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资治通鉴:破万卷书,笑话 > 第109章 长陵之下,谁主沉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9章 长陵之下,谁主沉浮

现在,我们来看看,卢绾vs刘邦,谁怕谁!

话说在汉朝狂揍黥布那阵子,陈豨这哥们带着一票小弟,在代郡蹲坑。

结果汉朝稍微一发力,陈豨就被干趴下了。

他手下的小弟一看苗头不对,秒怂投降,还爆了个大料:

燕王卢绾,曾经派了个叫范齐的马甲,去找陈豨密谋搞事!

刘邦一听这八卦,心里就开始打小九九,琢磨着卢绾这老铁,是不是有猫腻啊?

于是他就派了个使者,去召唤卢绾进京,结果卢绾吓坏了,只好装病躲猫猫。

刘邦表示不服,又派了辟阳侯审食其和御史大夫赵尧,去迎接燕王,顺便去瞅瞅他身边的人都在搞啥飞机。

卢绾一听到风声,又吓得差点没尿裤子,直接玩起了失踪。

他跟他的心腹小弟吐槽:“你看啊,这不是老刘家的人还称王的,就我和长沙王俩了。

去年春天韩信全家被团灭,夏天彭越又悲剧了,这都是吕后那老娘们搞的鬼。

现在皇上病得跟条狗似的,大权都在她手里,她可是想趁机砍异姓王和大功臣啊!”

于是卢绾就继续装病躲猫猫,他那些心腹小弟,也跟着一起躲进了小树林。

可这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啊?

审食其一听这八卦,立马屁颠屁颠跑回京城,给刘邦打小报告。

刘邦一听,气得差点没喷出一口老血,再加上,从匈奴那边投降过来的小弟说,张胜跑路到匈奴,做了燕王的使者,刘邦就一口咬定:“卢绾这货果然反了!”

春天二月的时候,刘邦就派了樊哙这猛将,以相国的名义,带着大军去怼卢绾。

同时还立了皇子刘建为燕王,心想:你卢绾不是要反吗?老子就让你看看,你反了也是白反!咱汉朝有的是能收拾你的人!

樊哙这哥们也是个不怕事的,带着大军就一路杀向燕地。

卢绾一看这架势,瞬间感觉自己摊上大事了,吓得赶紧想办法自救。

可这时候他哪还有什么好办法啊?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于是这场撕逼大战就正式开打了,双方你来我往,打得是热火朝天。

不过话说回来啊,卢绾虽然也算是个有勇有谋的汉子,但跟汉朝的大军比起来,还是稍逊风骚。

再加上,他手下那些小弟,也都心里没底儿,觉得跟着卢绾造反,前途堪忧啊!

所以这场仗打到最后呢,卢绾还是没能干过汉朝的大军。

他知道自己这次是彻底凉了,于是就带着几个亲信小弟,跑路到了匈奴那边去避难。

刘邦听说了这事儿后呢,也没太在意,毕竟这卢绾已经翻不起什么大浪来了。

就这样啊,这场燕王卢绾造反的大戏,就以他的失败告终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卢绾虽然失败了,但他也算是个人物。

至少他敢跟汉朝叫板儿,敢跟刘邦对着干啊!

这胆儿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所以啊咱们也得佩服他一下才行!

这历史真是一波三折啊,真狗血,也真嗨!

话说有一天,高帝突然脑洞大开,一挥手就颁布诏书:“南武侯织啊,你这货可是南越的贵族大佬哦!现在我给你升级为南海王,开心到飞起了吧!”

南武侯织一听这消息,估计当时嘴巴都合不拢了,心里乐开了花:“哇塞,这也太突然太意外了吧!”

但是呢,高帝刘邦在去打黥布的时候,可就没那么好运了。

一不小心被流箭给射中了,行军路上病得跟条狗似的。

吕后这个急啊,赶紧找了个神医,来给高帝治病。

医生一看高帝这病怏怏的样子,信心满满地说:“这病啊,包在我身上!”

你猜高帝怎么着?他直接翻了个白眼,破口大骂:“我一个草根老百姓,靠着一把三尺长剑打下了这天下,这都是天命所归!我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你丫就算是扁鹊复活了也没用!”

说完呢,直接赏了医生黄金五十斤,让他赶紧滚蛋了。

吕后这个关心高帝啊,比关心自己亲儿子还上心。

她就问高帝:“陛下啊,您老人家要是哪天挂了,萧何相国也跟风去了,那谁来接他的班呢?”

高帝想了想,说:“曹参这货可以啊,靠谱!”

吕后再问:“那曹参之后呢?”

高帝又答:“王陵也行啊,就是脑袋有点不灵光,得让陈平给他搭把手。

陈平这小子啊,智谋是有的,就是独当一面有点吃力。

周勃这小子嘛,厚道是厚道,就是嘴巴不太灵光。

不过啊,将来安定刘家天下的还得靠他,可以让他当个太尉练练手。”

吕后再想继续问呢,高帝就摆摆手说:“哎呀呀,这以后的事你就别瞎操心了,我自己都还没琢磨明白呢。”

到了夏季四月的时候啊,高帝刘邦就在长乐宫一命呜呼了。

丁未那天啊,朝廷就发布了丧事消息,说是要大赦天下,让大家都高高兴兴送高帝上路。

再说说卢绾这哥们儿吧,他带着几千人,躲在边塞那儿观望呢。

心里盘算着等高帝病好了,就跑去朝廷谢罪。

结果呢,一听到高帝驾崩的消息后啊,他立马就怂了,决定投奔匈奴去。

估计他当时心里想的是:“妈呀,这下咋整啊?皇帝老儿都没了,我还去谢个屁罪啊?赶紧跑路要紧!”

就这样啊,卢绾就带着他的人马,一路狂奔逃入了匈奴的地盘儿。

这速度也是够快的了!

这一年是,公元前195年,伏生 66岁了,萧何 63岁了,刘邦卢绾 62岁了, 张良 61岁了。

刘邦死了,卢绾跑了,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

我们来说说卢绾,其实卢绾一年后也去了,去和刘邦在地下论对错去了。

现在,可以说说汉朝的异姓王了。

汉高祖刘邦,搞定天下大业后,就给身边的兄弟们狂封异姓王,一共八大金刚,听起来都是牛逼哄哄的存在。

然而呢?

哈哈,这帮家伙其实都是造反小达人,刘邦大哥一边忙着稳固江山,一边还得盯着这群不安分的兄弟,生怕他们给自己捅马蜂窝。

这八大异姓王里头,有几个倒霉蛋儿,比如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这两个货色想造反,结果被刘邦大哥一锅端了,直接领了盒饭。

还有那韩王韩信,投降匈奴后还是被砍了头,真是悲剧啊。

楚王韩信更别提了,被贬成淮阴侯,最后还是没逃过吕后的毒手,一命呜呼。

不过呢,也有几个聪明绝顶的兄弟,比如长沙王吴芮和赵王张耳,这两个家伙居然都安享晚年,过上了幸福生活,真是让人羡慕嫉妒恨啊!

但是呢,这帮王里头最值得一提的还是燕王卢绾。

这货可是刘邦的老乡加大哥啊!

俩人同年同月同日生,你说巧不巧?

这卢绾跟着刘邦一路打拼过来,能力超强,军事指挥水平也不输那韩信。

开国之后,直接就被封为侍中、太尉,那可是大汉帝国的最高军职了啊!

有人就说了,这卢绾当个王也太容易了吧?

就靠跟刘邦的关系混了几个军功,然后就成诸侯王了?

哎呦喂,说这话的人可真是眼瞎啊!

卢绾的功劳哪里就不如韩信了?

他跟刘邦那是共过患难的兄弟,绝对是刘邦最信任的人没有之一!

然而呢,话说回来啊,这世界上最难懂的就是人心了。

刘邦虽然信任卢绾,可卢绾最后还是带着全家人投靠了匈奴。

这是为啥呢?还不是因为刘邦那杀功臣的毛病又犯了!

先后杀了三个异姓王,连韩信都不放过。

卢绾一看这架势,哎呀妈呀,这是要命的节奏啊!

刚好这时候刘邦又查出了卢绾跟陈豨勾结的证据,立马下诏让卢绾来见自己。

卢绾这时候心里怕怕的,直接装病不去长安了。

刘邦一看这情况,得嘞!直接判定卢绾造反了。

可巧的是刘邦这时候却驾崩了。

卢绾接到消息后一想:妈呀!这回死定了!赶紧带着全家人跑路到匈奴去吧!

于是呢就被匈奴封为东胡卢王,在匈奴待了一年多最后去世了,也算是过上了另一种生活吧。

其实要说卢绾真的有多大决心造反?

那倒也未必。

他就是怕自己成为下一个韩信、彭越,被刘邦给咔嚓了。

如果这时候刘邦还身体倍儿棒的话,他估计就跑长安去领罪了,说不定还能求个情啥的。

可刘邦这时候突然驾崩了,他怕自己成为第二个韩信,不得不选择跑路啊!

在刘邦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是相信卢绾的,想跟他当面说明白。

可卢绾这时候却多疑了,他怕的不是刘邦,而是那吕后啊!

他在等待跟刘邦和解的机会,可惜双方最终还是没能当面解开误会,相继病逝了,这一点确实让人遗憾不已!

作为大汉帝国的第一位太尉,卢绾最后居然落得个叛逃的下场,也是没谁了。

他的功绩因此被大大低估了,人们只记得他是个叛徒,却忘记了他曾经立下的汗马功劳啊!

惠帝元年,就是公元前194年,卢绾就这样病在发小刘邦死了的第二年,也郁郁寡欢地在了异国他乡去了。

这也许就是他的命吧,谁让他摊上了这么个时代和主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