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 第121章 裴寂无奈背锅,开启新式治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1章 裴寂无奈背锅,开启新式治理

“圣人,臣裴寂有失察之责,愿意听候发落。”

此时的裴寂内心很清楚,这件事就算是他不知道,但身为首宰,除了是百官之首,出了大问题,该背的责任还是一定要背。

他都不背,那责任让皇帝来吗?显然不可能。

尤其是这个时候,他若是反驳,就算理由很充分,但李世民会听吗?本来皇帝对他就心生不满,这个时候还触霉头,那么自己这么多年算是白混。

他裴寂如今能当上这万人之上的地位,其政治嗅觉还是很灵敏的。

李世民见裴寂竟然毫不拖泥带水认错,本来心中想好的惩治措施,一下子不好拿出。

“哼,此事中,裴寂身为百官之首,却没有细细甄察,罚没一月俸禄,以示惩戒。”

“还有,这乱局,裴寂你给你决定如何处理?”

裴寂沉吟片刻,随即道:“圣人,老臣以为,既已发现岭南官场诸多问题,那么就借此机会开启京察!”

“京察!”李长河和李世民目光不约而同看向裴寂,随后心中暗叹,这裴寂倒是脑袋转的快啊!

自从开启国家机构改革后,吏部的考功司在李世民的授意下,开始制定对官员能力的检查,对政绩的记录,即称为京察。

其中京察又细分为:巡视和定查。

巡视就是中央派出巡视组前往各地州县检查,定查就是固定时间的大检查,三年一次中级检查,五年一次大检查,本来暂定为贞观一年阳春三月后再开展,如今看来要提前了。

“继续说!”李世民点头肯定道。

“因为吏部还未完善出具体的考功,那么这一次对岭南地区的京察,就以巡视为主。”

“这样的好处是,其一,对将来开启京察的试点;其二震慑底层官员。”

“而这次巡视组去岭南,也可以试点圣人的新的主政方针。”

李长河此时心中一动,心里想到:“好家伙,这裴寂可真会拍马屁呀。”

裴寂口中的李世民主政方针其具体就是新式治国理政结构。

即:底层治理不再是以州县长官一人统揽大权。

而是对各种权力进行合理配置。

州县长官自此后,只拥有行政权,其目的只有一个,统筹管理,提升地方治理水平。

其司法权交给新设的检察院和法院,而后州县长官也不必再直接抓治安,而是交由公安署派出组织:州县公安局全权代理。

然后就是财权归属于帝国税务署的派出机构税务局管理。

为了保障地方税务局工作的有效开展,李世民还赋予他们武装讨税权。

其整体组织架构,类似于现在地方治理机构,不过没有那么细化。

还有一个大的改变是地方武装权力的限制。

中央将在地方上设立武装署,负责当地武装力量,包括兵士管理,后勤管理等一切有关兵士的事情。

而武装署的财权却由当地州县长官节制。

而检察院和法院长官又对当地州县长官节制,从而达到权力平衡。

当然,为了减少相互之间的推诿掣肘,在地方上会成立一个中央派出中枢委员会。

其内暂定有五位委员:州县长官、检察院长、法院院长、公安局长、武装署长。

这五位就是当地治理体系的最高负责人。

而之前则是由一人或者两人担任,非常容易导致权力的集中,形成绝对的权力。

而众所知之,绝对的权力,就会产生绝对的腐败。

如此之后,相互制衡,底层治理更加稳固。

而这就意味着权力的让出,朝廷大员都意识到,若如此发展下去,他们官员的好处将大大降低,所以这项工作推进的很慢。

其反对者就是以裴寂为首的。

万没有想到今日竟然是裴寂主动背刺,这就很有意思了。

李世民此时嘴角露出一丝微笑:“裴首宰此言大善,朕心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