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太子的眼角不停地抽动,心中暗骂梁皇是狗贼,自己南逃,竟然把亲儿子留下御敌。

好啊,好啊,你这样玩是吧。

那大家就都别玩!

“太子,你不愿意吗?”看到太子脸色不好,梁皇问道。

太子没有说话,但是皇后不乐意了,连忙道:“陛下,要走一起走,怎可把太子单独留下啊。”

梁皇立即瞪向皇后,喝道:“后宫不得干政!退下!”

皇后还要说话,却被太子拦了下来,只听太子说道:“父皇,儿臣愿意留下来!儿臣会坐镇于京都,为父皇和诸位大人的撤离提供足够的时间。”

此话一出,不仅是梁皇,包括三省六部的长官,都面露惊愕之色,着实没想到太子如此勇敢。

梁皇心中浮现羞愧。

但很快,他就将杂念甩掉。

如果不把太子留下来,岂能安将士们的心?

没有大军拖延时间,他们怎么逃得了呢?

他是大梁的太子,太子守国门,太子死社稷,君王要保命,这才是大梁的好太子。

“好!太子有如此勇气,朕甚感欣慰!从现在开始,你全面监国,朕任命你为...为‘天策上将军’,全权负责京都保卫战。”梁皇说道。

太子回道:“儿臣领旨。”

随后,

太子离开了这里,开始下去安排。

而随着梁皇一声令下,整个皇宫陷入了慌乱,太监宫女忙收拾细软,开始为南逃做准备。

王旭之等重臣,也回府收拾细软。

像这些门阀世家,都有隐蔽的密室、仓库,能带走的都带走,不能带走的,就全部藏进密室,就算叛军搜查,都找不到密室。

很快,

梁皇南逃,太子守城的消息不胫而走,立即引起更大的惊慌,整个京都城一片大乱。

太子回到东宫后,立即写了一封密信,直接派人送去了函谷关。

此时的函谷关,已经恢复往日的平静,冰雹都融化了,尸体也被焚烧,地上的血也被冲洗干净。

只不过整个关内的房屋已经千疮百孔,就需要慢慢修建了。

大梁太子的密信送到了凌宁手中,凌宁看过后,冷笑道:“梁皇准备南逃了,并且让太子率领四万护城大营守京都。”

护城大营共有六万人,梁皇给太子留了四万,不是他有多疼爱太子,而是因为他想让太子坚守的时间长一些。

韩信也被梁皇的骚操作惊到了,啼笑皆非:“梁皇还真是…还真是狗啊。”

凌宁道:“梁皇的确狗,为了自己能逃走,把太子做了弃子。不过这一次,倒是让太子走了狗屎运,赚了莫大的名气。太子若是真的坚守京都,并且战死,那历史上,必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被后人称道。反观梁皇,则会被后人咒骂。”

“太子死社稷,皇帝往南逃…青史会写得清清楚楚的。”韩信赞同道。

而大梁太子又是有种的人吗?

当然不是。

要不是被凌宁策反,已经听从于凌宁,他敢守京都吗?恐怕跑的比谁都快。

所以凌宁说他走了狗屎运。

不过,凌宁有他的计划,是肯定不会让太子战死的,会让他好好活着。

因为这关乎凌宁的未来!

扪心自问,将来史书会怎么记载凌宁称帝这件事?

谋反称帝!

简短且直白的四个字。

史书会把凌宁称帝的本质写出来,就是谋反称帝,别说什么奉天而战,千年后的人根本不会相信那些说辞。

而谋反称帝,自然要被后人戳脊梁骨。

就比如李世民,开创了贞观盛世,但他弑兄夺位的骂名,一直都在。还有朱棣,永乐大帝啊,依然难逃杀侄夺位的骂名。

凌宁虽然不在乎后人怎么骂他,但是凌宁和李世民、朱棣还不同,那就是他还有得操作,可以把谋反称帝的骂名去掉。既然能做,为何要背负骂名呢。

而这个关键,就是大梁太子。

这时候,

韩信请命:“主公,属下请令,立即率领四万骑兵杀往京都,不能让梁皇逃了。”

凌宁道:“梁皇想逃,那就让他逃。你觉得,他能往哪里逃?”

韩信一愣,随即脑海中浮现大梁京都南部的疆域图。

大梁南部疆域图

从地图来看,大梁京都位置偏西,距离大赵国比较近。

虽说西面和西北有山脉、沙漠和盆地的天然屏障,但是距离大赵国仅有数百里的距离。

当初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京都的特殊环境,其次,也怀揣着大梁开国皇帝君王守国门的心思。

但是现在,敌人还没打到大梁京都,梁皇就要难逃,真是愧对了大梁开国皇帝的教诲。

那么,梁皇南逃,他会逃到哪里?

要知道,大赵国奇袭大梁国,已经攻占了剑州、文州和蜀州等地。永安侯王冕之统兵十五万,在梁州南部设防,那里山脉较多,地形复杂,可以有效阻止大赵国进攻,但是梁皇也不可能往梁州逃。

万一大赵国突破王冕之的防线,攻向梁州了呢?

所以梁皇只能往东。

但是不要忘了,张辽、徐晃大军从洛州往南,已经拿下邓州,下一步是襄州,随后是荆州。

梁皇也不敢去襄州、荆州。

那么梁皇可选的地方不多了。

韩信分析后,立即说道:“梁皇会往赵州逃窜!然后以赵州为中心,强行征召兵力,为后续的抵抗做准备。甚至于,如果梁皇够狠,会让王冕之让开梁州北部的防御,让大赵国的兵力往北,和我们对抗。”

凌宁笑道:“你我想法不谋而合,梁皇会逃去赵州。至于引大赵国的兵力和我们对抗,这是驱狼吞虎,还是引狼入室,那就不好说喽。”

随后,

凌宁没有解释不让韩信奇袭大梁京都的用意,而是正常整顿大军,正常出兵。

两日后。

凌宁、韩信率领东部大军二十万大军出发,朝着大梁京都杀去。

而梁皇也在两万护城大营,两万禁军的保护下,仓惶南逃。朝中的显赫官员也都跟着梁皇逃之夭夭。

偌大的皇宫,只有太子和众多武将留了下来。

包括巡防营统领卫雄。

太子扫视众将,由衷道:“诸位将军,辛苦你们了。”

众将注视着太子,一脸的视死如归,齐声道:“愿为太子殿下赴死,誓死守卫京都!”

“赴死?你们都是忠勇之人啊,本宫岂会让你们白白牺牲呢。”太子突然笑了。

这个笑容在众人眼中,可能是面对强敌的凄凉之笑。

但是卫雄却挑了挑眉,他怎么觉得太子的笑容很…很爽快?!

搞什么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