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三千世界历劫记 > 第114章 真正的因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时间一晃,十年过去了,皇上通过姜歌逐渐把京城附近的州府的军权都把持在自己手中。

姜歌也被皇上封为了镇国大将军,把持着楚国的军权。

骠骑大将军和辅国大将军都以旧伤复发为由,辞去了军中一切职务。

姜歌在京城建立了一个武学院,皇上是院长,他是副院长,每年都有武学院毕业的将士奔赴各地,逐渐取代了过去的一些将领。

楚国兵力的战斗力逐渐在提高。

有了绝对武力的镇压,朝廷的一些政策也能顺利执行了。经过了更新换代,整个大楚都开始蓬勃发展。

压力给到了敏王和裕王。

原本投靠敏王和裕王的州府,兵权逐渐被姜歌的心腹把持,州府的官员也被替换了一部分。

现在,敏王和裕王就只有封地,这让过惯了奢华生活的他们有些不适应。

皇上准备收回裕王和敏王的兵权,这一消息传到了裕王和敏王那里,激起了两王的愤怒。

皇上坐在御书房里和姜歌说着收回裕王、敏王军权的事。

姜歌看着皇上说,“这裕王、敏王每年都向朝廷要大笔的军费开支,但是兵权却不在皇上手里,这不合适。又有兵权又有封地,这和自立为王没什么区别。皇上如果心慈,我也没办法!”

皇上刚想开口说兄弟手足,听到姜歌这样说,就闭了嘴。

现在敏王和裕王的兵权是皇上的心病。

姜歌想了想又说,“干脆这样,这些兵直接归裕王、敏王好了,让他们自己养兵,他们的封地,也归他们自己,皇上把这两个地方直接放弃,如何?”

皇上愣了一下,有些不理解,姜歌又说,“让他们自立为王。如果不上交兵权,就让他们独立,与楚国没关系,以后楚国是楚国,他们是他们。”

皇上觉得姜歌的言论太过叛逆,说,“我楚国的疆土,如何能独立出去?”

“怎么不可以,这样拉扯有意思吗?他们不愿上交兵权,那就直接给他们好了,这样朝廷能省下大笔开支。总不能出了银子什么也得不到吧?这大笔的军费发展自己的军队不好吗?”姜歌不耐烦的说。

“可是,”

“可是什么?皇上想说,国土有损?哪个国家不是打下来的,让他们独立,以后各国是各国,互不干涉,如果边境发生摩擦,增兵!”姜歌看着皇上说。

皇上听清楚了,沉思了一会儿,就明白了姜歌的想法,这办法还真是挺好!没有了朝廷给的军费,裕王和敏王,养不起那么多的人。与其要兵权,不如让他们独立,以后就是井水不犯河水,如果发生摩擦,打就完了。

皇上想明白了,就发出两道圣旨,都是限令裕王、敏王上交兵权,如果不愿,则兵权归裕王、敏王,从此,裕王和敏王独立,所在封地不在纳入楚国的版图。

随皇上圣旨发出的还有姜歌的调兵手令。

云州府、罗州府、庆州府、铜州府、瓷州、阮州、铨州府各增兵两万,将春州府和靖州府包围了起来。

裕王拿到圣旨,气的直接摔到了桌子上。欺人太甚!

裕王世子拿起圣旨看了一遍说,“这到底是想收回兵权?还是希望我们独立啊?”

“你能独立吗?你养的起二十万大军吗?”

裕王世子一听立刻住了嘴。

这时,有侍卫来报,“启禀王爷,云州府、罗州府、庆州府传来消息,朝廷每个州府增兵两万。”

“这是准备要开战吗?”裕王世子站起来说,

“开什么战?增兵是为了断了供给!一但我们独立,朝廷立马就会关闭城门,我们就被困死了!”裕王气恼的说,“这是哪个王八蛋给皇上出的主意!”

裕王左思右想,最后上交了兵权,拿出了虎符给了前来传旨的太监。太监把虎符收好,连夜就往京城赶。

太监走后,裕王越想越不甘心,想着趁皇上不防备,他要带兵夺下云、罗、庆三个州府。裕王觉得如果他要不做什么,他太窝囊了。

皇上有些担心,把姜歌叫进宫,问姜歌,“裕王和敏王会上交兵权吗?”

姜歌看了一眼皇上说,“会!但是也会造反!因为不甘心,咽不下这口气!”

“那如果敏王和裕王造反,又如何?”皇上问,

姜歌想了想说,“裕王有二十万大军守边境,他最多能抽出十万大军攻打云州、罗州、庆州。那边便先抵抗着。敏王那边有三十万大军,我率兵去和敏王交战,我这镇国大将军也该封侯了!”

皇上一听,姜歌有成算,就放下心,然后专注在粮草调配上,给姜歌支援!

果然,皇上前脚刚收到敏王和裕王的虎符,后脚,敏王和裕王都对附近的州府开战。

姜歌收了敏王和裕王的虎符,告别了皇上,带着五万驻京守军去了敏王封地。

姜歌带领将士们到了瓷州,敏王的十五万大军分了三路,分别攻打铜州、瓷州和阮州。

姜歌看着城下的敏王的军队,高举虎符,对着城下的将士说,“虎符在此,尔等还不放下武器?你们这是要造反吗?”

敏王世子站在城下高喊,“皇上不仁,逼缴军权,我等就是反了!”

姜歌等的就是这句话,对着自己的左右将军说,“你们领兵直接杀出去,五万对五万,希望你们结束的痛快点。”然后,指着敏王世子说,“提头来见我!”

左右将军领令,带领五万大军就杀了出去。

两军一交锋,敏王大军立刻溃败,姜歌站在城墙上看着下面的屠杀,瓷州守将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面。以前听说驻京守军神一般的存在,觉得都是大家神话了,今天,才知道,那根本就没有神话,说的都是事实。

驻京守军很快就结束了战役,右将军提着敏王世子的人头来见姜歌,姜歌看了一眼说,“派个人,给敏王送去!”

姜歌又说,“右将军,左将军,抓紧时间上士兵们休息,吃过晚饭,你们分别带领两万人去铜州,阮州,把敏王的军队剿灭。降兵不杀,但是将领不留!”

第二天一早,姜歌带领三万士兵,直冲靖州府杀去。

敏王在书房里一夜没睡,心总是安定不下来,躺下也是难以入睡。

士兵来报,说是城门口发现了一个盒子,上面有一封书信,写着敏王亲启。

敏王并没有接过书信,而是让侍卫打开,信封里面什么也没有。

侍卫又打开盒子,仔细一看,对着敏王大声喊道,“王爷,是世子!”

敏王一听,伸头去看,是自己儿子的人头。敏王退后两步,就觉得天旋地转。

“王爷,斥候来报,镇国大将军领兵三万向靖州府杀过来了!”

敏王听到镇国大将军领兵三万,就对侍卫说,“传令,让罗将军率兵三万,准备出城迎敌!”

姜歌在距离靖州府城五十里处停了下来,让士兵们休息一下。

命令所有将士都做好战斗准备,然后点起篝火,做出埋锅造饭的假象。

果然,敏王看到五十里处飘起的青烟对罗将军说,“他们这是准备休息吃饭?哼!你去带着三万士兵直接杀过去,不能给他们喘息的时间。”

罗将军带着三万士兵直接杀到姜歌营地处,整个营地空无一人。罗将军赶紧传令撤退,可是已经晚了,姜歌率领着士兵从左右两翼杀了过来。

姜歌一剑斩下罗将军的人头,扔给了旁边的侍卫,侍卫把罗将军的人头插在枪头上,高举大喊,“将军已死,还不跪地投降?”

敏王的士兵们根本抵挡不住,又见罗将军已死,就纷纷缴械投降。

姜歌让侍卫传令,“士兵不杀,将领不留!”

姜歌看着靖州府的方向,想着如何才能把敏王杀了,让士兵损失少一些。

姜歌拿出虎符,对着投降的士兵说,“你们都是楚国的士兵,不是敏王的私兵。现在虎符在此,你们是要做楚国的兵,还是做敏王的私兵?”

投降的士兵齐齐单膝跪地行军礼,大声说,“我们是楚国的士兵!”

姜歌点头,对着降兵说,“你们一会儿装作胜利的样子,让城门守军打开城门,装的像一点!”

有降兵说,“回大将军,将领们都死了,只有我们回去,怕是不妥吧!”

姜歌不在意的说,“无妨,假扮一下就可!”

士兵们穿上那些已经死去将领的衣服,在脸上又抹了一点血,姜歌见差不多了,就让大军出发。

敏王看到自己的大军押着俘虏回来了,嗤笑一声说,“还镇国大将军,不过如此!”

敏王让士兵大开城门,迎接罗将军胜利归来。

大军刚进城门,有眼尖的侍卫高喊,“王爷,那不是罗将军!那人是冒充的!”

可是已经晚了,姜歌已经发号施令,士兵们举刀冲进了城门。那些降兵都趁乱找个地方躲藏起来,怕打起来被误伤。天知道,真打起来,只看衣服不看人,得谁杀谁!

姜歌直冲着敏王而去,根本就没有给敏王逃跑的机会,充满灵力的一剑直接把敏王和他的侍卫们全部从胸口斩成两截。

周围的士兵被姜歌这一剑都吓傻了,直接就把刀都扔在了地上,不打了。

姜歌走过去,看了看敏王,对着侍卫说,“带人,去把敏王府灭了,一个都别放过。”

姜歌把左将军留在了靖州府,把守军的兵力给他补足,并把敏王上交的虎符交给左将军,让左将军守好边境,然后就带着三万大军去往春州府。

大军急行了一个月,才到了云州府。

大军休整了三天,开始了和裕王的对战。

裕王的军队攻打云州、罗州、庆州两个多月,没有拿下一座州府。现在,镇国大将军带着援兵赶到,这让裕王很不安。

他知道,镇国大将军这么久才到,是去了靖州府,看架势,敏王应该是败了!

姜歌让右将军带两万士兵去了罗州府,他带着云州府的守军直接杀出城,和裕王的军队对战。

裕王看到镇国大将军的士兵杀敌勇猛,就带着亲兵急急的撤回了春州府。裕王知道,他完了,注定要死了。

裕王让姜昱彤带着王府的人往边境逃,姜昱彤不肯走,要陪裕王死战到底。

“父王,我是裕王府的世子,我如何能逃?就算逃出边境,又如何能活?”姜昱彤悲愤的说。

裕王此时也后悔了,自己不该一时气愤,葬送了整个裕王府。

姜歌率领着大军气势如虹,很快就杀到了城门下,姜歌高举虎符,对着城墙上的士兵说,“你们若是楚国的士兵,就把城门打开,如若不开,叛军处置!”

有的士兵胆小,就去偷偷打开了城门,姜歌第一个骑马冲进城,抓了一个士兵带路,去往了裕王府。

裕王府门前站着王府的侍卫,姜歌一剑挥出,侍卫躺倒一片。裕王大骇,眼见着姜歌又挥出一剑,裕王就觉得自己不停的翻滚着,然后看到镇国大将军站到了眼前,他这是在哪里?为何看着镇国大将军如此高大?

裕王世子姜昱彤看到父王被镇国大将军一刀给斩了,扭头就想跑,可是已经晚了,也被姜歌一刀斩首。

姜歌对随后赶来的士兵说,“灭府,一个不留!”

正在攻打庆州府的张将军听到裕王和裕王世子都已战死,就放弃了攻打,主动投降。

姜歌见到了张将军,看着张将军说,“你死,你家人可活!”

看着姜歌冷酷的眼神,张将军拔出随身的佩剑说,“我知大将军威名,信得过大将军,张某告辞!”说完,当着姜歌的面自刎。

姜歌看着张将军的尸体,对侍卫说,“好好入殓,找个安静的地方葬了!”

姜歌把裕王上交的虎符拿出来,交给右将军,又留下两万人,把兵力补足后,就带着剩下的人班师回朝了。右将军看着大将军离去的身影,他会努力守护好楚国的边境。

至此,楚国的四个王爷都死了,皇上再无顾虑。

姜歌回到京城,皇上直接册封姜歌为镇王,姜歌挺满意,几次历劫,终于过了一把王爷瘾。

随后的三年,姜歌把整个楚国的兵力重新部署了一遍,东、南、西、北四处边境守军都换上了忠心皇上的武将。

姜歌从民间征召了许多能工巧匠,改造了新式武器,让楚国士兵的战斗力更上一层楼。

皇上现在注重农耕,大力发展农业,世家大族眼见皇上坚定不移的改革,最终臣服皇上,配合朝廷的政策,放弃行业垄断,大力扶持农业发展。

整个大楚又经过五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方强国。

姜歌看到楚国现在,百姓安居乐业,孩子们都有书可读,很是欣慰。或许,这才是活着的意义!

姜歌睡了一觉,早晨起来,就觉得有些不舒服,胸口憋闷,忍不住,吐了一口血。

侍卫过来侍候姜歌,发现王爷吐血了,就赶紧对着外面站岗的侍卫高喊,“王爷吐血了,快去请御医!”

姜海听到侍卫高喊王爷吐血了,就赶紧跑了过来,看到姜歌还在吐血,就赶紧过去搀扶。

姜歌怎么也想不明白,他这是怎么了?昨天还好好的,今天怎么一早起来就吐血了?而且,这一吐,还止不住了!

皇上听说镇王吐血了,就带着御医亲自过来,冯御医上前给姜歌把了脉说,“镇王以前受过很重的内伤,以前不显,最近可能是累着了,引发了旧疾!”

姜歌一听,这不是胡扯吗?他有没有内伤,他不清楚吗?可是他现在说不了,一张嘴,就吐血。

姜歌也是纳闷了,以前过的那么艰难,他都没事,现在好了,一切都捋顺了,他这吐血了。

姜歌躺在床上,又开始回想,把自己来这小世界的事想了一遍,正想着,一双手握住了他的手,皇上哭着说,“镇王,你不能有事,如果你去了,朕要如何?你为朕辛劳了一辈子,你不能这样离开朕!”

姜歌看向皇上,终于明白过来,姜歌想笑,可是血顺着嘴角流了出来,姜歌努力对皇上说,“你许我一生深情,我还你一世江山!”

姜歌说的声音太小了,皇上听不清,就看着姜歌嘴动了动,然后就闭上了眼睛。

皇上难过的泣不成声,这是他唯一信任的人,他以为他们可以携手共享这繁华盛世,谁想到,姜歌就这样走了!

姜歌回到了无极殿,也终于明白因果是注定的。当初周珺为她一夜白头,守着她的墓过了一生。虽说,她到小世界是意外,可是该她还的一分都不会少。什么仇英的恨啊什么的,都是障眼法,他之所以没死,是因为他要还的人是周珺。

如今,楚国太平,一片繁荣,她就吐血而亡了。姜歌摇头,因果啊!太玄了!真是不到最后,你就永远猜不透是为什么?

姜歌坐在大殿上再次说了一遍,“周珺,你许我一生深情,我还你一世江山!”

无极仙人不在大殿,姜歌看了一圈没见人,就站起身往大殿门口走。这才发现,她又回到了女儿身,身上穿的是师尊送她的法衣。

以前姜歌很喜欢裙子,做了一世男人,她现在觉得裙子好麻烦。琢磨着回头买两件男式的法衣穿,这裙子滴里嘟噜的太费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