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科幻小说 > 抗战之无敌炮兵 > 第460章 战后的影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撤退了!”

这三个字如同惊雷一般,在战场上炸响。战士们激动得热泪盈眶,欢呼声此起彼伏,他们紧紧相拥,为这来之不易的胜利而欢呼。

“日军撤军了!”

这个消息如同一股春风,吹散了人们心中的阴霾。曾经不可一世的日军,如今却如丧家之犬般夹着尾巴逃离。大地在颤抖,山河在欢呼,每一个人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

“我们胜利了!”

这是所有人心中的呐喊。泪水与欢笑交织,人们尽情释放着内心的喜悦。这一刻,他们为胜利而歌唱,为和平而祈祷。希望的曙光在前方闪耀,未来的日子充满了无限的可能。

在九江战役的第十五天,也就是十一月二十日,救国军防线前的日军终于支撑不住,他们无奈地撤回了马当防线。

救国军第三师见状,立即对防守九江的日军各部发起了猛攻。战士们如下山猛虎,奋勇杀敌,毫不畏惧。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九江城的城门被攻破,日军防守部队陷入混乱。除了少数日军得以侥幸借助小船逃回长江北岸之外,大部分日军或被歼灭,或被俘获。

至此,持续了二十多天的九江战役以救国军夺取九江为标志,画上了句号。

此战,救国军以阵亡三千人、受伤五千多人的代价,击毙日军一万五千多人,受伤的日军更是超过了两万人。

经此一战,国军一改武汉会战的颓势,重新组织起了抵抗日军进攻的防线;救国军夺回九江,占据了长江之上的重要交通要道,挡住了日军继续南下的攻击势头。

在夕阳的余晖下,楚天铭和段鹏缓缓地走着。他们的步伐显得有些沉重,仿佛每一步都承载着无尽的悲伤和疲惫。

楚天铭默默地注视着战场,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迷茫和无奈。他轻轻抚摸着身边的一株小草,仿佛在感受着生命的脆弱与坚韧。段鹏则静静地跟在他的身旁,脸上写满了沉思。

战场上,硝烟尚未完全散去,残垣断壁见证了刚刚结束的激烈战斗。楚天铭不禁想起了那些逝去的战友,他们的笑容和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回荡。他深深地叹了口气,心中充满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然而,他知道,这场战争还没有结束,他们必须继续前行,为了更多人的幸福和安宁而战斗。段鹏似乎看出了楚天铭的心思,他拍了拍楚天铭的肩膀,轻声说道:“我们会坚持下去的,为了我们的信仰,为了我们所珍视的一切。”

楚天铭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他们继续漫步在这片曾经洒满鲜血的土地上,夕阳的余晖将他们的身影拉长,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步伐虽然缓慢,但却充满了力量,因为他们心中有着共同的目标和信念。

九江战役虽然结束了,但随着救国军胜利消息的传播,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却在不断地发酵着。

重庆,钟先生面色凝重,伸手缓缓将桌子上的收音机关掉。他的步履显得有些沉重,仿佛背负着千斤重担,但轻快的步伐又透露出他内心的一丝释然。他缓缓走回办公桌前坐下,脸上露出了难得的微笑,然而这微笑背后却隐藏着无尽的忧虑。

武汉会战失利的消息犹如一块巨大的阴霾,一直压在他的胸口,让他感到无比的压抑。面对日军接下来更大规模的进攻,他忧心忡忡,心情愈发沉重。兵败如山倒,就连他自己都以为日军会乘胜追击,趁着国军败退的机会持续南下。

然而,在这关键时刻,救国军如同一股神秘的力量,突然对九江的日军发起了攻击,这突如其来的袭击,让他震惊不已。

紧接着,救国军以九江为中心展开了一次超过十五万人规模的大战,牵制日军数量之多、持续时间之长出人意料。

钟先生的心情随着战局的变化而起伏,他为救国军的英勇壮举感到钦佩和感动。同时,他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期待着这场战斗能够为战局带来转机。

现在,九江的战事终于有了结果,而且是自己最希望的结果,这让他非常的激动。

“娘希匹的,楚天铭这一次干得太漂亮了!奖励,必须奖励,我要重重的奖励他和他的部队!”钟先生心里暗暗想着。

在另一边的延安窑洞里,一群人神情凝重,正紧张地分析着九江之战对江南战局乃至全国战局的各种影响。

“救国军的这一仗,简直是太精彩了!他们不仅夺回了战略要地九江,成功阻止了日军向南昌进攻的脚步,还粉碎了日军继而向南持续进攻的计划,更为国军部队重新组织防线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这一仗,真是打得太漂亮了!”一个声音激动不已,仿佛能看到战场上的硝烟弥漫。

“是啊,这一仗让咱们华国军队士气大振,也让咱们华国军人挺直了脊梁,我打心眼里佩服楚天铭和他的救国军!”另一个声音满是感慨,似乎对楚天铭和他的军队充满了敬意。

“你们说得都很对,但你们看到的只是战斗和战役层面的成果,远远没有理解九江一战在战略层面所带来的更深层次的积极意义。”这个声音带着深思熟虑,让人不禁陷入沉思。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战争全局的洞察和对未来的期许,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听见这个声音这么说,窑洞里面的一众人都不说话,静静的聆听着他对战略层面的分析结论。

“中日战争既然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又将是属于中国的,那末,就可以合理地设想,这种持久战,将具体地表现于三个阶段之中。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 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

“我认为随着国军新的防线形成、九江的光复,日军在我国的进攻势头已经得到了有效的遏制,我认为抗战的第二阶段,即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