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我在异世界召唤 > 第31章 内阁王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好的宿主,恭喜宿主获得:

人物召唤机会:常遇春、王猛、杨业。

随机召唤机会:龙脉一座。

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

元顺帝至正十五年(1355年),归附朱元璋,自请为前锋,力战克敌,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常十万,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兼太子少保,封鄂国公。洪武二年,北伐中原,暴卒军中,年仅四十,用宋太宗丧韩王赵普故事,追赠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号忠武,配享太庙。

王猛(325年~375年6月),字景略,北海郡剧县(今山东省寿光市)人。前秦时期大臣、政治家、军事家。

王猛出身贫寒,瑰姿俊伟。寄居魏郡,好读兵书,善于谋略和用兵,文武双全。与东海王苻坚一见如故,后出任中书侍郎,累迁辅国将军、居中宿卫、仆射、京兆尹、太子詹事、吏部尚书、司隶校尉、散骑常侍、中书监、尚书令、开府仪同三司、车骑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使持节、冀州牧、丞相,册封清河郡侯,成为苻坚的股肱大臣。任职十八年,鞠躬尽瘁,综合儒法,选拔廉明,励精图治。政治上,抵制权贵,整肃吏治,强化中央集权。军事上,军纪严明,平定五公之乱,统兵攻占前燕都城,都督关东六州军事。经济上,劝课农桑,开放山泽,兴修水利,实现田畴开辟,仓库充实。执政期间,北方呈现小康景象。

王猛于建元十一年(375年)六月病逝,享年五十一岁,追赠大将军、冀州牧,谥号为武(一说武襄),葬礼如西汉霍光故事。名列“唐朝武庙六十四将”、“宋朝武庙七十二将”。

杨业(?~986年8月20日),原名重贵,被北汉世祖刘崇赐名刘继业,戏剧中常称杨继业,麟州新秦(今陕西省神木市)人(一说并州太原人,一说保德火山人)。北宋名将,后汉麟州刺史杨弘信之子。

倜傥任侠,善于骑射,喜好打猎。忠烈武勇,甚有智谋。北汉建立后,追随北汉世祖刘崇,任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名远近。屡立战功,迁升建雄军节度使,号为“无敌”。宋太宗灭亡北汉后,归顺宋朝,拜郑州刺史,授右领军卫大将军。累迁云州观察使、代州刺史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在雁门关之战中大破辽军,威震契丹。雍熙三年(986年),随军北伐,为监军王侁威逼,毅然带兵出征,在陈家谷口力战而死。追赠太尉、中书令、大同军节度使。

龙脉:可随意放置,可以提高本国气运,同时在龙脉附近修炼,可以提高修炼速度。”

“常遇春、王猛,这两个可是猛人啊!尤其是这个王猛,号称功盖诸葛第一人!可不是吹牛皮的!

至于这个杨业,最出名的还是杨家将的故事!前世李希看有一部电影,专门讲的是杨家将的故事,七子去,六子回!唉,不说了,免得伤心!”李希喃喃自语。

“禀陛下,有三人求见!”

“宣!”

“诺!”

李希心想:“这一定就是常遇春三人了!就是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进来的?到时候问问!”

“叮,宿主须知,这些召唤人物召唤出来就会在皇宫之中,并且不会引起任何人注意,而且与同样召唤出来的人物有心灵感应,所以能够求见宿主。”

“原来如此!”

“常遇春\/王猛\/杨业,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谢陛下!”

“常遇春何在?”

“末将在!”

“朕封你为雍州都督,统领雍州兵马,即刻上任!”

常遇春一听,连忙跪拜道:“末将遵旨!谢陛下恩典!”

“杨业何在?”

“末将在!”

“朕封你为镇南将军,你立刻前往兖州,与岳飞一同训练兵马,准备兵发并州!”

“末将遵旨!”

李希现在没有多的地方让杨业前去,加上兖州之后要承担并州和幽州的进攻任务,岳飞一个人不能同时指挥两处进攻,所以就安排杨业前去兖州。

并且到时候若是凉州来袭,至少还有杨业能够率兵镇守,让岳飞进攻。

至于王猛,现在还真没有职位让王猛担任啊!

李希转头一想,说道:“王猛,朕封你为近侍,内阁大臣!”

王猛虽然不知道内阁大臣是什么东西,但是他知道近侍是什么。

近侍,指在皇帝周围供职的官员,清代凡在内廷供职及御前侍值的官员,统称近侍官,或称近臣。皇帝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皇帝左右的人,他们的职位不高,但权利很大,对帝王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自己现在属于皇帝的心腹,所以王猛也没说什么,只是对于这个内阁大臣感到好奇而已。

“微臣遵旨!”

待常遇春和杨业走后,王猛拜道:“禀陛下,微臣有一个疑问,还望陛下解答!”

李希一听,知道王猛想问内阁大臣是什么?于是开口说道:“爱卿是想问内阁大臣是什么职位吧?”

“陛下明鉴!”

“内阁大臣是负责处理政务,商讨国事的职位,由朕亲自选拔人才进入内阁。

现在,内阁一共有大臣五人,你就是其中一人。

不过现在内阁这一制度还未在朝堂之上提出,不过现在已经在实行了。”

李希现在正在学习处理政务,不过大多数还是荀彧他们几人在御书房帮助处理政务的,所以这个内阁制虽然没有在朝堂之上提出,不过现在已经在用了。

王猛一听,思考一番过后,就明白了。

“陛下是担心内阁制度提出会影响到与世家的关系?”

“没错!现在朕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和世家闹翻,所以才迟迟没有提出这个内阁大臣制。

现在这些政务大多数也是文若、文优、辅机和子房四人在处理,不过毕竟他们四人都有职务在身,事务繁多。

不过现在爱卿既然来了,这些政务就由你处理,顺便减轻他们四人的负担。”

“微臣谢陛下厚恩!”王猛拜道。

“家主,刘孚他们已经被锦衣卫抓走了这么久了,怎么现在没有一点消息?”刘访问道。

刘斌摇摇头,说:“你可曾听闻过诏狱?”

“诏狱?”刘访在脑海中想了半天,最终摇摇头说:“家主,诏狱是什么?我只知道天牢和大理寺。”

“这个诏狱我也是听陛下说的,那是一个多月之前陛下在朝堂上撤销了三部尚书之时,陛下让东厂将那些罪臣压入诏狱。这也是我第一次听说这个诏狱。

之后我也让人在刑部和大理寺去找过,根本就没有这个诏狱。”

刘访听了,有些疑惑,随后便问道:“那家主的意思是?”

“要么那个诏狱是由东厂西厂负责审讯的,要么就是陛下手里还有其他势力负责审讯。

所以,你从明天开始就安排人蹲着皇宫外,我就不信这个诏狱在皇宫里面。你只需要跟着从皇宫之中出来的东厂西厂太监,看看这个诏狱在哪里?

不过尽量不要暴露,如果你看见东厂西厂太监把这些罪臣转交给其他人的话,就可以撤回来了。

这次只是弄清楚陛下手里是不是还有其他势力即可。”刘斌眼里一闪,冒出了这个想法。

刘访听了,有些疑惑的问道:“家主,如果那些太监转交给其他人了,那为什么我们就不跟了?

如果能打探清楚陛下隐藏着的势力不是更好吗?”

刘斌听完微微摇头,说道:“陛下既然隐藏这个势力,我们就不要暴露这个势力。因为一旦我们暴露了,我们就是陛下的眼中钉,我们只需要确认是不是还有其他势力即可。

如果有,我们之后行事就要考虑这些隐藏着的人,如果没有,那就更好了。难道不是吗?”

刘访听明白了,这是让他确认陛下手里是不是还有势力,有的话以后计划里面就要考虑,没有的话对于世家而言就是最好的消息。

“在下明白了,此事我亲自前往!”

“注意安全!”

“诺!”

刘斌看着离开的刘访,心中暗道:希望陛下没有其他的势力吧!不然,就真是太难对付了啊!”

刚走出门的刘访突然又回来了,然后问道:“家主,现在陛下不是没有降罪什么大臣吗?那我们为什么就要在现在就去在皇宫外守着?”

刘斌听了,笑道:“不急,不出意外的话,再过个五六天,青州应该就被薛仁贵拿下来了,到时候说不定陛下就会在朝堂上以青州之事处理一批官员。

毕竟最近那个长孙无忌已经挑选了不少官员,不过一直没有什么好的机会提拔他们而已,所以青州战事的消息传过来的时候,就是你们动手的时候!”

刘访仿佛听明白了,随后说出了心中的疑问:“家主,那为什么东厂前来捉拿刘孚他们的时候,不派人去跟踪?”

刘斌解释道:“如果当时派人去跟踪,想必现在那些人的尸体现在就摆在了我们刘家府门前了。

如果诏狱不在皇宫之中,那么那些太监带走刘孚他们就是前往诏狱,一路上岂不会做点什么?所以就没必要跟踪。

再说了,那时候我们就是跟踪也只是临时冒出来的想法,自然和现在准备了许久不一样。

既然要跟踪,就要做好准备!不然一旦失败,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刘访听明白了,于是连忙去准备。

第二天早朝一下,太后就派人来到了御书房外求见。

“禀陛下,太后娘娘派人来告诉陛下,秀女们现在已经在御花园了,请陛下前去挑选秀女入宫!”曹正淳拜道。

李希听了,对着曹正淳说道:“那么那些朕安排的人在不在这些秀女之中?”

曹正淳回道:“陛下放心,那四位姑娘现在就在这九名秀女之中,并且老奴还在他们的衣物上做了一些标记,到时候陛下只要看见这些标记就知道那四位姑娘是谁了。”

李希听了,笑道:“不错!此事办的非常不错!走吧!去御花园!”

“老奴遵命!”

此时太后已经在御花园里面待着了。

“娘娘,这九位就是今日由陛下挑选的秀女。”音儿扶着陈曦来到一处庭院前。

陈曦听完问道:“都是那些家的姑娘啊?”

音儿说道:“禀太后娘娘,这九位秀女之中,有五位是按照太后娘娘的意思挑选的。还有四位,是东厂曹公公挑选的。”

音儿的意思很简单,这九个人里面,有四个是陛下派人挑选的,也就是说,基本上这四个人陛下肯定是要让她们进宫的,至于其他五人就不一定了。

太后听了,疑问道:“哦?那那四位姑娘来自何家啊?”

音儿答道:“据奴婢所知,其中一人是吏部尚书的妹妹,其他三人就不知道了。”

随即音儿凑近问道:“太后娘娘,是否要…”

“不可。”陈曦立马拒绝了,她知道音儿的意思,就是以她们的身份地位不匹配而让陛下放弃选她们三人入宫。不过陈曦很明白,李希不是之前的皇帝,所以此事最好不要做什么手段。

陈曦对着音儿说道:“一切都要按照陛下的意思!”

音儿听了,连忙拜道:“是,奴婢明白!”

“走吧,让哀家看看这些秀女长什么样吧?”

还未走进去,李希就来了。

“陛下驾到!”曹正淳喊道。

随即陈曦一行人连忙拜道:“哀家(奴婢)参见陛下!”

李希看着太后一行人,连忙说道:“平身。”

“谢陛下!”

“太后,您怎么过来了?”李希装作一副好奇的样子。

陈曦说道:“陛下今日要选秀女,哀家自然是要来看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