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大学牲活被古人天幕围观啦 > 第282章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2章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国家人民有难,华夏人人有责。】

【地震的灾区,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被狠狠地团宠。】

【来自山·东的煎饼、陕·西的锅盔、黑·龙·江的大米,以及路上看不到尽头的运送着物资的车辆。】

【满载着全国各地人民,对于受灾同胞的关心。】

大明。

崇祯皇帝陷入了羡慕、嫉妒还有愤怒之中。

他羡慕后世的朝廷竟然有百姓帮忙救灾,又愤怒他大明怎么就没有人挺身而出呢?

唐王:啊对对对,你说啥都是对的。

【“你们为啥在外头啊?”天幕上画面一转,半夜时分,记者朝着一名解放军战士问道。】

“是啊,那些解放军怎么不进帐篷里啊?”

“不知道,反正肯定不可能是因为他们不怕冻。”

【“帐篷是给老百姓搭的。”解放军战士如此回答道。】

【此时虽然是寒冬时节的夜晚,但那系留式无人机,将整个安置营地,照得亮堂堂的。】

古人们听到这句话,第一反应就是不信。

他们不信有当兵的会这么好心,自己搭建了帐篷但却不住进去,反而让给了平头老百姓。

但是紧接着,他们想起了,天幕上曾经说过,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这是人民子弟兵……

好像,也不是不可能?

【一张张年轻的脸庞,穿上军装就成为了人民的子弟兵。】

【他们是光,温暖了整个冬天。】

一句帐篷是给老百姓搭建的,夏雨雪直接泪目。

而古人们则是充满了羡慕,他们只能在寒冷的夜晚里,忍饥挨饿,还要面临着冻死的风险。

【弹幕:他们也还是孩子啊】

【严寒、深夜、海拔两千米,积石山县地震。】

【饥寒交迫的夜晚,他们搭建了无数的帐篷,安装了无数的取暖炉。】

【自己的手,却冻得又红又肿。】

【受灾群众住进来温暖的帐篷,但解放军的战士们却顶着零下十多度的寒冷,在帐篷外生火取暖。】

【他们说,帐篷是给老百姓搭的。】

【为了节约时间,赶快进行救援,消防员们三两口就吃完了一碗面,只为救出更多的人。】

【炊事班的战士们在帐篷里制作热食,在严寒中,为了让灾区的人民吃上热腾腾的饭菜,他们从早忙到晚,可自己却一直没时间吃饭。】

【一份份饭菜,发到受灾的人民群众手中,温暖着一颗颗在灾难中受伤的心灵。】

【战士们说:群众不吃饱,自己坚决不会端起饭碗。】

古人们看着天幕上,那一张张被冻得发红的年轻的脸颊,想到了白天在天幕上看过的那个视频。

丰碑!

他们竟然有着,和那个军需处长一样的精神!

【在严寒中,消防员在帐篷旁边守护着群众,小朋友们给他们送去水果。】

【你守护我,我关心你,一颗颗英雄的种子,就此在幼小的心灵里种下。】

孔子虽然讨厌郡县制,认为那是礼乐崩坏,对没有皇帝的制度更是厌烦。

但天幕上,解放军救灾的画面,百姓们关心解放军的画面,依旧让他动容。

即使他并不想承认,但……

“这大概就是天下大同了吧?”

【英雄的种子总会开花结果,这个曾在玉树地震中,被解放军救出来的男孩,如今也已经成为了人民子弟兵。】

【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灾区的孩子们打气,做心理疏导,把希望的种子继续播撒!】

【弹幕:薪火相传,美德不灭】

【弹幕: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弹幕:传承!】

“真好啊,人人都有饭吃,有房子住。”

“还有电灯呢,顿顿也都能吃上白米饭,还有牛肉呢。”

“真好啊。”

【在这次的抗震救灾中,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有灾区小朋友们的笑脸。】

【国家做得好不好,看看孩子们就知道。】

【在接近零下二十度的寒冷清晨,当看到疾驰而来的救援车辆后,尽管两位少年的手,已经冻得伸展不开,但还是起身敬礼。】

【面对消防员进村救助,孩子们敬礼相迎。】

【他们有的家园被毁,有的亲人离散,但在灾区临时搭建的饭桌上,可以捧着热乎的饭菜,大口大口安心地吃着。】

【明明是灾区,但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里,恍惚间还以为这是在过节。】

【他们在解放军的身旁看着剁肉切菜,在消防员的手上接过他们大大的头盔,带在自己小小的脑袋上,在折叠床上荡着双腿,享受着手撕面包带来的甜美。】

【经历过大自然的无情,但在他们的脸上,没有留下恐惧与无助。】

【在寒冷的冬天,在西北腹地大地震的面前,他们,被照料得很好。】

【甚至不少人,小小年纪就上了“军校”。】

【12月21日上午,在临时安置点,铁锤子红军旅搭建起了帐篷学校,教授爱国教育和安全知识。】

【在08年汶川地震时,这支部队也曾建立过帐篷学校,还和灾区的孩子一对一帮扶结对子。】

【如今变了时间和地点,不变的仍是军民鱼水情。】

【既归拢了孩子们让他们不乱跑,又能保障了他们的正常学业任务。】

【除了正常上课,子弟兵还和孩子们一起打球做游戏。】

【在欢声笑语里,不知不觉间,完成了对震区孩子们的安慰和疏导。】

【在最需要安全感的年纪,他们遭遇了不幸的地震,但他们又幸运地遇到了一群,最可爱的人。】

【在这群孩子里,将来选择参军入伍,或者成为消防员的几率,一定会出奇的高。】

【他们被英雄的光芒所照耀,也终会成为闪闪发光的一员!】

大明。

崇祯十五年冬天。

黄河流域又是受灾的一年。

一个年幼的小姑娘,躺在娘的怀里,身体瘦的跟皮包骨一样,但四肢却有些发肿,脑袋就像是一个吹大了的气球一样。

“娘,俺想吃白馍馍,俺还没吃过白馍馍呢。”

小姑娘的气息十分微弱,就快要饿断气了。

“娘,娘也没有白馍馍啊。”母亲抱着自己的孩子,心中难受,却怎么也哭不出来。

她的身体里已经没有多余的水分了。

和孩子一样,母亲也瘦成了皮包骨,四肢肿大,脸色发紫发青。

“娘,俺想像他们一样,穿漂亮的花衣服。”小姑娘的气息愈发的微弱了,但她的眼睛却死死地看着天幕,眼里充满了羡慕和渴望。

“大妞你先在这里等着娘,娘去给你整白馍馍吃。”母亲将小姑娘放到地上,虚弱地起身说道。

母亲起身走向了不远的一处集市,她没有听见,她的女儿对她的呼唤。

过了一会,她有些跌跌撞撞地走了回来,怀里宝贝着两个不大的馍馍,没有那么白,但这也已经是她能得到的,最白的馍馍了。

“妞,妞,娘给你拿来了白馍馍,你不是没吃过嘛,娘给你吃白馍馍……”

说着说着,她突然地发觉到了,大妞已经没了呼吸。

……

跟着她回来的中年人叹了口气,转身走了。

大妞的母亲找到他,请求让他把自己买下来,但她身上实在是没有肉了,卖不上好价钱。

于是两个馍馍,就是她最终的买命钱。

……

母亲呆愣愣地跪到地上,过了好一会,把小姑娘抱了起来。

这时她才发现,她真的好轻好轻,明明已经那么大了,却好像还没有她刚出生时候重。

大妞真的好轻,轻到甚至没有一个馍馍重。

“妞啊……你说你咋就投胎到了娘的怀里……娘对不住你啊,娘对不住你……要是有下辈子的话,千万要找个好人家投胎啊……”

“要是你能投胎到天上,该多好啊,也就不用跟着娘受这么多罪了……”

【天幕上,灾区的帐篷学校里,孩子们坐在书桌前,跟着老师大声地读着。】

【“扞卫盛世之中华,此生无悔入华夏!”】

【“愿山河无恙,祖国繁荣昌盛,来世还做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