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范阳。

范阳的兵马使府,原本是在范阳城内东北方向的边角里。

毕竟兵马使府虽然不必日常操练大规模的军队。

但也要有少部分的精锐兵士日常训练。

亦或是冀洲军队精英的演武展示。

所以兵马使府占地定然较寻常高官、巨富商贾的府邸要大上许多。

建在城边角,地价相对更低一些,会节省冀洲刺史府一大笔开支。

后来李治将史楚峦提拔为知范阳军事使。

一应规章待遇都比原本的兵马使高了一档。

就连兵马使府,也迁到接近范阳城中心的一处位置。

冀洲的一些善于逢迎的官员,早早就改了口,将这里称为“知军事使官署”。

也有一些出身各大门阀家族的成员,看不起史楚峦这个外来户,仍旧固执称这里为“冀洲兵马使官署”。

不过史楚峦从未在这种事情上较真。

就算那些门阀世家成员当着他的面叫兵马使,他也只是笑笑,不以为意。

今日盘踞冀洲上千年的五大门阀世家的高层人物到场。

范阳军事使官署迎客后,便大门紧闭。

军事使官署占地广阔,整个官署灰墙黑瓦,风格低调森严。

一个上午的时间。

官署的守卫以及周围偶尔大胆路过的百姓,只听得最开始的时候,官署府邸中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有魏家高层喊道:

“派兵?

痴人说梦!

知道魏州的‘魏’是怎么来的吗?”

也有其他几家高层,对女帝的安排表示不满,出言不逊,语气嚣张。

足见冀洲门阀世家抱团深厚,盘根错节。

后来争吵声减少,隐隐约约传出史楚峦高谈阔论:

“我手中有一万青骑。

各家再凑出两万青骑,我会在十日之内拿下六隗城。

由我的兵做先锋,我保证,各家青骑损失绝对比我的青骑小。”

不知谁家高层沉声道:

“军中无戏言?”

史楚峦再立下誓言:

“五日!

五日攻下六隗城!

作战时间越短,各位大人家里损失越小!”

沉默半晌。

又一位门阀世家高层道:

“史大人,你我都知道,若是普通骑兵,别说我们各家。

就算是你,都能随意调动三、四万。

再加上我们,合力调动十余万普通骑兵,并不是什么难事。

只是这青骑……乃是苍玄大陆一等一的骑兵。

与玄甲骑兵、大雪龙骑等并列。

倾咱们全冀洲之力,也不过就能凑出不足四万青骑。

你这一口气就要出动三万……”

又过了一会。

另一位门阀世家高层道:

“我们给你一万五,你自己出一万。

共两万五青骑,拿不拿得下,就看你的本事了。

不过……没有军饷。”

沉默了一会。

史楚峦坚定声音传出:

“不要军饷。

既然中洲那边不封刀,咱们也不封刀。

攻下六隗城,放任士兵们烧杀掳掠。

一半的东西归知范阳军事使府。

另一半,就上交给各位大人族内……”

“好!

那此事就如此说定。

史大人,我们对陛下和朝廷自然是忠心的。

只是各家有各家的难处,各家都是人口众多,牵连甚广。

这一万五精骑中,难免会有我们的族内晚辈。

我们不是不愿意支持陛下,只是大战开启,牺牲的都是我们的骨肉啊……”

临了,各大家族的高层,还声情并茂的上演了一出“苦情戏”。

不知如此做作发言,是说给谁听。

仙武朝廷监查院四处,负责除了京都之外各洲各郡各县官员的监察。

以及相关情报的侦缉工作,权力范围远至国境之外。

还包括了狼族、棒丽国等暗探的部分。

知范阳军事使官署这样重要的地方,监查院自然是有暗探安插在内。

今日发生在官署内的诸般对话,不日将会呈到女帝紫檀木桌案上。

最终讨论的结果自然是冀洲派出两万五精锐青骑。

只是这对话中有多少水分,这些门阀世家的忠心有多少斤两,就要靠女帝自己拿捏判断了。

……

中洲,神都城。

北城靠近北市的立行坊。

宰相梁仁杰家的梁府。

只要是京都北城,都是一等一的金贵地界。

只是对于靠近北市的周遭民坊地位尊卑的看法,就见仁见智了。

有的人认为北市乃是京都周围农民百姓赶集售卖之处。

只要沾了农民百姓,那便是低等下贱之地。

连带着周围的民坊,都少了些贵气,多了些“泥腿子”气息。

也有人认为这些民坊靠近北市,平时府中采买,以及节庆之日逛市游玩颇为方便。

住在其中,益处远远大于坏处。

神都城盘踞中洲,地域广阔,住着近两百万人,对此看法不一而足。

但自打宰相梁大人将府邸选在这里,争议之声就小了很多。

虽然梁府的位置,是女帝赐下的。

但明眼人都知道,梁大人在女帝那里的恩宠虽然不及英国公韦春。

可也足以排进前五。

女帝赐下这个位置之前,定是询过梁大人的意见。

连宰相都挑中这个地方,其他人,不论是文官武将,还是市井百姓,就不敢乱嚼舌根了。

梁府第三进院落的主屋。

梁家一大家子人正在用午膳。

脸有些圆的梁仁杰坐在主位。

他后来续弦的妻——柳氏坐在他的身边。

再往下便是粱大宝、梁闲、梁若若、梁麒麟这四个儿女了。

梁仁杰为人包容开放,所以席间的气氛比较轻松融洽。

吃着吃着,梁仁杰扫视一圈,笑道:

“都吃的差不多了吧。

给你们讲个好玩的事。”

这样的场景,过去十来年发生过很多次。

粱大宝、梁若若,甚至是年纪小些的梁麒麟互相对视。

眼神中有些不自然。

他们赶紧偷偷抚摸自己的胸口肚子,让刚刚吃下的餐食,赶快稳稳落到肚子里。

只有梁闲回来才不到半年,他不明就里。

匆匆咽下口中肉块:

“爹,什么事这么好玩,快给孩儿们们讲讲。”

“嘿嘿。

大宝的顶头上司,英国公韦春前几日去了趟仁和坊李府。”

梁仁杰道。

“李府?”

梁闲眉头一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