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都市言情 > 从包工头到一方高官 > 第239章 想要解决问题 就要找到问题的“牛鼻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9章 想要解决问题 就要找到问题的“牛鼻子”

杨丙昌来了以后,果然不肯同意,他并不象杨丙荣那样重视杨家的整体利益,也不觉得杨辰是杨家的人。

对于这样只能动用一次的关系,他还是想留到他自己用的时候。

杨辰为了个正科就要动用这样的关系,他难道不能用这个给自己谋取个正科。

李民生也不可能永远在平山县待下去。

但是他不明说:“小辰,这样的关系还是尽量不要动用的好,指不定咱们以后有什么大事要求到人家头上呢。”

“二叔,你看下人家的年龄,说不定什么时候人就没了,你还想等到什么时候。”杨辰知道杨丙昌没杨丙荣那么好打发,但希望就只有这一个了,只能努力争取了。

“对呀老二,省人大那个洪主任不也是这样,去世了也没人通知我一直,过去了咱们去给他送礼才知道,人早没大半年了。”杨丙荣也跟着劝道。

杨丙昌想想也是,但是又觉得这个机会白白让给杨辰有些舍不得,就想了想后说道:“小辰,既然对你现在有用,你先用了也行,但是回头我们两家有事的话,你也得帮。”

“还有,你慧同哥光上个班手头比较紧张,你给他找个营生干吧。”

杨丙昌一气提出两个要求,杨丙荣却连提都没有提,如果不是真没有办法,杨辰真不想受这个气,白给你们送那么多礼了。

“可以,砖窑那边偶尔需要帮人送个货,也不耽误他上班。”杨辰一口答应了下来。

杨丙昌这才点了点头,表示同意,然后直接走了。

杨丙荣却跟着杨辰一块来了省城,不然的话人家也不认识杨辰呀,能够代表杨家出面的只有杨丙荣。

有了这层关系,胡中庭的家顺利就进去了,带的一些小土特产人家也没有拒绝。

“胡叔叔,我们是来找你求援来了。”杨丙荣也知道这类的人时间都特别宝贵,也根本不想听你瞎扯,就直接说出了来意。

“说吧,欠老杨那么大个人情,总不能带进土里去,只要我能帮上忙的,一定忙。”胡中庭很爽快地一摆手,让他们说明来意。

杨辰就把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说完以后胡中庭不悦地说道:“你是杨家老三?”

“他是我三弟的儿子,我三弟出了点事,已经不在很多年了。”杨丙荣赶紧解释。

“哦,我说呢,怎么这么年轻,但是,你年纪这么小,急着上去干什么,连任职年限都不够,多积攒积攒经验不好吗?”胡中庭有些不高兴,浑浊却凌厉的眼神看着杨辰,似乎是想让杨辰主动退让。

“胡叔叔,是这样的,你也知道,我们杨家呢,在县不太受待见,我跟老二就别提了,也不可能上去了,小辰呢,如果不是他在水利厅上的副科,到现在肯定什么也不是。”

“要是按现在的级别回去,肯定什么也不是,到时候我们杨家就更成了笑话了。”两个人来之前,已经对好了口径,杨丙荣的发言也是头头是道。

“不管什么级别,都是为人民做贡献吗。”胡中庭说了句场面话,但是又觉得这个人情不趁这个机会还上,指不定还真得带到地下找老杨亲自还了。

就又换了个说词:“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你们在老秦手下,也确实混不出来,趁这个机会上一步也行。”

“对呀,胡叔叔,你要是能把我们兄弟弄成正科也行。”杨丙荣赶紧打蛇随棍上,人家确实有这个能力,就看他愿不愿意了。

“老杨当时把人家老秦打成了走资派,结果运动一结束,人家上去了,你爸下去了,这情况谁也不好意思帮你们开口。”胡中庭赶紧打起了哈哈,这可不是一向的困难。

倒是这个小孩这里好说,只要跟小马打个招呼,就能给他办成,不用费什么功夫。

“行了,我回头就跟马厅长说一声,本来就该提拔了,也不能人走茶凉是不是,何况春林还是上去了。”胡中庭答应了下来,同时端茶送客。

本来就是人情交易,互相又没有什么感情,他才懒得应付呢,再说了,只是打个招呼,小马怎么想是他的事。

“这个老秦是?”出了门后,杨辰不解地问。

“清远的市委书记,当时他是第二书记,老爷子是常务书记,人家是知识分子出身,当时不是流行批斗,老爷子就带头把人家批斗了,然后运动一结束,人家反而上去了,老爷子反而下去了。”杨丙荣心情失落地解释道。

“老爷子在的时候,有老爷子护着,我们还能正常提拔,老爷子一去,立刻就不行了。”杨丙荣脸上露出了缅怀的神色。

那时候说是让自己下乡锻练,其实照样什么也不用干,去地里摆摆样子,就能交差过关,然后半年就能提拔。

怪不得杨家被打压呢,原来根源在这里,虽然说那个时代这种事很常见,某相声演员因为还打了自己师傅一耳光,导致在他死后,师傅的儿子在他葬礼上大闹,提出了大师的若干标准。

当时夫妻之间互相举报都很正常,运动结束后,有人能够理解,有的人却不能,杨家看来是遇到了不能理解的了。

关键人家还身居高位,你在人家的下面,仅仅被打压成这样,已经是人家宽宏大量了。

这种情况下,自己回到县里,也不会有好果子吃。

到了第二天下午,杨辰的拜访就收到了效果,李天国打来电话,说厅里又有人吹风要重新启动人事调整,调整对象就是杨辰他们几个,理由是已经把他们调到厅里了,现在又让人家回去,虽然是省里的要求,但厅里也不能不补偿一点,临走前给人家提个级别也不为过。

杨辰知道,他们在下面的活动确实有了效果,但最主要的还是有人让马厅长改变了想法,可惜只是一次性人情,而且自己以后估计也不会再跟水利厅打交道了,没必要维持这个关系。

正常的业务,有个熟人就行,一旦涉及资金,就必须得认识关键性人物,而到了人事调整或提拔这个层次,基本上只有一把手才有推动的可能。

这就叫想要解决问题,就要找到问题的关键,也叫解决问题的“牛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