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都市言情 > 直播鉴宝:大哥可真刑啊 > 第483章 明代造假高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老板又开始纠结了,他又不是傻子,何仁都这么说了,他肯定知道这本书有猫腻,可是他根本看不出来……

张诺也觉得老板有点像可怜的汤姆猫,被何仁玩弄于股掌之间,“别扯淡了,赶紧说吧,这本书有什么猫腻。”

何仁不乐意了,“什么叫猫腻?”

一冉的父亲此时问道,“小何,我记得根本没有《子夏诗传》这本书吧?传世的好像叫《子夏易传》?”

何仁眼睛亮了,他没想到老爷子还懂《子夏易传》,“叔叔,你看过《子夏易传》?”

“在网上看过,看不太懂,有译文也不行。”

何仁点点头,这倒是正常,别说老爷子看不懂了,他也看不懂。

《子夏易传》看名字就知道,是卜子夏写的一本和《周易》有关的书籍,里面涉及很多和祭祀,天地,自然有关的内容,真看不懂……

而且关于《子夏易传》的争议也颇多,有人认为全文一共十卷,现在传世的是残篇;也有人认为赝本太多,传世到今天的不一定就是原来的版本;甚至还有人认为这本书的作者根本就不是卜子夏。

最后一种说法的支持者还很多……

不过现在讨论的不是《子夏易传》,何仁笑道,“叔叔,你说得对,《子夏诗传》还真是传说中的古籍,甚至都不确定有没有。”

这下张诺也开始好奇了,“那你还说值钱?”

“你别急啊。”何仁没有正面回答问题,而是看向老板,“大哥,你知道这本书是什么年代的吗?”

“这个……”

说老实话,老板还真没仔细研究过这本书的年代,他觉得没什么必要,书是失传的,媒介也是错的,又特么是手抄本,还需要看吗?

何仁一看老板的表情,就知道他没认真研究过,忍不住摇摇头,“大哥,你要是仔细看过就应该知道,这本书用的是明代的蒋村麻纸。”

“嗯?蒋村麻纸?那不是糊窗户用的吗?”

老板更迷糊了,他是卖古籍的,自然知道比较有名的纸张分类,何仁提到的蒋村麻纸是明初发明的。

原料是麻绳和废纸,特点是薄、韧、耐,主打的就是一个结实和便宜,老百姓都用得起。

通常大家买回来都是糊窗户,这种纸隔风、防寒,又不容易烂,非常受欢迎。

也有人用来记账,比其他麻纸好的方面就是不容易走墨,比较耐揉搓,可是老板没听说过用蒋村麻纸来写书印书的。

明代用来印书首选江西棉纸、竹纸,晚明比较盛行毛边纸。

何仁微微一笑,“是糊窗户的,可也没说不能写字啊,而且明初的蒋村麻纸,到现在也不便宜了,这本书保存得这么好,至少值个几万块吧?”

“啊!”

地摊老板恍然大悟,原来何仁说的不是书,而是纸,这倒是有可能,清代的各种宣纸现在都是天价,更别提明代的了。

虽然这本书的名字和内容都是扯淡的,但是用纸却是正宗的明代蒋村麻纸,确实有收藏价值。

老板刚想感谢一下何仁,可他又发现了一个盲点,“兄弟,你刚才说这是我摊上最贵的书,可是只卖蒋村麻纸,怕是不够吧?”

“谁让你卖纸了?我只是说纸也不便宜,但真正值钱的是里面的内容。”

老板傻了,“这内容不是瞎编的吗?”

“是瞎编的啊,正是因为它是瞎编的,所以才值钱。”

“啊?”

大家伙都懵了,不知道何仁在说什么,他们感觉自己的cpU要烧了,脑容量都不够用了……

张诺捏紧了拳头,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说!”

何仁浑身一哆嗦,立刻从善如流,“看到蒋村麻纸的时候,我就想到了明代一个奇人——丰坊,丰道生。”

众人面面相觑,丰坊?这人谁啊?

何仁摇了摇头,他对大家的文化水平已经不抱希望了,结果一冉的父亲突然插嘴道,“小何,你说的是不是嘉靖年间那个造假高手?”

何仁竖起大拇哥,“叔叔说得对,就是他!丰坊算是名门之后,他的父亲丰熙官至翰林学士,然后站错了队,被流放了。”

“丰坊非常聪明,以杭州乡试第一名的成绩考中举人,无奈在会试中发挥失常,仅排二甲第三十二名。不过在丰熙被流放之前,丰坊也做到了礼部主事的位置,相当于正六品,也算不错,前途看好。”

“然后丰坊他爹就出问题了,他也受到牵连,连续被贬,后来干脆就直接被罢官了。”

“被罢官之后,丰坊还是想做官,然后疯狂舔皇帝,提了好几次建议,皇帝倒是挺高兴的,可惜大臣们都觉得这样的人不适合做官。丰坊最后不但没做成官,还被其他同僚和文人瞧不起,他就开始放飞自我了。”

老板忍不住问道,“怎么放飞自我?造假?”

何仁点点头,“丰坊的书法非常好,五体都很擅长,最擅长草书,其次是楷书。当时文徵明的楷书价格很高,丰坊就能做到以假乱真,他写的楷书,如果不署名的话,可以直接拿出去当成文徵明的卖,几乎没人能看得出来。”

张诺也忍不住问道,“你说这些和这本书有什么关系?”

“你别急啊,马上就说到了。”何仁乐了,“丰坊除了是书法家以外,还是一个藏书家。不仅是他,丰家世代都喜欢藏书,到了丰坊这里,已经是十几代了,藏书超过一万卷。”

“丰坊本人比他的父辈们更喜欢藏书,几乎把家产都卖光了,又收集了五万卷,还专门搞了一处地方存放这些藏书,起名为‘万卷楼’。”

大家人都麻了,这么多书,都快赶上一个小型图书馆了。

老板则是觉得有点不对劲,明代的印刷行业虽然发展很快,也很迅猛,书比之前的朝代便宜了不少,但是想要收集五万卷书也是非常困难的。

丰坊他爹被流放了,自己被罢官了,哪来的那么多钱?就算有钱,也没有那么多书啊……

“他上哪弄这么多书?”

何仁乐了,“正常渠道肯定是没有这么多书给他收藏的,所以丰坊采用了另外一种方法。”

“造假?”

“准确地说,应该是瞎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