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大宋赢家:从拯救李清照开始 > 第56章 宋江的空城计,李清照的秘色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6章 宋江的空城计,李清照的秘色瓷

赵明诚给李清照写了一封信,不知道怎么送入皇宫,只得托人送到了李格非府上。

赵挺之得令后,马上整理好各项事务,向郓城出发了,赵明诚熟门熟路,重整旗鼓再次杀向京城东方。

有了上次的教训,此次行军,赵挺之异常小心。沿途斥候来来回回不知道刺探了多少回军情。

等到赵明诚率领禁军来到郓城县郊,赵挺之听从校尉建议,在一个山谷安营扎寨。

斥候回报称县城里并无贼寇的身影。

“又想来这招,京东贼宋江还真是尝到甜头了哈哈哈,咱们多派十个人进城,速去速回。”

赵明诚吩咐他们务必摸清贼寇的情报。

赵挺之谨慎地派出斥候,沿着城墙周围几里地,地毯式搜索,防止贼寇从背后偷袭。

一个时辰后,斥候回报称城中真的没有宋江他们的影子,周边也探了,一个贼寇也没有。

县城里秩序井然,跟原来知县管理并无太大的区别,唯一的变化是,百姓的脸上多了些喜悦。

听说原来知县搞得各种苛捐杂税都取消了,大街小巷无不拍手称快。

“明诚,你怎么看?城里城外一个贼寇也没有,宋江他们这是唱的哪一出啊?”赵挺之狐疑不决。

“贼寇狡诈,恐怕摆的是空城计,爹爹不可不防。”

上次被宋江打伏击,赵明诚心里已经有阴影了,真是一朝被蛇咬,天天怕草绳。

校尉建议进城接管防务,顺便把整个城市的管理恢复起来,他可不想整天猫在山林里。

大鱼大肉,花天酒地不香吗?

再利用手里的权力,女人和钱财那不是手到擒来。

赵明诚想在城外驻扎,伺机而动,而校尉主张进城接管防务,赵挺之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

“再等两天看看,如果还是没有新情报,咱们就进城。”

而此时宋江率领五千人马,已经杀到了河朔,也就是黄河下游一带、京东东路的青州周围。

紧接着宋江率领六千多人转战于青、齐至濮州间,攻陷十余郡城池,惩治贪官,杀富济贫,声势日盛。

最开始宋江等人攻占的郓城早已不在他们的作战计划里面了。

不为别的,只为多杀几个贪官,多打几个土豪。

每攻下一城,宋江都是复制郓城模式,临走的时候,宋江派驻了留守人员。

这些留守人员均是当地人,经过半个月的紧张训练,他们也能单独担负起城郭的基本防务。

宋江原本想通过流动作战,积累人数,军师吴用劝他走精兵路线,带着一两万人马,扰民不说,后勤保障也是个大问题。

这不打了好几个胜仗,宋江的队伍依然稳定在五六千的规模,人数虽然没有大的变化,士卒却是越来越精锐。

淘汰掉了很多滥竽充数的流民,补充了三千多个有战斗经验的军士。

神行太保出去侦查回报宋江,赵明诚他们四千禁军再次杀向郓城。

宋江不予理会,他想看看赵挺之父子怎样治理夺回来的城镇。

皇家画院的王希孟伤势痊愈,画艺大为精进。

今天赵佶给他的任务不止是画画,还让他带着一个叫朱真的小黄门去了一个偏僻的地方。

此处正是上次苏子元追查嫌犯下落,无意间撞见朱真的地方。

这是一个接近荒废的宫殿,前朝皇帝曾用这个宫殿做小金库,只不过国库亏空严重,这个宫殿也就空置荒废至今。

李清照听说王希孟要去勘查废旧宫殿,测算翻修工程量和资金预算,主要是要画结构图。

这活不能让那些老师们干,王希孟最合适,找了个理由,李清照也跟了过来。

一个多月了,天天待在画院,李清照收获满满,却也觉得些许枯燥,很想出去透透气。

管他那么多呢,探访破旧的宫殿,就当作一次小小的探险了,李清照一路上不停地问东问西。

“那边用围墙围起来的是什么地方?你们知道不?”李清照伸长脖子问道,踮起脚尖也看不到围墙后面是什么。

“额,听说是官家圈起来的一大片空地。”朱真记不清听哪个嘴碎的小黄门提过一嘴。

“应该是道士林灵素给官家提的建议,说是这个方位要加高才行,先生们曾经从风水的角度讨论过……”王希孟回忆着。

“讨论的结果是什么,你能不能把话说完。”李清照与王希孟早就混得烂熟。

“额,不知道,先生们没有答案。”王希孟就算知道,也不会说,因为有朱真这个外人在身边。

朱真环顾左右,没有他人,小声道:“京城东北隅,地协堪舆,倘形势加以稍高,当有多男之祥。这是林灵素原话,给官家祈福多子多福用的。”

“你怎么知道的,莫非你懂八卦五行之说?”李清照对易经八卦还真是没有深入研究。

“废话,哪个摸金校尉不懂……”

艮,在八卦中,为山之象,若作方位,指东北方,正是这里。

“你是盗墓贼?!”李清照停下脚步,吃惊道。

“哎呀,别说得那么难听嘛,说不定以后你们还要有求于我,嘿嘿。”

朱真说完在前面甩开膀子,迈步前行起来。

王希孟带着二人来到废旧宫殿,卸下背囊,拿出支架,铺开纸张,抬头仔细打量起来。

宏伟的宫殿骨架尚在,只不过风吹日晒,无人打理,几十年来已残破不堪。

朱真眼睛从不往上面看,只盯着地下四处转悠。

李清照看着两个截然相反的人,有些无语,他们这样怎么配合。

王希孟观察一阵子,开始握笔描画起来,先要给官家赵佶真实地呈现宫殿的模样。

然后把尺寸标注清晰,供专业的构造局师傅们验算。

李清照看了一眼,果然画得很是逼真,让她来画,是肯定画不好的。

眼角余光看见朱真猫着腰,趴在一个树洞处一动不动,李清照连忙过来凑热闹。

“喂,朱真,你莫不是要拿耗子?”

“你才是狗呢,说谁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哥哥我有重大发现……”

王希孟画得差不多了,只差两个尺寸没有标注,听到李清照他们说着玩笑话,也看了过来。

“快说说,有什么重大发现?有金矿?”李清照恨不得把头伸进树洞。

“哎呀,笨蛋,你就是整个人爬进去,你也找不到入口,得靠专业人士。”

朱真拍了拍手上的尘土,往怀里摸去,掏出来一个小铲子。

还带着专业工具?王希孟笑了,这厮居然跟他一样,出门带着家伙事。

有点意思。

王希孟标记完毕,收好笔纸,算是完成官家交待的任务。

李清照第一次近距离观摩盗墓,兴奋异常,不知道地底下埋着什么东西。

“能挖到啥,知道吗?”李清照干脆在地上横躺着的枯树枝上面坐了下来。

“地下应该是唐朝的汴京城,三座城摞在一起,你们说神奇不?”

朱真早就听人说过城摞城的传说,可是从来没有机会进入皇宫。

直到今天他才有机会近距离开挖。

渐渐地,朱真身后的泥土越积越多,他的身影已经深入到了地底下。

“朱真,这些土如何处置,被人发现就惨了。”

王希孟有官家的口谕,自然是不怕有人过来查询的,刚才有一队皇城司的巡逻兵过来,他已应对自如。

李清照虚惊一场,揉了揉屁股,重新坐下,很快朱真的惊叫声吸引了王希孟他们两个。

“有了!”

简短的两个字,将李清照和王希孟吸引到了洞口,视线下移,只见朱真轻轻扒开沙土,露出一个青玉色的小圆圈。

“天哪,这是什么,是一个玉壶嘛?”李清照紧张地追问。

王希孟看了一眼颜色,不太像是纯玉,更像是瓷器的一种:“好像是瓷器或者陶器?”

“往下挖就好了,等会哈,别心急。”

朱真双手围绕着圆形的器物,小心翼翼地刨着,这个时候已经不能用铲子了,得换个木柄毛刷配合。

太阳快要落山,光线稍微暗淡了些,洞口下面更是阴暗了几分。

李清照目不转睛,已经看到一个圆形的罐子静立在地底下。

王希孟吹亮火折子,火光投射在圆形的罐子上,闪闪发光。

“居然是秘色瓷?真的是绝品啊!”朱真只在书上和一次极品拍卖会上见过秘色瓷器。

这种烧制方法已经失传已久,遗存在世的秘色瓷件件皆是十分珍贵的极品。

王希孟对秘色瓷知之不多,一脸疑惑,不就是个好看的罐子吗?真有那么值钱?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句诗就是形容秘色瓷的,果然啊,快抱上来,底下太黑了看不清。”

李清照张口就来的金句,让朱真停下了手里的动作,此女果真了得,才女的名号真不是吹得。

王希孟回味着这句诗,笑着露出洁白的牙齿:“娘子的诗句更佳,嘿嘿!”

“少拍姐姐我的马屁,这是前人的名句啦,不是我的诗句,来来来,往上递,慢点……”

三个人同心协力,总算把罐子安全地放到了地面。

晚霞映照之下,秘色瓷闪现出迷人的光芒。浑身晶莹,纹路清晰饱满,三人越看越喜欢。

“果然是唐朝青瓷的最高水平啊,今天学习到了,这一天太值得了。我的笔记本呢?”

李清照掏出小册子,将这个罐子的形状和各个关键要素记了下来。

“那这个罐子你们打算怎么处理?”王希孟问了一个关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