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宫斗?不,我做选择刷奖励 > 第二百二十五章 睦周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心里没点数的东西,弄不死他,我乔老头儿的名字倒过来写。”

“你俩挤眉弄眼打什么眉眼官司呢。”

武安公煞有其事道“在思考乔老大人的名字倒过来写是什么。”

乔乔。

再倒也是乔乔。

“磨磨唧唧,还走不走?”乔老头儿长眉一挑,杀气腾腾的催促道。

“走!”

卫和桢深以为自己内阁首辅的位置板上钉钉时,乔老头儿在一个朝霞漫天的清晨入宫了。

半个时辰后,乔老头儿接任大乾的内阁首辅一职。

消息传至朝堂,文武百官瞠目结舌。

乔老头儿离开朝堂多年,年轻官员们没有体验过乔老头儿的威力,才会不知者无畏。

上了年纪的,几乎都在乔老头儿身上吃过亏。

乔老头儿走马上任,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没有人敢说乔老头儿没有资格担任内阁首辅。

所以,只能对卫和桢抱以同情了。

除了同情,也别无他法。

卫和桢:他就是个笑话!

沉寂多年,一朝冒尖,尚未来得及欣喜,冒出的尖儿就被掐掉了。

他很不理解,陛下怎么想起让耄耋之年的乔老大人重新出山了。

耄耋之年啊!

人活七十古来稀,乔老大人都八十多了,陛下是真不担心乔老大人在奉天殿上早朝时一不留神睡过去再也醒不过来?

他假想过很多竞争对手,但从来没想过会是乔老大人斩断了他一步登天的美梦。

说实话,说不气是假的。

但,又不能气。

细算起来,乔老大人是他的座师。

他高中进士那年,乔老大人是春闱的主考官。

所以,生气也是气,服气也是气。

换个角度想,做乔老大人的手下败将并不丢人。

寻常人,哪有机会与乔老大人一争。

卫和桢另辟蹊径,反复洗脑,终于哄的自己心平气和了。

可在踏入文渊阁,注意到同僚意味深长的眼神后,又忍不住的破防。

这种尴尬,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卫和桢强撑着不再同僚的注视下失态,维持他为数不多的体面。

“睦周?”

乔老头儿一见卫和桢,眼睛亮了亮。

卫和桢,字睦周。

“是睦周吧,卫睦周?”

乔老大人还记得他!

这样的认知,使得卫和桢的尴尬窘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发自内心的窃喜“下官卫睦周见过乔老大人。”

乔老头儿摸着自己白花花的胡子,笑道“睦周,老夫还记得你的策论,内敛又不失锋芒,甚好。”

“你一步步走到今日,老夫甚是欣慰。”

卫和桢垂首道“座师谬赞,多年来,学生时刻谨记座师的点拨,不敢有丝毫松懈。”

座师?

文渊阁众人错愕。

乔老头儿竟是卫和桢的座师?

这层关系,瞒的可真紧啊,没有半点儿风声漏出。

不怪他们孤陋寡闻,实在是乔老头儿远离朝堂,又是数十年前的旧事,且卫和桢一向低调,根本没有人特意去查卫和桢的旧事。

座师也算师。

这样一想,卫和桢的处境也就没那么尴尬了。

乔老头儿似是没有察觉到文渊阁内气氛的变化,依旧笑的慈祥“是你自己悟性好,又知上进。”

“下值后,可愿陪老夫手谈一局?”

卫和桢笑答“乐意之至。”

这下,卫和桢心中再没有半分芥蒂。

乔老大人的好意,他得领情。

……

得知乔老头儿成功安抚卫和桢后,顾笙人有些懵。

她终于深刻的体会到了萧砚随一再强调的那句,她对乔老头儿的强大一无所知。

乔老头儿只和颜悦色的唤来句睦周,卫和桢就喜笑颜开了。

萧砚随从书卷中抬起头来“乔老头儿收服卫和桢,朕一点儿都不觉得奇怪。”

“朕诧异的是,乔老头儿竟然真的干脆利索的出山了。”

“有乔老头儿和谢逾坐镇大乾朝堂,朕突然就觉得安稳了。”

顾笙颔首“是能喘口气了。”

“陛下,我想见见梁安从河间凌家带回来的祈福姑娘,凌玉余。”

“她在先太后陵前诵经祈福的时日也不短了,是时候召见她了。”

正如萧砚随所说,朝堂上有乔老头儿和谢逾坐镇,无需她太过操心,那她就可以匀出更多的时间去搅和背地里的事情。

“召见是可以召见,封赏也可以封赏,但不能强迫朕纳她入宫。”萧砚随沉声强调。

顾笙白了萧砚随一眼“我何时强硬要求你纳妃了?”

“只是觉得是时候该给凌家找些事了。”

“凌家是先太后母族,先太后泉下有知,不会气的夜里给我托梦吧?”

萧砚随卷起书,轻拍了一下顾笙的额头“你别忘了,母后和先皇合葬。”

“凌家生出谋朝篡位的大不逆心思,母后还敢替凌家叫屈?”

“父皇一个眼神,母后大气也不敢出。”

“你想见就见吧,朕这就安排梁安去皇陵宣旨。”

“只是,朕如何赏她才合适?”

顾笙“见过再做决定。”

“也好。”

顾笙见到凌玉余已是五日后。

凌玉余身型瘦弱纤细,一双眼睛亮的如荒野荆棘处燃起的火焰。

柔弱又不屈。

梁安真真是在凌家挑出了一株带刺儿的草。

“民女凌氏玉余给皇后娘娘请安。”

初次召见,凌玉余给顾笙行了大礼。

许是顾笙偏爱明亮的眼睛,通身的气势不由自主的就柔和了些许。

“请起。”

“玉余,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倒是个颇具意境的好名字。”

凌玉余垂首“不敢欺瞒皇后娘娘,家父为民女起名时,余,乃多余之意。”

顾笙轻抿了口茶水,笑道“既上天垂怜,得以降于世间,又怎会是多余。”

“听闻你在皇陵为先太后诵经祈福甚是诚心,当赏。”

凌玉余低眉垂首“被挑中为先太后祈福是民女前世修来的福气,又怎敢再赏赐。”

顾笙放下手中的茶盏“有功,自然该赏。”

“再说了,你合本宫的眼缘。”

“本宫愿意赏上加赏。”

“既是赏赐,本宫自当以你所求为先。”

“你且先说说。”

“但凭皇后娘娘意愿。”凌玉余又跪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