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都市言情 > 重返1980:从换老婆开始 > 第151章 农机修配厂的第一台“电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1章 农机修配厂的第一台“电器!”

农机修配厂,厂长办公室。

贺卫国看着赵初年二人,急切问道:“赵工,孙工,怎么样?以目前修配厂的设备,要改造成电风扇生产线,难度究竟有多大?”

“厂长,我刚刚看了一下,其实改造难度并不大,事实上,这里的大部分修理设备也根本用不上,只有一些最简单的工具,才能用到。”

“赵工说的对!厂长,其实要想生产电风扇,很简单,只需要知道拧螺丝,组装就行。”这时候,孙长青也紧跟着说道。

对此,贺卫国暗暗思索了片刻,似乎想到了什么,他看向二人道:“你们的意思是说,咱们需要的不是电风扇生产线,而是组装线?”

“对!咱们的电风扇塑料外壳可以通过压膜塑型的方式由塑胶制造厂代工,轮轴与最重要的电机以及扇叶也可以外购,其他零部件也同样如此,这样一来,咱们只需要拧螺丝组装就行了。”

赵初年的话,让此时的贺卫国不禁陷入了沉思当中。

如果真按照他所言,那这鸿运扇还真没什么技术含量可言。

可是,如果只组装零部件,那他们还算是生产电风扇吗?

这不妥妥就是一个组装厂吗?

想到这,贺卫国不由暗暗苦笑了一声,随之叹了口气。

“算了!组装厂就组装厂吧!只要能赚钱就行!”贺卫国暗暗嘀咕了一句,微微摇了摇头后,又小声念叨道:“不过最好还是得留一手!”

“赵工,接下来就由你负责塑料外壳及扇叶的设计,孙工,轮轴与电机,就交给你了,图纸出来后,再分别联系农机厂和塑胶制品厂那边好了!”

“对了!轮轴的话,还是交给一机厂来生产吧!”

“行!厂长!我们会尽快拿出设计图纸的!”

二人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

而这时候,贺卫国并未就此离开办公室,他还在等待着王会计的消息。

果然,不久之后,王会计来到了办公室。

他刚一进门,就对贺卫国说道:“厂长!厂里的财务情况,我已经理清了,和之前与农机厂交接的数字一样,就是外债有些出入,之前交接时,他们给的外债一共有七笔,其中三笔是三角债,其他都是欠农机厂的。”

“哦……那三笔三角债一共有多少?”贺卫国问道。

“一共一万三千块钱!”

“一万三千块钱?好!我知道了!你先去忙吧!”贺卫国点了点头,很快就让他离开了。

几天后,银行贷款的五万块钱顺利到账了。

与此同时,赵初年与孙长青的设计图纸也已经出来了。

经过二人的一番介绍后,贺卫国十分满意,总的来说,他们的设计已经达到他的要求了,只是在一些细节部分需要进一步处理一下。

他想了想后,随之看向二人,继续问道:“赵工,孙工,按照你们的经验,你们能大致估算一下,这台电风扇的成本有多少吗?”

“成本?这个嘛……目前还不能确定,得跟几家国营厂谈过之后,才能估算出来。”赵初年想了一下,对贺卫国回道。

“那行……孙工,这事就交给你了!”贺卫国点头说道。

“好的!厂长,我会尽快跟几家国营厂联系的!”孙长青犹豫了一下,便应下了此事。

而这时候,贺卫国又想起了什么,补充说道:“对了!孙工,如果需要我出面,就第一时间通知我!”

“好的!”

…………

时间进入三月后,气温开始逐渐攀升,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三水大队,原本热闹的三水食品厂,如今却是死气沉沉。

尽管杨振武接管了厂里,但食品厂的效益很不好,生产出来的产品根本销售不出去,最后不得不全都囤积在仓库内。

而更让所有人为之震惊的是,杨振武这位代厂长竟然抛弃了厂里的各种产品,改为孤注一掷去自研方便面。

也不知道杨振武走了谁的路子,他们不仅搞来了大量面粉,还搞来了一些与方便面相关的设备。

只是对于如何生产面饼,他们都没有任何经验,他们只知道这面饼是由压面机等一些机器制造出来的。

但具体如何制造,杨振武等人根本不知道。

杨振武原本想去红星食品厂“偷师”的,可红星食品厂对于生产线看守的十分严格,别人想要参观生产线,几乎不可能。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不都大半个月过去了,对于方便面生产线的自研,却是一点进展都没有,反而浪费了不少钱。

为此,厂里的人尽管嘴上不说,可心底却已经有不少怨言了。

杨振武自然看在眼里,但他似乎胸有成竹,丝毫不慌,依旧强装镇定。

…………

对于三水食品厂的情况,此时的贺卫国并不知道。

这会的他,正在和孙长青聊着电风扇的事情。

“厂长,情况大概就是这样,农机厂那边已经谈妥了,他们说电机没有问题,按照厂长你的意思,我已经下了五千台电机的订单了!”

“至于塑胶制造厂那边,他们在看完设计图纸后,已经准备开模了,订单也和他们那边谈妥了。”

“轮轴呢?一机厂那边怎么说?”贺卫国再次问道。

对于贺卫国的询问,此时的孙长青不由皱起了眉头:“一机厂那边可能有点问题,他们说目前没空帮我们生产,但我猜测可能是因为咱们的订单量太少,利润低的缘故,所以他们有些看不上咱们这点订单,这才随便找的借口”

“哦……那算了,你再去找一下农机厂吧!”贺卫国哦了一声,倒也不在意。

既然人家看不上,那就换一家好了。

…………

转眼又是十多天过去了,此时已经是三月中旬。

农机修配厂,车间内。

鸿运扇的所需的各种零部件,已经全都集中到了这里。

而其中的档位部件与定时装置,贺卫国并没有从省城那边拿货,而是由修配厂自研的。

为了自研这两个小部件,贺卫国不惜悬赏重金。

不得不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经过十多天的摸索之后,农机厂派来的那十名技术工人当中,竟有一人自己研究出来了。

后来贺卫国才知道,这档位部件与定时装置,其实根本就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复杂,只不过是他自己不懂而已。

…………

再说此刻,此时的车间内,厂里所有职工皆都聚集到此。

贺卫国更是站在众人最前面,他看着工作台旁孙长青亲自组装着各种零部件,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也许是第一次组装的缘故,孙长青这位高级技工居然花了十多分钟,这才将一台完整的鸿运扇给组装好。

组装好的鸿运扇,看上去的确像那么回事。

但接下来能否通过严格的测试,还得通电试验一番才行。

于是,孙长青立刻拎着组装好的电风扇,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下,来到了插座旁。

他将插头插入插座内后,随即就将档位拧到了一档位置。

这一刻,所有人的眼睛都不禁盯着鸿运扇的扇叶。

然而,鸿运扇的扇叶并没有如大家所期待的那般,飞速旋转,这让在场所有人都非常的失落。

“怎么回事?那扇叶怎么不动呀?”

“是呀!怎么不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