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酒海钩沉 > 第6章 姬昌称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上次说到姬昌的大儿子伯邑考主动向商纣王报道,要替老爹坐牢。纣王根本没跟他客气,吩咐左右直接将伯邑考杀了。

按说杀就杀呗,可是这位残暴的纣王忽然想玩个游戏,跟妲己俩人打赌,说姬昌精于占卜,就想着把伯邑考的肉拉掉一块,煮熟了送给姬昌吃。一来看看姬昌知道不知道是什么肉,二来看姬昌吃了他亲儿子的肉,会是什么反应。

其实这位姬昌挺冤的,本来他不该被囚禁在这里坐牢。皆因为有两个好朋友劝谏纣王被杀,姬昌在距离朝歌几百公里外的西岐哭了几声。结果被多事的叛徒告密,才落了个囚禁十二年的下场。

纣王昏庸,但绝对不傻,也知道这时候西岐实力雄厚,如果直接把姬昌杀了,万一那边跳脚不干,真打起来还不一定好对付。再说了,打仗比起来喝酒吃肉,还是后者好玩。于是就暂时将姬昌关进小黑屋。

姬昌在这里没了人身自由,又百无聊赖,那就潜心搞科学研究吧。把原来的八卦重新排序,组成了八八六十四卦。

传说也是在这段时间,姬昌创作了着名的周易。具体真假,我也不敢妄猜。

这天正对着墙壁发呆呢,只见有人送来了酒肉。姬昌心说在这里素食主义者当了十来年啦,今天纣王怎么发了善心给我改善伙食呢?莫不是酒肉里下了毒,想要我性命?

又一琢磨,该死不能活,该瞎看不着,他想杀我,自然是无法抗拒。与其身首异处,不如吃饱喝足了落个全尸。

想到这不再犹豫,美美的把酒喝了,肉吃的一点不剩,甚至连汤都没留下。

等姬昌吃饱喝足,来人开口道:‘’你不是能掐会算,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吗,那你算算吃的是什么肉?‘’

姬昌听他这么一说,心知有异。掐指一算,还真算出来是自己大儿子的肉,当时就一口吐了出来。

神话故事里说是吐出一个小兔子,而姬昌当时说是喝多了,才吐的。

后来姬发派大臣散宜生通过运作,给纣王以及身边大臣送礼贿赂,坐了十二年牢的姬昌终于重获自由,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

姬昌回到西岐,发奋图强,招贤纳能,发誓必须新仇旧恨都要跟这个纣王结算。

新仇不用说了,大儿子伯邑考死在纣王手里。旧恨是姬昌的爸爸,也是被商杀死的。

这期间姬昌网罗了不少人才,其中包括伯夷和叔齐兄弟俩。

兄弟俩是孤竹国(在今河北辽宁交界处)的王子,以温良恭谦让闻名。

话说孤竹国老国王年事已高,眼看着就要撒手人寰早登极乐。可是老国王不喜欢大儿子伯夷,想让叔齐继承王位。但是让老头万万没想到的是,老三知道了父亲的想法,琢磨着本来国君就应该是嫡长子,如果因为我的存在,让大哥无法继承王位,我岂不是成了罪人。想到这,老三叔齐编了个瞎话,说进山采药给父亲治病。

老大伯夷看三弟出去好几天没回来,仔细一想不对劲。因为哥几个本来关系就非常好,这老三该不会是为了让我继承,不吭声溜了吧!不行,我得走,不能在家碍事。等老三回来,让他继承父亲的遗志。于是老大跟家里人说要去找三弟,他也跑了。

这边老国君等不及啊,只能把醒目扇子交给老二,一蹬腿驾鹤西游去了。

而大哥伯夷和老三叔齐,在外面兜兜转转好几天,竞鬼使神差的又见了面。兄弟俩先抱头痛哭一阵,也明白了各自的想法。俩人一商量,如果现在回去,那老二岂不是也要让位。干脆也别回去了,咱俩找个地方安度晚年吧。

兄弟俩一路打听,众人都说西伯侯招才引智,就来了西岐。

姬昌回到岐山,注重仁义礼智信,周边诸侯国纷纷归顺。

这时候虞国(今山西平陆)和芮国(山西芮城)为了争地边而起了纷争,碰巧俩国君又不想打群架,于是吵吵嚷嚷的到岐山,找姬昌给评评理。

两人到了周的境内,发现这里的人都互相谦让,彬彬有礼,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那种,完全不像他们为了争那点地弄得脸红脖子粗的。两人想想自己做的事,不由感觉到羞愧难当,于是转回头走了。

当然,一路上肯定不忘大力宣传所见所闻,西伯侯自此名声大噪。

岐山地方太小,姬昌经过观察,将国都从岐山迁到了关中平原渭水河畔,定名丰京。

自此,西岐实力大增,一时间那是八荒争凑啊。

名声大了,归附的诸侯也多。大家伙一商量,干脆拥立姬昌称王。建国号为周,正式定都丰京。

姬昌比较节俭,按说这么重大的历史性时刻,怎么着也得大宴群臣,搞个隆重的首秀式吧。还别说这么大的事了,咱这边现在一个小企业开工或者投产,请不到地方主要领导,就被看做不会混事没面子。如果跟人家开创八百年基业的周文王相比,那个小企业真不算个事。

也许还真有企业不愿意搞这些花钱费力的勾当,奈何领导要政绩,要走形式。俗话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你在人家这一亩三分地讨生活,父母官是万万不敢得罪的。

不过商朝人酷信鬼神,虽然孤陋寡闻的我在资料中没找到关于成立大周王朝的申请书以及开国第一宴,但祭祀应该是少不掉的。

祭祀就必须用酒,因为古人认为酒是上天赐予的,喝酒之前不敬天地鬼神以及列祖列宗,那是绝对的大不敬。

另外那时候肉也不是什么时候想吃就能吃的。我们中国人特别是普通老百姓,想吃多少肉随便吃的条件,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

而祭祀,就是大快朵颐的时候。

祭祀祖先天地,肯定是要有肉的,叫胙肉。祭祀完以后,那些祖宗神明不舍得吃的胙肉当然不能扔了,所以大家就分着吃。

祭祀首先得有酒,除了敬天地祖宗倒地上那点,还是剩下的多嘛。参加祭祀的所有人,都可以分一杯羹。

此时距离伊尹发明五味调和已经过了五百年,也不知道那时候的下酒菜是不是已经改进,拍黄瓜会不会被处罚。

周朝日益强盛,除了引起商朝一些人的警觉之外,还引来了一位大大的名士。

欲知来者是谁,请看下集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