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武侠修真 > 我自江湖来 > 第107章 造化钟神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泰山之巅。

天烛峰,封禅台始皇遗刻。

“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

从臣思迹,本原事业,只颂功德。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

刻石是四面环刻,颂辞刻了三面,有一百四十七小篆刻字。

始皇二十八年,也即统一六国后的第三年,始皇东巡郡县,召集齐、鲁的儒生博士七十余人到“天下第一山”——泰山下,商议封禅的典礼,以表明自己当上皇帝是受命于天的。

只是儒生们的议论各不相同,难于施行,始皇绌退所有的儒生,借用原来秦国祭祀雍上帝的礼封泰山、禅梁父,刻石颂秦德。

于是便有了这些刻字流传下来,千年后仍熠熠生辉。

“吁…嘘!”

郭友轻叹口气,领着阿碧与宋羡芷、年老大向着遗刻恭敬的躬礼。

揖手到额。

一拜先人纳履踵决之艰辛。

二敬始皇华夏统一之功德。

三愿薪火传承永世不灭。

礼毕。

四人缅怀一阵,随后便欲下山,阿碧望向山外,但见云霭蒸腾如雾如海,云天如一降与地平,不由得感慨道:

“夫君,你看此地此景,真美呀!”

众人循目望去,一时点头皆然,虽则都见识过天上风光,此时见得如此云海奇观亦觉大为心撼,只觉得天地间一线宽广,万里山河撞入眼帘,尽入胸怀。

郭友思怀一荡,不禁曼声吟道:

“夫有云天海一色,

当年筑台封禅还。

山海玉门两万里,

华夏首功惟始皇。”

吟完,年老大与宋羡芷虽觉欢喜却也仅仅是为自家公子出口成章而欢喜罢了,倒是阿碧掩口一笑打趣道:

“夫君果然是偏爱始皇帝多一些呢!昔日在山庄的时候便听王姐姐说起过,当时还不觉着;如今夫君此诗一出,妾身才知当年无知了,却不知为何夫君颂他?世人不都说暴秦无道失鹿,而群雄尽逐,为何妾身听来夫君多有惋惜之意呢?”

郭友怅然一叹,道:“有道也罢,无道也好,都已是过往,不谈也罢!惟始皇帝之功绩,世人却不该、不能、也不可抹除!我等后来人得祖龙余萌庇佑方有如今大一统之家国理业,此功德可谓华夏第一功了!”

说罢想了想,又觉得这个话题稍为沉重,遂笑了笑转而说道:

“你们看哈,正因为始皇统一六国,自此在这片土地上便有了一统论,而由秦传至今朝,暴元无道,正合众英豪驱逐鞑虏暴元之机要嘛!”

阿碧莞尔,笑问他:“夫君说的甚是!只是夫君怎又扔下你那两千大军,不怕他们有个损失的么?”

关于战争,关于巨野,郭友自那日写了信叫人送走后便交代了书生三人,山东、山西、河南与大都的这些战场都任由他们三个自由发挥,而期间所得所失也皆由三人承担,待日后马踏草原之时,自己才会归来带着他们扫灭胡虏。

关于此事,阿碧当然是知道的,当时还是当着她的面与三人交代的,此时说起也不过是顽闹而已。

郭友微微一笑,摇着头笑而不答,却转身向山下行去。

阿碧又笑,莲足轻快赶上郭友,与他挽手共偕,宋、年二人一左一右紧随其后,四人俱是脚下稳妥,泰山虽山高径巍,却也未曾放入四人眼里,一行人说说笑笑的下了山。

来到山下,郭友回首仰望山巅,见那山巅早已隐没在云探雾涌之中不可见得,惟余霭风阵阵吹动涧松针叶,荡起阵阵碧纹,于是与几人笑道:

“昔年杜子美诗曰-造化钟神秀,此山镇坤维而不摇,威仪高旷,不愧为五岳之长!”

几人都知郭友性情,只是见他赞美之词不绝于口与他平素懒散大是迵异,又觉得甚为惊异。

阿碧心思细腻早有所觉,便道:“夫君,岱庙便在不远处,可要过去?”

岱庙,又称东岳庙。

其始建于汉武帝时期,乃历代帝王供奉泰山神灵、举行祭祀大典的场所。

庙成千年来多有各朝各代多有修葺,又自从金皇统七年东岳庙重修后,岱庙多历战火,期间有毁有建,又到了元廷至正十三年四月,元廷诏命重修了东岳庙延禧殿与诚明堂。

“算了,不去了!”

郭友摆摆手拒绝,心下却叹道:山东战火一起,岱庙怕是要被乱兵付之一炬了,既如此,不如不去,免得日后想起了会难过。

嗯?

无来由的,郭友心里惊愕不已,自己当时毁灭东瀛诸岛之时可不似今日这般优柔,难过?自己怎会有这种情绪的?

又是什么时候有的?

按说以自己当下的修为与心境,是绝不会无端端的生出难过这种情绪才对,区区一间庙观,即便被毁,日后自己得知也只会付之一笑而已,何来这般难过心绪?

这事,不对劲的很!

郭友心头凛然,思之微微警醒,功运周身,又以神识内视,却是找不到有何不妥,回首深深望了一眼才转身道:

“岱庙便不去了,咱们去个更有趣的地儿,去见个更有趣的人。”

有趣的人?

几人不解,阿碧便问道:“夫君,是哪里?又是何人?”

郭友抬手招来一朵白云,招呼了众人上去后,道:

“武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