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大宋赢家:从拯救李清照开始 > 第62章 六大门派聚会,宋江再次立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2章 六大门派聚会,宋江再次立功

少室山。

少林寺方丈邀请六大门派前来商量大事,具体何事,邀请函没有明说。

眼下六大门派齐聚,少林寺方丈在大殿主持武林中难得一见的大会。

“承蒙各位同道中人不弃,弊寺邀请各位同道前来,的确是有要事相商。”

“广庆大师无需多礼,直接谈正事吧。”武当派掌门拱手礼道。

“就是,广庆大师有事尽管吩咐,我辈斩妖除魔,皆是分内之事。”华山派也亮明了态度。

“咳咳,不知道具体何事,还请广庆大师解惑一二。”峨眉的师太并没有直接答应。

“是这样,弊寺最近探得机密情报,在京城及河南诸处的魔教徒们出现异动。”

广庆大师也不再啰嗦寒暄,大家都比较忙,他直接讲起干货。

听到广庆大师讲完,各派掌门纷纷低头思索,各门各派都有自己的情报系统并且分散在不同的地方。

门派中早已有人探知魔教徒除少量留守人员外,各地大部分教众有分批撤离的迹象。

“魔教徒撤退,他们撤往何处?广庆大师可知晓?”昆仑派掌门就想知道答案。

“这可为难贫僧了,弊寺暂时不得而知,此事恐怕事关重大,这才召集大家一起研究分析。”

“魔教徒这些年人数扩张极快,据说总人数已经足足有三十万。”崆峒派掌门将这个小道消息抛了出来。

“他们普遍采用胁迫和欺骗手段,利用天灾传播摩尼教。”华山派人数少得可怜,走的是精兵路线,对魔教行事作风甚为鄙视。

“何止胁迫欺骗,他们明抢暗杀,简直无恶不作,我们山脚下的富商刘员外就被他们把家都抢光了,死了十几口人,惨呐。”

峨嵋派离成都不远,当地富商不在少数。这些闹得沸沸扬扬之事,派中早有耳闻。

听完紫若师太所说的惨景,几个门派首领无不动容,一时间满屋子义愤填膺。

“此等野蛮行径,绝非我武林人士所能容忍,吾等必须想到一个万全之策,打击魔教的嚣张气焰,为民除害啊。”

武当派张掌门不甘落后,赚取名声的事情怎么少的了武当呢。

“这样吧,既然大家都同意围剿魔教,不如我们联合出击,分批次进剿。第一批各门派派出一两个弟子前往侦查魔教老巢具体方位。”

“等到确定魔教老巢具体地点,各门派再派出主力,争取将魔教一举击溃。”

擒贼先擒王的道理大家都懂,只要将魔教首领及骨干击溃,其他普通魔教教众没有太大威胁。

广庆大师的建议,得到各派赞同,此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各派将情报共享之后,发现魔教徒只有江浙一带没有撤离的异动迹象。

有了初步的查访方向,剩下的就是人员配置问题了。

少林寺上次外出名额给了老五,他出去一趟后,回复外出云游,有缘再回寺院继续修行。

广庆大师只得派老六作先行者,与其他门派一起寻找魔教总坛的线索。

约定半个月后京城新曹门外十里凉亭集合,向东一路查访。

龙门镇。

宋江他们在龙门镇休整,当地百姓普遍都得到了实惠,不仅吃喝玩乐各项收成不错,宋江他们还不扰民,不拿百姓一件东西。

任何事情都是给钱办事,绝不吃拿卡要。

原本很是担心匪寇的当地百姓,放心了下来。

“地形都查探清楚了吗?”宋江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等着属下汇报。

“大哥,探查完毕,镇子东西两侧地势稍高,各有一斜坡作为天热屏障,斜坡离地有五六丈高,斜坡靠近镇子一侧各有一片密林。”

“镇子北面是一条大河,有独木桥一座,南面地势平坦,是出入镇子的主要通道。”

“嗯,知道了,下去吧。”宋江边听边在纸上作着记号。

武松李逵等人去唯一一个酒楼喝酒去了,吴用看了一眼帐篷外面的天色,晴空万里,天气因素已可以忽略。

“军师,赵明诚他们马上就到了,我们只有一晚上的准备时间。这个仗你打算怎么打?”

“南面正面强攻,他们不是我们的对手。北面可以随时把独木桥切断,他们几千人,过河很困难。”

吴用分析得还是很有用处。

“那他们分兵左右,强突斜坡?”宋江疑惑道。

“分兵是大忌啊,我要是他们,不如强攻某一侧。这样可以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你是说我们防守左右,救援不及时?”

“正是,镇子虽然不大,可是距离也不短,左右攻击方向不确定的情况下,相互救援至少需要一柱香的时间。”

斜坡正常情况下,只能抵挡半个时辰。当然这是双方势均力敌的前提下。

“南面如何布防呢?”宋江问道,此战的关键,就是正面战场能不能拖延到左右两侧解决战斗。

如果能,则宋江他们必胜,如果不能,则比较凶险。

“让一百零八个好汉打头阵,正面迎战禁军。”

“嗯,布置下去,按此方案执行。”

星夜,乡野的夜晚充满静谧,虫鸣伴着狗吠,偶尔打破无边的寂静。

很久没有休息好的京东贼们难得地睡了一个好觉。

而此时,赵明诚他们为了抢时间,整夜急行军,天亮时分,总算来到了龙门镇南方驿道边。

“爹爹,让大家休息几个时辰吧,太累了 。”赵明诚从没有想过行军打仗如此艰辛。

“嗯,先休息打探情报再说。”

因为距离很近,半个时辰后,斥候回报已经将镇子的情报摸了个七七八八。

让人分班轮流休息后,赵明诚他们衣不卸甲地眯了一会。

夜晚视线不清,不是攻击的最佳时机。

天亮以后,赵挺之召集各校尉开会,商讨对敌之策。

地形情报就那些,摆在桌面上,一个校尉起身说道:“从南边正面强攻如何?”

另一个校尉反驳道:“正面强攻,匪寇往两边密林撤退,他们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有地形优势。”

赵明诚说道:“那我们要是从左侧或者右侧斜坡发起强攻呢?”

“兵法讲究兵合一处,两边分头出击,力量太过分散,万一贼寇集中兵力,我方无法抵挡。”

几个校尉没有形成一致意见。

最后赵挺之拍板定下来作战计划,两千人正面强攻,左侧两千人突然袭击,来他个前后包围。

既然主将定了作战计划,其他几个校尉下去布置准备去了。

吃完早饭,赵挺之的部队开始了行动。

斜坡下面的队伍率先到达,斜坡上面并没有防守人员,赵明诚让弓箭手火力试射一波后,发起了攻击。

正面强攻的两千人,四百个骑兵突前,步军和弓箭手紧随其后,气势汹汹地扑向镇子南门。

镇子里的百姓早已转移到密林里和各个房屋里面,各街道通道空无一人。

禁军刚冲进来,一百零八个贼寇,整齐划一地迎了上来。

“一人十个,速战速决,兄弟们,杀!”

李逵斧影晃动,大吼一声,带头杀了出来。

双方骑兵快速接战,禁军弓箭手不敢射击,怕误伤友军。

等到他们犹豫不决,禁军的四百骑兵已被武松他们快速歼灭。

正准备让步军顶上去,赵明诚发现贼寇呼啦一下子突然缩了回去。

中间刚才焦灼的战斗地带出现了大片的空挡。

看到贼寇逃窜,禁军不知道谁喊了一句杀呀,步军居然真的追了出去。

大爷的,我还没下令追击呢,赵挺之大骂道。

可是已经晚了。

一千多步军刚跑了几步,雨点般的利箭飞了过来。

此时左侧斜坡的攻击很是顺利,几波射击没有动静,禁军马上开始攀爬了上来。

眼看就要爬上斜坡,突然出现在斜坡边缘的贼寇弓箭手,拉满弓弦,瞄准暴露在斜坡上的禁军,齐射!

第一排攻击完毕,马上弯腰退下,第二波次立刻补上。

配合居然熟悉到了这个地步,一个禁军校尉喃喃自语,你丫的这是贼寇?

禁军鬼哭狼嚎地翻滚下去,斜坡的攻击已然失败。

赵挺之孤注一掷,将全部兵力用于正面强攻,武松他们的战马实在太次,来回跑了两圈居然跑不动了。

结果害的十几个兄弟没有及时撤回中箭负伤,好在李逵史进等人把他们抢了回来,没有丢掉性命。

眼看正面战场就要扛不住了,斜坡解决战斗的弓箭手们,全速机动到了镇子南边。

一千多弓箭手轮番攻击下,赵挺之正面强攻也宣告破产。

宋江他们弓箭手有房屋和其他建筑物做掩护,各自找好射击角度,赵挺之这边只能拿人头做掩护,焉能不败。

“爹爹快走,我断后。”赵明诚看见禁军往回奔逃,知道此战又输了。

“你断个锤子后,你死了,老子才是断了后,快撤……”

赵明诚不服气地往前冲了几步,被赵挺之派人打昏拖走了。

“妈的,听朝堂上那些迂腐文官侃侃而谈,以为打仗多容易,擦,以后再也不带兵打仗了,找个偏僻的地方,做个判官,混混日子,几好!”

赵挺之多么痛的领悟……

福宁殿。

郑宝琴近几日总在福宁殿照顾赵佶的起居,可是房间里都是刘乃桃的东西,她也不敢随便收拾。

“官家,你有空吗?”

赵佶刚收到宋江的金牌密报,里面的信息非常关键。

密信里面不仅将魔教徒等级标注的一清二楚,还将总部大致方位描述了出来。

高层则有风云二使,左右护法和教主。

浙江一带么?刘乃桃会不会去了那里?听宋江说,魔教逼迫,抢劫,忽悠很多百姓加入了魔教。

刘乃桃是什么情况,无影无踪了呢。这份情报价值千金啊。

“官家?”郑宝琴看见赵佶还在沉思,再次呼唤了一遍。

“赏!这次必须赏赐一个正七品武职给宋江!”

赵佶回过神来,与郑宝琴四目相对:“宝琴,你刚才说什么?”

郑宝琴最近收到多封童贯蔡京的上表,意思很明显,就是想入朝进京。

好奇地翻阅其他与他们相关的奏章,郑宝琴惊奇地发现一个以前年度陕西州府的奏章,与童贯领兵打仗的总结奏章有矛盾之处。

赵佶仔细分析,果然有问题。

“官家,朝廷拨付军饷是一次性足额拨付么?”郑宝琴问道,这个问题很重要。

“嗯,的确是一次性全部拨付到位的。”赵佶肯定地回答。

“那为何地方州府还要承担一万贯的粮草军饷呢?”

郑宝琴翻阅其他的奏章,发现还不止一个州府,一共有三个。

“那只有一个可能。”赵佶抬头看着郑宝琴有些熬红了的双眼。

“官家是说,他贪污了军饷?!”

赵佶轻轻抚摸着郑宝琴有些冰凉的小手,又心疼,又有些恼怒地点头:“没有其他更好的解释。

宝琴明天开始辛苦一下,彻查陕西前线与童贯相关的所有奏章。”

出征一次,五个州府贪五万贯,童贯,你特么的名字起的可真够好的。

行走的铜贯呐!

“官家消消气,他们两个都还在杭州,不让他们进京即可。眼下最重要的是找到刘贤妃,她离开的时候已有身孕,算下来,现在已有五个月了。”

女人总是对这些事情很上心,赵佶心里比谁都着急。

以前是不知道该去哪里寻找,眼下模糊的线索指向江浙一带,真想立刻马上出去寻她啊。

“来人!”

张迪很快进来聆听口谕,看见郑宝琴陪在官家身边,没有说话。

“两浙路各州府知州有谁在京城的,你可知道?”

两浙路,共14州2军,包括江苏和浙江两地的部分地区。

张迪想了一下,回复道:“处州知州章莆正好在京城办事。官家是否召见?”

“宣。”

等人的间隙,赵佶和郑宝琴重新核对了一遍童贯相关的奏章。证据确凿,可以让他回京述职,然后打入大牢了。

“宝琴,你拟一份御批,朕修改一下后即刻发往杭州。

朕现在有朱真他们不停地挖宝,已经不需要童贯他们满世界花钱或者巧取豪夺,与民争利了。”

毕竟挖地下城不是盗墓,是正经的国家名义上的考古发掘,那些文物都是大洪灾淹没的城市留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