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都市言情 > 重返1980:从换老婆开始 > 第192章 一百三十八万利润!福利分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2章 一百三十八万利润!福利分房!

廖国安给出的反对理由也很简单。

如果向阳纸厂转型成为向阳日用化工厂,那势必会引得县纸厂的强烈反对。

毕竟你贺卫国只是承包向阳纸厂,而不是拥有向阳纸厂。

你只有承包经营权,而没有所属权。

说来说去,这向阳纸厂还是县纸厂的一个分厂。

你贺卫国居然想要把向阳纸厂转型成为日用化工厂,这让县纸厂会怎么想!

“卫国同志!你如果能够说服县委其他同志以及县纸厂的领导,这事恐怕还有一丝希望,但现在,我是绝不同意你的这个决定的!”

“廖县长,这个您放心,交给我,我一定会给您办得妥妥的!不过……”

“若是我办到了,那您就不能再反对了……!”贺卫国笑了笑,看向了廖国安。

廖国安不等贺卫国说完,就立刻道:“这个自然!”

“那就这么说定了!我现在就去找书记,还有其他领导!”

贺卫国是个行动派,他说走就走。

但这时,廖国安直接起身叫住了他:“等一等,卫国同志!你且听我说,这事先不急,我还有一件事,希望你能答应!”

“哦……什么事?”贺卫国满脸不解,他看着廖国安,不明白他还有什么事。

“怎么说了……这事与今年税款缴纳有关,这不是年底了吗?县里决定召开一个表彰大会,表彰今年县里纳税排名前五的国营厂,我希望你能代表农机修配厂出席表彰大领这个奖!”

“廖县长,你的意思是说,农机修配厂今年缴纳的税款排在了全县前五?”贺卫国很是惊讶。

“准确来说是排名第四,仅排在一机厂、县麻纺厂以及县纸厂后边,就连农机厂今年也落后于你们农机修配厂!”

廖国安的话让贺卫国直接愣在了原地。

农机厂今年缴纳的税款居然比农机修配厂的都要少?

这不可能吧!

要知道农机厂可是农机修配厂的总厂。

现在一个分厂所缴纳的税款竟然超过了总厂,这要是让人知道了,还不大跌眼镜。

“廖县长,你这话当真?农机修配厂真的要……”

“千真万确!我这可是有具体金额的,你们农机修配厂一共缴纳税款十一万八千九百三十七点三七元,而农机厂则比你们少了足足一万七千多块钱!”

廖国安也是唏嘘不已。

事实上,他在得知这个消息时,也以为统计这个数字的人给弄错了。

但是他在反复确认之后,确定这个数字是真实的,而且一分不差一分不少。

“廖县长……您还有什么话就直说吧!”贺卫国想了想,抬头看向了廖国安。

“你小子还真是厉害!那好吧!我就直说了!这次不单单是领奖,还有一个演讲,你需要代表获奖人员在这次表彰大会上讲话。”

“就这?”

“不就是讲话吗?这容易!廖县长,我现在就可以答应你!”贺卫国说完,就准备起身离开。

但廖国安再次把他给叫住了:“你小子这么着急干嘛?我的话还没说完了!这次银城的项书记也会来,他们一行人在大会后将会到表彰的各国营厂去视察,你小子需要做好心理准备!”

“项书记?地委的项书记吗?”贺卫国也惊住了。

银城地委书记,这可不是一般的领导。

而且他还听说,这位与廖国安一样,省里有人,是空降下来的,属于经济改革派,开放派。

“我知道了!廖县长,我会安排好一切的,要是没什么事的话,我就先走了!”贺卫国说着,便起身离开了。

这次,廖国安本想再叫住贺卫国的,但话到嘴边,却是给咽了下去。

…………

几天后,贺卫国以一整套计划说服了县委领导,至于县纸厂那边,他们一听向阳纸厂要建分厂,而且利润同样上缴三成给县纸厂,他们根本不管转型不转型,一口就答应了。

可以说廖国安所担心的,县纸厂这边根本就没有出现。

只是,在贺卫国找上县肥皂厂谈承包一事时,县肥皂厂的厂长根本不和贺卫国谈。

即使贺卫国拿出自己之前承包的“政绩”,对方也不肯松口。

按照他的原话就是:“我们肥皂厂就算是倒闭,职工没有钱发工资,我们也不对外承包!”

这下,贺卫国尴尬了。

他和对方谈了好几个小时,对方一直不愿谈到正题上,这让他只能暂时先离开了县肥皂厂。

…………

转眼便到了年底。

进入腊月之后,沅水县的第一次大雪随之而降。

此刻,农机修配厂。

贺卫国召集了所有的厂里职工,召开了全体职工大会。

车间内,一百多名工人都望着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翘首以盼着。

“喂喂喂……大家安静!安静!下面开始开会了!”

贺卫国坐在主席台中间,对着话筒说了一番后,即刻看向了台下一众职工。

“到年底了!作为厂里的厂长,我先给大家拜个早年!今年感谢大家的辛勤付出了!”

贺卫国说到这,即刻站了起来,对着台下众人鞠了一躬。

台下众人一见贺卫国这个厂长居然给大家鞠躬,也是感到非常惊讶。

他们没想到贺卫国竟然会给他们这些人鞠躬。

“下面我们说正事,先由孙副厂长说一下今年厂里的生产情况。”贺卫国说完看向了一旁坐着的孙长青。

“咳咳……我说一下今年的这个生产情况,今年一年,农机修配厂一共生产电风扇五万九千七百八十台,电动三轮车一千七百五十台,总利润达一百三十八万!”

“轰……”

孙长青此话一出,瞬间就引得在场所有人沸腾了起来。

一百三十八万的利润!

这个数字已经高到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的确,对于一个县内的国营厂来说,这利润即使放到三十年后,也都是高收入了。

何况如今还是一九八三年。

“大家安静!安静!听我说……!下面还有一个好消息告诉大家!”

“由于咱们厂今年利润非常可观,经厂里研究决定,拿出一百万来给大家修建住房,一共建两栋,大概会有六十套房子!”

“什么!厂里要给大家建房子?这是真的?”

“天啦!我没听错吧!厂里要分房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