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甲板上吹风,船舱里吃河鲜,时间就如河流中的水流一般,很快就过去了。

几日后,客船直接驶入了湘江、蒸水的交汇处,石鼓书院就到了。

众人站在船上凭栏望去,目之所及是一个三面环水的小尖角,待船慢慢驶入河道,就可以看见书院内风光很是秀丽,绿树成荫,鲜花盛开,还能隐隐约约看见亭台楼阁的飞檐翘角,不愧为“石鼓江山锦绣华”之美誉。

船靠岸后,一行人下了船。

“山长,怎么没人来接?”有管事踮脚,四下看了看码头的人群,没有发现石鼓书院的人在。

林山长背着手立在码头一角,微风带起他的衣袍,他一脸悠然姿态,听着管事的疑惑,顺口问道,“可有派人给陈师弟报信,说我们何时抵达?”

“派了,早几日在衡山县就派了。”管事一脸不解,他可是兢兢业业的做事,不敢有丝毫马虎。

“如此,我知道了。”林山长看了看码头越来越多的商客,沉思片刻后,开怀大笑,“我这师弟,年纪一大把了,还喜欢这样玩。既然你这个主人家不来迎客,那就别怪我们这些客人‘踢’上门了!”

“柳教习啊——”

“山长,我在。”

“你之前和我说的那个主意不错,如今,就按你的计划进行吧!”

“是。”

柳青青接完山长的命令,转头笑了笑,开口喊道,“阿城,青峰,列队!”

“是!”“是!”

两个少年接到柳青青的要求,精神大振,各自开始整理本班的队伍。很快,码头这个角落就由纷乱变得有秩序起来。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队伍就排好了。

“报告教习,人员全到——”

“好,出发!”

“出发!”

随着两个少年清亮的喊声,队伍开始前进。

山长在前,柳青青居左,郑先生居右。

接着是几位先生教习排一排,再后面则是横平竖直的春蚕班和时燕班的学子。

学子们着书院统一的学子服——蓝白春裳,踏着整齐的步伐,走在码头到书院的街道上,引来无数人的注目礼。

“这些是哪里来的学子啊?”

“嗯,不是石鼓书院的吗?”

“我说你是外地的吧?”

“对啊,咋啦?”

“难怪你看不出来,石鼓书院的学子可不穿蓝白色的衣裳,他们穿黄白色的。”

“兄台你懂得好多。”

“过奖过奖,不过这些学子看着可真精神,我瞧着比石鼓书院的学子更加有气势。”

“兄台,你这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吗?”

“这有啥,我是实话实说。嗳,也不知道这些学子是哪里的?要是近的话,我让我家小儿到这个书院去求学。”

“我知道,我知道,我那个在书院厨房帮杂的——大表哥的妹夫的邻居的大娘说,这些是岳州天岳书院的学子。”

“岳州的学子啊,怎么到咱们这地界儿来了?”

“这就不知道了,兴许是来游玩吧?”

“游玩?我可不信,就这架势,有些像来踢馆子的……”

四周议论的声音,陆陆续续传到柳青青的耳中,她一边听一边走着,始终保持着一张笑脸走在山长旁边。

气势足是吧?

不枉她临出发前紧急训练了一段时间,如今看来,达到的效果远超预期了。

——

石鼓书院内。

有一个管事,一路从码头小跑来到了议事堂,气喘吁吁,“山长,山长,天岳书院的人到了——”

上首的陈山长,淡定地抿了一口茶,佯怒道,“慌什么,慌什么,来了就来了。”

“不错,我等自是稳坐钓鱼台,看他们怎么办?”有人开口附和。

当然,也有人不赞同,“山长,来者是客,我们这么做,是不是太失礼了?”

“子明兄,你忘了过年时,咱们去拜访林山长,他可是让我们吃了一个大大的闭门羹。”

“可是,那不是因为他出去了……”

“好了,这事早已定夺,不必多论。”陈山长开口,一锤定音。“你再去探,看他们如何应对?”

管事其实刚才话还没说完,就挨了一顿训,顿时缩手缩脚地躬身站在一旁。听着山长和各位先生的争论,他内心惴惴,码头的情形只怕是出乎他们的意料啊!

此时听得山长发问,他头也不敢抬,支支吾吾道,“天岳书院的人见没人接应他们,便从码头走过来了……”

“哈哈哈,山长你看,我就说,他们没有办法,只能老老实实的走!”

陈山长点了点头,暗道可算是出了一口气,“如此,我们便去院门口迎接原来的客人吧!”

众先生纷纷赞同,跟着站起身。

管事吓得脸色苍白,他跟在队伍后面,犹豫了一路。

眼看着山长和先生们马上就要到书院大门口,他一咬牙一跺脚,小跑着来到了陈山长旁边,小声嘀咕了几句。

陈山长听着管事的禀告,当场顿住了脚步,大声反问道,“你说什么?”

见山长停下问话,先生们也停了下来,围拢过来。

“山长,怎么了?”

“出什么事了?”

陈山长捂着胸口,脚步不由后退了几步,不知为何,他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

事情,好似闹大了——

他这个一生要强的师兄啊,果然还是这样,“以牙还牙”!

在众先生的追问下,管事迫不得已把自己在码头一路看到听到的事情说了一遍,“各位先生,眼看着天岳书院的人就要来了……”

“啊,这可怎么办?”

“如此声势浩大,只怕不需几日,衡州就传遍了。”

“我早说过,怠慢不得,如今怎么样……”

“子明兄,此时不是说这些后悔话的时候,你赶紧想个法子啊?”

“法子?我有什么法子?我就是一教书的先生,不是门客政客,没有主意。”

“哎哎哎,子明兄,你去哪里,等等我。”

“无脸见人,无脸见人啊,我还是回去读读《礼记》……”

——

柳青青等人虽然不知道石鼓书院山长先生们是不是会后悔自己的失礼,但他们既然摆出了这样“无礼”的架势,就应该料想过,被客人们打回时,脸皮是不是够厚!

此时,他们正一路气势如虹的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