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而就在张飞等人脱下战甲,苦练水战的时候。

率军回舒县水寨的孙策,还没下船,就看到了远处立于码头,手持羽扇的周瑜。

看到好友,孙策心中的郁气一扫而光。

隔着宽阔的水面,孙策挥舞着长枪高喊:

“周郎,我打探好情况了!”

船只很快泊在码头,孙策三两下就蹦下了船。

周瑜打量着孙策两眼,见他脸上挂着丝血线,不由得拧眉道:

“孙郎受伤了?可是那赵子龙干的?”

虽然张飞和陈到的名头也不小。

但周瑜并不认为,两个初接触水战的将领,能在船上把孙策伤了。

倒是赵云。

上次他以一己之力独抗孙策三员大将,让周瑜记忆尤深。

闻言,孙策当即脸色微变。

不过他在回来的路上,就已经照了水面。

知道自己脸上伤口很浅,不易留疤,加之还得回来跟周瑜说明他们此战的战况,所以才没掉回头找马超拼命。

但听到周瑜这么说,孙策还是恨得咬牙切齿,握着拳头气冲冲道:

“不是赵子龙!是一西凉马儿!

今日之仇,我孙策必报!”

马儿?

周瑜还想追问,就见黄盖下了船,而黄盖身后,正跟着受伤的蒋钦与周泰。

见状,周瑜顿感局势棘手:

看来张与比他想象的还要难对付!

不过是试探一二,四员大将竟然就伤了三个。

这可是敌军最不擅长的水战啊!

“黄将军!”快速整理好思维的周瑜,对着黄盖拱手作揖,温声开口,一举一动尽显大家风范。

如果说先前,孙策跑过来传达周瑜计策的时候,黄盖还没太当回事。

但今日一战之后,黄盖是真的重视起周瑜的建议了。

要知道。

周瑜不仅在他们出兵试探前,就猜出了此战大概的情况,料定:

两军水战时,张与会败;

但上船后,他们则会落在下风;

但因对方无法快速追击,所以他们损伤不会太大。

甚至于。

连周瑜所说的后续对敌之计,黄盖在回来的路上左思右想,都想不出更妙的计策。

“军师!”黄盖也浅浅抱拳。

行伍之人军令如山,黄盖一言一行都是标准的行伍作风。

亦或者说黄盖有时愚忠也可。

无论孙策和周瑜是不是真的有这个本事,坐上主帅和军师的位置。

但既然孙坚有令,黄盖就会遵从。

不信任归不信任。

但他从头到尾,都并未因为周瑜的年岁,而摆架子,给脸子。

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还会尽量配合两个少年的行为。

有黄盖带头,大军上下对周瑜也极为恭敬,至少明面上,很是过得去。

其实,将士们也不傻。

孙策是孙坚长子,又很有孙坚江东猛虎的风范。

来日,孙坚打下的基业,还不是要交给孙策?

而周瑜跟孙策乃是挚友,谁会找死地去得罪周瑜,让孙策记恨?

因此,继黄盖之后,蒋钦和周泰也主动跟周瑜见了礼。

周瑜客气回礼,告诉两人,已经在大营中准备好了军医。

待两人得了黄盖的军令离开后,周瑜才将话题转到了正事上:

“孙郎,你们方才可上了张与那大船?

船只是用何物连接在一起?

其上是否能发挥敌军陆战的全部实力?

你们都跟哪些敌将交过手?”

周瑜将自己需要弄明白的地方,全数问了出来。

孙策正打算回答,却不想黄盖突然开口:

“军师,此战境况复杂,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

还是到中军大帐与义公一起细谈。”

韩当,字义公。

紧跟着黄盖脸色有些怪异,拧眉道:

“公奕与幼平今日也与张翼德和……陈叔至交了手。

稍后他二人包扎好,也会来中军!”

黄盖真是提都不想提陈到,但眼下,却又不得不提到他,实在是憋屈得很。

周瑜还是第一次被主动邀请前往中军大帐议事,心中微微有些激动。

一行人很快回了中军。

不多时,韩当、蒋钦和周泰全都到了大帐。

孙策先是将此战战况一一说来,从水战上风,到敌船稳定,再到跟自己交手的马超的情况,都说得清清楚楚。

待解答了周瑜的疑惑,孙策才将话题抛给了其他人。

后面蒋钦和周泰说的话差不多:

敌将在水上不是他们对手,甚至有时候都站不稳。

但一到铁索连船,情况就完全反过来了。

而最后的黄盖说完指挥大军的情况后,也拉着脸,将他跟陈到的对战情况也说了出来。

包括陈到那恶心人的打法,以及尝试劝降他的事情,都没有隐瞒。

话落,不等黄盖开口,韩当便先一步道:

“既如此,若想拿下敌军,最好的计策,便如军师所言,用火攻!”

张与的船只是用铁链连起来的,虽然稳定性好,但灵活性差。

且敌军麾下士卒又都穿着铁甲,水性还差。

若是真的烧起大火来,敌军想跑都没地方跑。

韩当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周瑜的计策颇妙。

而韩当话落,黄盖、蒋钦和周泰,也纷纷出言附和。

孙策更不用说。

他一开始就觉得周瑜这个计策妙。

几人一致通过了周瑜的火攻之计。

为了不打草惊蛇,又能一举击溃敌军,夺回九江郡,黄盖等人又埋首密谋,商议了好一会儿,这才定下了最后的作战方针。

接下来一段时间,双方都没有再大动兵戈。

但每日的侵扰战,却也没有停过。

而张与第二日见对方派来的不过是小型船队,也猜出了周瑜等人的计策。

明白这些天只会小打小闹,不会有什么大战,张与便将诸葛亮和大军都托付给了荀攸。

至于他自己,则是跟日日宿在考工处,跟考工令忙活在一起,秘密改造船只与器械。

十二月二十一。

日过中天。

在考工处整整泡了十日的张与,看着最后一批完工的器械,总算是放下了心。

“草木灰准备好了吗?”张与又问。

满眼红血丝,挂着乌青的眼袋的考工令,忙出言回复:

“早就准备好了!军师放心!”

“太好了!如此一来,孙策的水军再想轻易靠近我们,就不是这么容易的事情了!”

张与长出口气,心里的大石总算落地。

他摆出铁索连环,就是为了让周瑜用火。

但上次观战,孙策等人轻而易举就上了斗舰,也让他直面了双方水军的差距。

虽说他早就将图纸给了张飞,但上次一战,让他意识到:

周瑜他们卷土重来,不会太久。

所以张与才着急慌忙的一头扎进了考工处,看着众匠制造这些秘密武器。

眼下东西做成,他总算是有把握,接下周瑜第一场火计了!

“快!将这些杀器安置在船上,再请各位将军过来一观!看我……”

张与正志得意满地说着,荀攸就大步走了进来,打断道:

“子和,你要的人,我已经找到了一个。那鲁子敬此时正在中军大帐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