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灼日之矢 > 第183章 协力共维大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听了郭静茹的一番描绘,肥仔越加感到,傅作义能打赢绥远数场仗,实在不是像表面看着那样容易的,而是涉及方方面面,由诸多因素所决定的。

第一重要的,是情报与指挥,第二重要的,是火力与配合。第三重要的,是后勤与机动,缺一不可。

如果黑鹰不能融入战局,得到友军大力支持,即便驾驶着无敌战机,即便有万夫不敌之勇,很大可能也只是当一个战术上的孤胆英雄,于战略大局无补。

这就是战略与战术的区别。

而自己一个空军指挥员,带着这么好的谍报员,在乌兰花一猫就猫了两天有余,让人家一个女人吃苦受累不说,战略上并无可取之处。

想通这里,他觉得豁然开朗,站起来洒然一笑:“小郭,这次虽然没伏击到日机,那我们也起到了掩护作用,收拾一下,咱们今晚就回包头。”

郭静茹抿嘴一笑:“我可没催你呀,少校。”

“哈哈,没催没催,是我想明白了,我们是鹰,一击不中,就不该在地上流连,而应该迅速隐匿长空,这才是高手所为。”

晚上九点多,刘明仁还在海兰泡机场指挥室里等着他们。

一见面,就如释重负地说:“好家伙,你总算回来了!好些事情要跟你商量。”

“辛苦啦主任,西安那边有什么情况?阎主任表态了吗?”

“都在这,你先看。”刘明仁指指桌上的一堆报纸和电文。

……

西安城,张少帅确实两眼血丝,压力山大。

他和虎帅的“八项抗日救国主张”通电发出后,国内各家报社群起报道,争相评论,观点褒贬不一,他最为关注的,就是各方究竟如何反应。

然而少帅等来的,却不是他所期待的:一方振臂高呼,八方景从跟随。而是一盆又一盆的冷水,

华夏内部反应最快和最激烈的,是两拨人,第一拨是知识界。

胡适等人几乎一边倒地指责少帅发动内战,张少帅杨虎帅遭遇了雪片般的通电谴责,不过知识界骂归骂,普遍还是倡议和平解决的。

另一拨,是和西安利益攸关的西北马家军,一开口就是骂骂咧咧,喊打喊杀。

13日,马鸿逵电南京:“……学良竟冒大不韪,妄作主张,势非断送国脉不止。血气不之伦,无不发指”。

四川杨森电云南龙云,“张学良通电叛国,妄行主张,并敢劫持统帅等因。闻之,殊令骇异”。

14日,马步芳电南京,“……步芳等忝膺疆寄,誓以血枕,在中央统一指挥之下誓死杀贼,以定人心而奠国基”。

湖南何键电孔祥熙,“学良劫持长官,破坏纲纪,实为国人所共弃……”。

直到四川刘湘致电张少:,建议避免军事冲突,以政治解决为上。才是第一个言辞较为温和的地方大军头。

少帅除了最看重陕北方面的意见,也相当在意一起前往洛阳贺寿的阎锡山。

事变当天,他就致电阎锡山:“常不抗日,一味惨杀青年,现已留之暂住西安,冀其觉悟,以促成抗日……兹事甚急,事先不及与公商谋,在此一并向公表达学良的歉意。”

不过,阎锡山迟迟并没有给予答复。

反而是晋绥军里六十名山西籍黄埔各期将校,却联合发了一封通电称:“……今领袖蒙难,国家垂危,痛愤涕泣,誓必待戈杀敌。”

阎锡山第一封电报,却发到绥远战场,发给名义上由他节制的汤恩伯和门炳岳,安抚军心。

第二封电报接着致电南京:“西安变起非常,我辈自当协力共维大局”。

少帅知道后,心情更加焦躁,专门派了一个姓苗的心腹飞往太原询问,阐明主张,还邀请阎到西安主持大局,阎锡山表示身体不好去不了。苗只得又飞去归绥。

12月15日这天,阎锡山给西安的复电终于姗姗来迟,电文没有明确表态,而是提了4点质问:

第一、兄等将何以善其后乎?第二、兄等此举,增加抗战力量乎?抑减少抗战力量乎?第三,移内战为对外战争乎?抑移对外战争为内战乎?第四、兄等能保证不演成国内之极端残杀乎?

人称之为:四乎电。

张少帅对阎主任的态度,自然是相当失望!

……

对阎锡山还仅仅只是失望,但对南京主战派将领何应钦,张少帅则是直接被激怒了。

这位对日本无比软弱,一味妥协退让的军政部长,在西安发生后却一反常态,展现出了少有的铁腕手段,迅速组织刘峙顾祝同,东西两路集团军,并调集一百多架飞机,轰炸渭南等地,强硬地向西安施压。

这中间,何应钦也很好利用了黄埔军校军官的激昂情绪,常委座是黄埔军校校长,校长被扣,血气方刚的年轻军人自然不干,恨不得马上就打到西安去。

看到东北军连遭轰炸,张少帅怒不可遏,于是直接发电给何,若再如此紧逼,自己将不惜一战!

……

这时,主和派天然首脑宋夫人做了一件事:找张治中。

黄埔八大金刚里,四个被困在西安,三个正在忙于战事,只有张治中一人没动,宋夫人马不停蹄,就去见了这位黄埔军校教育部部长,

在张治中配合下,宋夫人在南京黄埔军校内做了一次公开演讲,这样一个表态,便将黄埔系学生的血勇暂时稍稍压制了些许。

同时,宋夫人知道她写给常委座的信,张少帅必然看到,所以在这封简短的信里,宋夫人也秀出了非同一般的政治智慧。

一,她指出张少帅无加害之意,只是政治主张不同。

二,她说东北军要求抗日,打回东北老家,并没有什么过错。

三,宋夫人请求常委员长下令,让何应钦停止轰炸和军事进攻。

都是张少帅最爱听和最想听到的话,要缓解的压力。

两边往下谈的路,就这样进一步疏通开了。

……

完美!

邢骁霏从一堆报纸电文里抬起头。这些人果然不愧是能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人物啊!一个比一个厉害!

从宋夫人的角度来看,在一片不利情况下,她的一系列操作,真可以说是危机公关的模范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