改.造.学院,别人都当做烫手山芋的右.派.分子和下放人员,他通通接纳。

对外,这是思.想.改.造的牢笼。

对内,这是那些国宝修养的集中营,乡.左村的人分批来这里接受“改造”和“学习”。

期间拒绝探访,但因出去的每个人都精神萎靡,饿的面黄“虚胖”,对里面的遭遇更是讳莫如深。

所以大家对这改造学院都避之不及。

只有少数心腹知道内情,能在里面跟着学习打杂的孩子,也都是宋今寒筛选考察过的孩子,嘴紧,懂得感恩,这是第一标准。

有好处,自然紧着他们来。

但不知道哪儿走漏了风声,这事就被知青们闹大了。

目前,招工可是他们回城的唯一途径。

徐建民给解释了,人家需要的是技术工。

但知青们不听呀,心里认定是农场的领导想内部消化三个名额。同样是农场子弟,却没得到消息的一些人,也跟着闹。

行,那就考试吧。

让电厂招工的人亲自出卷子,当场考,当场出答案批改,杜绝一切作弊的可能。

还有嘴欠的知青想说,万一你们给农场子弟透题呢?被身边的人堵上嘴巴,知足吧,忘记觉悟票的教训了!

真以为这位郑主任是个好脾性的,怕是忘了岛上的改造学院,想去几日游吗?

自己作死,可别带累他们。

徐建民也挺气,本来还想宣布农场也要建供电所以及中学的事,需要招的人可不少,如今啥也不想说了。

他倒要看看都有谁在哪里搅风搅雨,农场扩招扩建就是这样,人一多,鱼龙混杂,各种牛鬼蛇神闻着味就钻营过来。

这次的名额说是给农场,其实是给小郑的人情,同时还有另外一层含义,是几个兄弟单位互联得一种尝试。

这几个名额给了耿山他们,那就是过渡,等把农场这边的电表安好,就能顺势借调到兄弟单位去。

有小郑居中调拨,就能把那些兄弟单位串联起来,把农场的子弟安排到铁运,把铁运的孩子安排到林场,再把林场的家属安排到水利,水利的子弟就到了农场。

明面上互不相干,可这么一调拨,整个棋盘活了,还不违背任何的原则,兄弟单位的关系也融洽了。

这以后亲如一家,想互通有无,还难吗?

可谓一举多得。

但这群知青不知事,眼皮子窄的只看得到眼前的利益,根本不懂大局,非要闹。

那就公平考试吧。

不是他瞧不起那群知青,比专业知识,他们真未必比耿山他们强。

谢梓源看着那些自鸣得意的知青。

心里叹息,一群傻子,不知道“县官不如现管”嘛?别说你们的成绩不一定比那些农场子弟高,就算真高,人家想动手脚还不容易,随便一顶帽子就能把你们困死这里。

也就是遇到郑主任这样的好领导。

是的,这个他一开始各种看不顺眼的主任,竟然还是个好人,不是他爸妈亲口告诉他,他真不信。

毕竟这个郑主任下手收拾人,可从来没手软过,但其实细想,他都留有余地,至少没有在他们的档案上动手脚,要知道一旦留下污点,那就是一辈子的大事。

和朋友通信后,了解到他们的处境,谢梓源更是认同他爸妈的话,这郑主任是个妙人!

都说他手段狠厉,但其实处事公允,看似莽撞激进,但暗里又护住那些劳.改的人。

战功,履历,给农场做的实事,一桩桩一件件的细数,看的他吃惊不已,可以说,这农场处处都有郑主任的影子。这也意味着,农场一旦离开了他,定然停摆。

从果.党.军.官到如今的革.委.会.主任,时局几番变幻动荡,他的地位一直稳如磐石,不曾受到冲击,不是没有原因。

他爸告诫他,此人只能为友,不宜为敌,不是没有原因,这样的人委实可怕。

谢梓源后知后觉的心有余悸,他该庆幸,人家没把他放在眼里,不然,他不好过,他爸妈也得受连累。

别人不晓得,他可太了解刘倩的事到底怎么一回事。

就刘倩那傻样儿,他没费几句话就从她嘴里套出了始末,刘家与郑家原有旧怨。

刘倩大哥刘庚鸿,曾打着支援边疆建设的口号回老家支农,本是为了镀金边让履历好看,结果弄大了人家姑娘的肚子,和当地人打群架伤到了眼睛。

刘妈曾找云大夫帮着做手术,但因为当时云汀兰怀双胎快要临产,就没同意。

本来也不关云汀兰的事,但糟就糟在,她哥手术不理想,右眼视物模糊,参军的路被堵死,刘家人就迁怒了云汀兰。

这也是当初大.串.联时期,云汀兰屡次被针对的原因,结果一场出血热让那些红袖章损兵折将,这事拔出萝卜带出泥,反而助郑盛坐上了农场革.委.会主任的位置。

祸不单行,与刘庚鸿打架的另一方,王恺,他的腿被云汀兰治好后,乘着文.革的东风,走马上任成为县.革.委.会主任。

刘家自然被处处针对打压,这仇就这么结下。

再之后,国家倡导上山下乡,她哥要留在县城,刘倩就必须下乡,她心里自然有怨气。

那时谢梓源不清楚改.造.学院的内情,一心想着挑事报复,刘倩自然是最好的刀。

这就有了小食堂挑事,结果一再被打脸,反倒是他们知青的口粮一再被压缩,还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任谁来说,都是他们知青自作自受。

亏得他及时勒马,不然,他的下场也好不到哪里。

还有郑主任的妻子,云汀兰也一样不可小觑,不说救人结成的人脉大网,单是这些年她培养出来的医护人员,说一句桃李满天下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