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女帝帝师 > 第212章 燕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月华如练,繁星点点,坐落在黄沙边缘的小城镇,在这浩渺星空下更显独特风情。因处于三国交界的特殊位置,这里的居民们过着自给自足的日子,逍遥自在。不过今夜,由于两国护军大驾光临,镇民们早早熄灯闭户,不敢有任何动静。

景国所包下的客栈内,鼻青脸肿却依然厚着脸皮黏在叶红雪身旁的夜墨然,引起了太子吴云博的注意。

吴云博忍俊不禁,问:“国师大人,咱们几个月不见,近况可好?”

夜墨然随意回应:“过得去,太子殿下怎也来蹚这浑水?莫非周国也向您发出了邀请函不成?”

叶红雪代为解释:“殿下是因为得知国师要去周国,特意决定同行的。”

夜墨然一脸不解,心想自己魅力不至于这么大吧,尤其对方还是个男的!

吴云博轻声提醒:“此次周国借着皇帝寿诞之机,举办四国文会,并特意邀您前去,恐怕没安什么好心。国师此行一定要多加小心。”

夜墨然点头:“这个我心里有数,只是奇怪景国只派了你们几位,像陈相那些学富五车的老臣没跟着一道来吗?”

吴天虎打着哈欠插话:“陈凯那些老狐狸才不会来蹚这摊浑水,赢了没太大油水,万一输了还丢面子。也就那些爱慕虚名的年轻书生会对这种事趋之若鹜,想着借此机会扬名立万。”

叶红雪附和道:“陛下这次只从翰林院挑了五个翰林学子陪同我们前往。”

夜墨然心领神会,这四国文会对于普通读书人来说是个展露才华的好机会,一旦脱颖而出,可能被哪个达官贵人赏识,就此平步青云。但对于陈玄云这类国内已是权高位重、功成名就的人物而言,参加这种活动风险大于收益,稍有不慎,恐会名誉受损。

叶红雪接着问:“梁国这边就只派了你一个人?那位张宗昌先生没来吗?”

吴云博饶有兴趣,张宗昌可是原周国的大学者,曾被誉为天下第一文豪,虽曾败于夜墨然之手,但学识无人能疑。听说自那次事件后,他就留在了梁国,还与夜墨然交情匪浅。

此刻,夜墨然一副懒洋洋的模样,脑袋搭在桌上,手里把玩着茶杯,看上去就像宴席上供人品鉴的腌臜猪头肉。他答道:“周国使臣指名要请我出席,所以我没让陛下另派人。张先生本是周国人,即便现在已在梁国安家落户,这种场合他是不会去的,再说他自己也毫无兴趣。目前他在江宁县教书育人,我还记得他曾提过周国有座书院。”

夜墨然抬眼看向三人,问道:“你们听说过这事吗?”

吴云博眼中闪烁着向往:“周国书院,那是天下文人魂牵梦绕的地方。”

夜墨然有些惊讶,没想到吴云博竟对其评价如此之高:“这书院很牛掰?”

叶红雪接口道:“何止牛掰,周国书院堪称周国文坛的基石,其中之人皆是学富五车的饱学之士,能够在书院任职的都是当代大儒级别的存在。周国的读书人无不以能进入书院研习为毕生荣耀。”

夜墨然打趣道:“你个景国女将军怎么了解得这么清楚?”

叶红雪横了他一眼,不屑道:“书院又不是啥保密单位,大家都知道的事,你还装模作样,好像你对我们邻国的情报有多滞后似的!”

夜墨然摸了摸鼻尖,确实,他对齐国和周国的情报工作的确不够上心。

夜墨然一边感慨,一边寻思,自己对周国还真是两眼一抹黑,看来往后得多花点心思研究研究。吴云博适时给他补课:“周国的半壁江山几乎都是书院弟子撑起来的。你知道张宗昌老先生为啥曾被称为天下文界第一人吗?当年他单枪匹马挑战了书院,连赢了包括院长在内的六位高手。”

“最后惜败于书院第七人,这一役直接轰动了整个周国。”夜墨然瞪大眼睛:“嘿,老张头还有这么一段光辉事迹呢?”

吴云博点点头,继续讲道:“这是二十多年前的旧事了。周国规矩森严,阶级分明,寒门子弟地位卑微。张宗昌出身贫寒,想进书院研读先贤典籍,却被身份问题拒之门外。”

“一怒之下,他孤胆挑战整个书院,以一对十,硬生生打败了六个,这份战绩直到今天仍让人津津乐道。”

叶红雪瞥了夜墨然一眼,警告道:“书院可是周国的文化脊梁,文人骨子里都有争强好胜的劲儿,你赢了张宗昌,书院的人说不定早把你列为头号对手了。周国既然请你去,肯定少不了让你跟书院的人正面交锋,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夜墨然摸了摸下巴,琢磨开了:“那这文会到底要比些啥?如果是吟诗作对,我肚子里存货倒不少。可要说到琴棋书画那些玩意儿,那我可就要闹笑话了。字迹被苏小小那丫头不知嘲笑过多少回,琴瑟不懂,围棋顶多会个五子棋,至于画画,我估摸着也就只能画个勉强能看出是鸡的涂鸦。唉,同样是穿越,人家自带各种逆天系统,老子却一穷二白,真是tm憋屈!”

吴云博接茬道:“历来文人间的较量,无非是对联诗词、围棋博弈这类直观的东西。”

“国师,你之前破解张宗昌那些千古绝对的事迹,估计书院的人也都知道,所以他们大概率不会跟你拼对联。最有可能的是诗词创作,毕竟这是书院的拿手好戏。”

夜墨然微微一笑,信心满满:“如果真是比诗词,那咱也豁出去了,学学张老头当年那气势,来它个以一敌众,横扫书院也不是不可能!”

“少吹牛!”叶红雪显然还在记仇刚才的事儿,冷哼一声,满脸写着不信:“就凭你?”

夜墨然这家伙斜睨着眼睛,一脸欠揍地道:“哎,我说红雪妹子,你是不是不相信哥的实力?告诉你,哥可是干翻了张宗昌的天下第一学问家!拿下个书院,那不是跟玩儿似的?”

叶红雪瞥了他一眼,嘴角勾起一抹不屑的笑意:“哦豁,除了你们梁国自己瞎嚷嚷,我可没听说有人把你捧成什么天下第一文豪。”

夜墨然瞬间炸毛,拍着胸脯叫嚣:“嘿,你这是怀疑你哥的能力?告诉你,我这一肚子的墨水,换句文绉绉的话,那叫满腹诗书,直追文曲星下凡呐!”

叶红雪挑眉冷笑:“是吗?难不成您老还是神仙下凡不成?”

吴云博和吴天虎两人在一旁看得乐不可支,就爱看这俩人斗嘴。

夜墨然忽然心血来潮:“你个臭女人不信是吧?咱俩打个赌怎么样?我要是赢了,你就乖乖跟着我去梁国,给我端茶递水、捏脚捶背、暖床伺候!”

叶红雪眼皮一翻:“大晚上的别做梦了,本姑娘困了,要去休息。”

说着,叶红雪机智地挪动了一下身子,夜墨然坐的那条长凳瞬间失去平衡,他狼狈地摔了个四脚朝天。刚想开骂,又被叶红雪冷冷一瞪,只能自嘲摇头,嘀咕着什么现在连家里的地位都不保了。

天色渐晚,夜墨然与二人扯了几句闲篇,吴天虎关心了一下夜墨然修炼的进展,顺便传授了些运功心得,然后各自回房歇息。太子吴云博倒是挺想继续跟夜墨然促膝长谈,可惜夜墨然似乎不太感冒。

吴云博见状,十分识趣地起身告辞:“既然如此,那就不打扰国师休息了,咱们改日再详谈。”

夜墨然笑了笑,答应下来,送走太子后,他满脸喜滋滋地冲上了三楼客房。

客房里灯光摇曳,叶红雪看到夜墨然进门,心中微微一颤。

夜墨然随手关门,缓步走到叶红雪面前,柔声道:“还在生我的气呢?”

“我哪敢跟夜大国师您生气啊,怕的是哪天您又突然消失个三四个月。”

“瞧你说的,阴阳怪气起来了。”

夜墨然苦笑,蹲下身握住叶红雪的手,真诚道歉:“是我不好,为了梁国的事忽略了你,以后不会再这样了。”

叶红雪看着他那双清澈的眼睛,心里的怨气也慢慢消散。她深知夜墨然回到梁国肩负着重任,虽然全身心付出,但她心底深处又何尝不害怕被辜负?

看着她眼神中的温柔,夜墨然眼中闪过一丝柔情,起身轻轻一吻,接着打来热水,两人简单洗漱一番。

四目相对,夜墨然看着叶红雪那张美若天仙的脸庞,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手指轻轻一挥,熄灭了烛火,便抱起佳人上了床榻。

经过短暂的反抗后,叶红雪的热情如火般回应,这一夜,夜墨然使出了浑身解数,大战许久,终让佳人身心满足地依偎在他怀中沉沉睡去。

次日午后,队伍用过简餐后,便踏上前往周国的路途。一路平安无事,别说遇到山贼土匪,就是有土匪,面对两国近六千人的军队,估计也没那个胆量出来打秋风。

队伍顺利通过周国边境关卡,凭借两国文书和周国的邀请函,畅通无阻地进入了周国领土。

经过半个月的长途跋涉,终于在周国皇帝李承乾六十岁大寿之前,抵达了周国首都——燕京。

夜墨然撩起窗帘向外望去,而后收回目光,笑容满面地道:“果然是自诩天下第一强国,这帝都城墙修建得比咱梁国和景国气派多了,高多了。”

叶红雪附和道:“正常,上次周国虽遭受惨败,但主要是军事层面受损,国内民生经济并未受到太大影响。而且周国人口众多,若是钱粮充足,很快就能重新集结几十万大军,即便初期战斗力可能不如从前,但随着时间推移,迟早能恢复元气。”

夜墨然将叶红雪拥入怀中,拨弄着她的秀发,眼底泛着冷冽的锋芒,笑眯眯地道:“所以之前我才向齐国索要赔款,而非周国。不过嘛……”

“不过什么?”叶红雪好奇心起。

夜墨然神秘一笑:“用不了多久,我会再次来到这燕京,不过那时候,我是会带着大炮来的!”

“大炮?”叶红雪一头雾水。

夜墨然卖了个关子:“等造出来了再带你见识见识,放心,到时候景国也能分几门。”

叶红雪没有多问,安静地倚靠在夜墨然怀中。

这次出行,她不再以景国礼部尚书的身份自居,只希望能陪伴夜墨然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当马车停下时,夜墨然放好鞋子,示意叶红雪留在车内,自己则下了车。

只见左侧吴云博已先行下车,前方有一群官员恭候,脸上表情大多淡漠。

人群中走出一位五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正是周龙口中的周国礼部尚书曹世光。

见到夜墨然下车,曹世光满脸堆笑地迎上前去,身后众官员紧跟其后。

由于先前入境时已有通报,曹世光清楚此次两国来访的人物身份,此刻见到夜墨然竟如此年轻,不由得多看了两眼,甚至觉得他和旁边的景国太子吴云博年龄相差仿佛。

曹世光道:“下官周国礼部尚书曹世光,参见景国太子殿下,参见梁国国师。”

夜墨然未作回应,毕竟论身份,吴云博身为太子,礼节上应由他先开口。

吴云博微笑着说:“曹大人客气了,请曹大人不必多礼,接下来就有劳曹大人安排了。”

夜墨然点点头:“麻烦曹大人了。”

随后,夜墨然回到马车上,在曹世光的引领下,两国队伍浩浩荡荡地进入了燕京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