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都市言情 > 宦海狂飙 > 第一百七十六章 许县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经过几天阴雨绵绵,寒风呼啸,饱受冬日严寒终于是熬过去。

1月10日,天空放晴,阳光洒落,温暖大地。

山阳县,富强北路,富华院。

院子里的小花园,老人三两结伴地闲聊晒太阳,儿童打闹嬉戏,年光将至,趁着冬日好阳光,不少住户拿着被单来到院子晾晒。

邻居之间彼此交头接耳地闲聊。

富华院本来不大,是旧农机厂推倒重建,改造过来,大多数是老职工的回迁户,乃是县内第一批实行旧房改造项目,享受此等福利。

时光荏苒,时过境迁。

随着距离富华院不远的县政府地址搬迁,这片居民闹市仍保留往日繁荣,尤其逢年过节,挨年近晚,节日气氛浓厚加持下,他乡归来的故乡人,增添厚重的人间烟火气。

“王嫂嫂,这床被子谁的?貌似干了,我推过去一点。”

“听说老许家那个孩子,硕士毕业分配到功市里公安局当了队长,贼拉气派呢,倍有面子。”

“可是这几天,去老许家店里买油米,看老两口怎么唉声叹气,愁容满面呢?”

“莫不是他儿子不回来过年,也不带老人去城里感受感受吗?”

一名中年妇女,刚抱着洗干净的被褥,夹在竹竿上,旁敲侧击忍不住对身旁的人发问。

王嫂嫂用棍子拍打毯子,阳光下灰尘弥漫,空气浑浊。

闻言,她不屑冷笑道:“不知道谁的被子,都是街坊邻居,干了就挪一下呗,腾个位置。”

“曾妮,你这不刚回来,知之甚少,嫂嫂告诉你吧。”

“老许他家儿子,听说在市里得罪人,差点锒铛入狱,命硬保住下来,可惜丢掉工作。”

“什么硕士研究生,分配当队长,那都是过去式,前几天刚回来,整天呆在家里不出门,颓废得很。”

“读书多有个鬼用,还不及我家的阿飞呢,小学文凭当老板,混得风生水起,住洋楼开奔驰,日子好不潇洒自在。”

“当官的哪比得上外面做生意,对吧?”

曾妮外出打工,漂泊多年如今归乡过年,内心深处认为一份公务员稳定工作,远比三更富贵五更穷的做生意,来得稳定可靠,使人安心。

“不能这么说吧?公务员是铁饭碗,朝九晚五,周末双休,假期很多,上班不用操心劳力,舒服得紧啊!”

“哎呀,老许家怎么这么背,公务员铁饭碗都能丢?”

压低声,靠拢过去说:“他到底得罪了什么人?很猛吗?不然的话,铁饭碗怎么可能砸掉呢?”

自称富华院小灵通的王嫂嫂,方圆十里的有啥风吹草动,哪能逃得过她的耳朵。

伴随脸上自然的神色,取而代之是鄙夷。

“是啊,铁饭碗都能丢的,绝对是猛料。”

“听说是省里的,某位大官。”

“我记得前些天,听闻儿子在市里出事儿,老许凌晨三四点准备坐长途汽车赶过去,生怕晚了连见最后一面都不成.......”

说到最后,不敢太过于声张,低声细语,那种神秘感豁然而生。

曾妮听得脸上写满诧异,同时还有知晓秘密的满足。

许毅然一直是他们邻居朋友口中说的,别人家孩子,以此树立榜样,教育小孩。

她怎么也不会想到,高文凭硕士毕业,最后沦落到丢掉铁饭碗。

还让家里老人家操碎心。

提早回家过年,蹲在家里整日不出门,颓废至极。

抢破脑袋考公的根深蒂固信念,开始在心底产生动摇。

曾妮嘴里呢喃道:“考公不一定好,做生意也不稳,像我这样打私人老板的工害怕朝不保夕。”

“哎,咱们小老百姓要活着真难啊,别说存钱买房子。”

这时,旁边两位妇女也凑过来搭嘴。

“不是啊,王嫂嫂,昨天听说,老许一家子去县里新开发的电梯楼明轩雅苑看房子去了,他们是准备买新房子吧?儿子没工作,不会这时候挑房子的吧?”

“开了半辈子的粮油店,老许一家省吃俭用,就一个独子,支出少,省下不少钱,手里肯定有点积蓄,买房子也是理所当然。”

“没工作不能买房子?我可不这么认为。”

“你们想想,他家儿子若是还在市里干活,用得着在咱们这个县城着急买房吗?肯定是丢掉工作,老两口想儿子回来这里安心找工作干活,才着急买房子把人稳住。”

“对,对,王嫂嫂说得有道理。”

“不错,独子一枚,生怕过完年一个不留神,又跑出去流落他乡,老两口肯定是挂念得紧,想儿子回来落叶归根,本地找个好女孩成婚,买好房子,工作对于年轻人来说挺容易的。”

三个女人一台戏,何况四个妇女。

他们正聊得火热,突然间,一个不和谐的声音打断。

“各位嫂嫂,打扰一下,麻烦让一让,我拿个被褥。”

西装笔挺的许毅然,梳着个大背头尽显成熟,脸上很干净,洋溢着自信,笑容清澈爽朗,跻身而过,把晾晒干的被子收走。

八卦的王嫂嫂脸皮厚,忍不住逮住正主问道:“小许子,听说昨天你们去看了明轩雅苑的大平层,是准备搬走吗?”

“不是的,闲来无事无看看,逛逛,整天呆在家里人都长毛了。”

“哎呀,要是想买跟我说,我家小飞刚好是那楼盘的包工头,一句话就能给你拿个内部折扣价。”

“那太感谢王嫂嫂了。”

“客气啥,都是邻居,远亲不如近邻嘛,一家人。”

“你找到工作没?小飞那过年回来很缺人的,我可以帮你搭个桥问问。”

许毅然脸上仍旧挂着笑容,随意回答说:“算是找到了吧。”

“什么叫算是?现在的工作不好找,人家老板根本不看你的文凭多高,硕士研究生也没用,都比不过有一门手艺的老师傅呢。”

王嫂嫂颇有种皇帝不急太监急。

“有空你得多学一门收益,譬如电工、电焊、哪怕是厨师,混口饭吃铁定不会饿死!”

一脸的无奈,许毅然不好当面拂了邻居的好意,委婉地表达顺从听话,却遭来诸多邻居的‘美意良言’。

“对啊小许子,一门手艺吃天下,以后也好讨婆娘,得认真学。”

“没啥坎是过不去的,以前的事统统忘掉吧,重新开始生活,你还很年轻。”

“不怕的,你爸还有一家粮油特产店,努力点帮衬家里干活一样有出息。”

看似众口说词,苦口婆心的为许毅然出谋划策,出于好心好意。

其实这些邻居的嘴脸,多少怀揣恶意。

并非那种针对,而是酸!

以前,许毅然是旁人口中别人家孩子,优秀的代名词;

如今凤凰落地变山鸡,大家不免产生报复的心理,说两句,酸两句,图个嘴快嘴爽,终归能心情舒畅不少。

收拾被子,突兀被一群邻居嫂子围堵,许毅然哑然失笑,有点不知所措。

面对邻居们热情的虚情假意,不好翻脸大喝。

便在此时,外围一个陌生男人的喊叫,替许毅然解困。

“许县长,许县长!”

“您手机落车里了。”

来者是平头憨厚敦实的小伙子,约莫三十出头,毕恭毕敬双手送上手机。

“张哥,麻烦你。”

许毅然报以歉意的微笑。

“许县长您太客气,下午三点?oK,保证准时。”

司机张哥比了个手势离开。

接过手机放入口袋的许毅然,这才发现,身旁的王嫂嫂四人鸦雀无声,怔怔不语,嘴巴张得老大的呆若木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