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肖翰在竹篱笆那头竖起耳朵听了一会儿,然后就迷迷糊糊就睡着了。

次日早晨起来,小张氏生火煮饭,肖三郎把剩下的家伙什能用上都打包好,装上牛车,吃过饭,跟家里人和村邻道别。

村里人看见肖三郎夫妻俩带着儿子,又是箱笼又是包裹,要去府城过日子了,都羡慕不已,感叹人家生了个好儿子!

看看人家的儿子,再看看自己那个比肖翰大,却只知道追猫打狗的混小子,气就不打一处来!

看来还是管教太松了!

肖家村的混小子们集体打了个哆嗦!

咦?奇怪,入春都好一阵子了,怎么还这么冷?

老肖头和张氏送到村口,看着三儿子一家走了,四只眼睛望着,直到望不见了才回来。

进院子看看大儿子一家,又看看二儿子一家,再看看三儿子锁着的房间,老两口收回落寞的眼神,什么话也没说进屋去了。

肖三郎一家此时架着牛车,紧赶慢赶,终于在日落时分赶到了府城郊外,在一处寺院里先暂时安置了,次日一早,肖三郎带着媳妇和儿子进城,找那房牙子签文书,付了银子,才回寺院把行李装了,搬进白石街的房子。

三人把行李都搬进新家,肖三郎跟邻居借来工具修修补补,小张氏刷锅洗灶,肖翰拖着扫把打扫卫生,三人分工明确,干得热火朝天。

一直忙到了晚上,才收拾出一个焕然一新的屋子来。

天已经给黑了,家里还是冷锅冷灶,外头卖吃食的也不见人。

肖翰就在系统里买了几袋泡面,肖三郎生起炉子烧了开水来泡。

三人一人捧了一碗泡面吃。

小张氏亮着两眼道:“这泡面也太好吃了,比我们家里做的炒面好吃多了。”

肖三郎道:“都是开水冲一冲就吃,这面的确美味,不同凡响。”

不愧是“细桶先生”给的!

“这汤也好喝。”肖三郎吨吨吨几口就全下肚了,“嗝~”

小张氏把碗里的泡椒吃了,说道:“这个叫泡椒我还从来没吃过,有点酸,又有些冲冲的辣味,跟茱萸不一样。”

肖翰道:“娘,那是用辣椒泡的,就跟泡酸菜差不多。”

“辣椒?那是什么菜?”小张氏问道。

肖翰道:“主要是调味,味道重的做调味,味道不重的可以当菜吃。”

等他以后有机会,一定要把辣椒“合理本土化”!

然后就有吃不尽的美味佳肴啦!

肖三郎倒是想起了,道:“就是以前我做煎饼时你跟我提到过的那种调味么?”

“就是那个。”肖翰道。他爹的记性可真好!

肖三郎点头:“这个味道确实好。”他还去过很多杂货铺,甚至是酒楼都问了,也没找到什么叫辣椒的,没想到真这么好吃。

又道:“满丰,卤汁需要什么调味,你晚点列个单子给我,我明天好去买了回来,早些把卤肉做出来。”

肖翰道:“爹,我给你几种味道的卤料和配方,你明天都做出来试试,和娘选一下看哪种合适来卖,选定了以后咱们就按照那配方去买香料和调和,你看行吗?”

肖三郎点头:“好啊,那我明早起来先去买肉和柴,咱们明天就动手。”

“好呢,我都等不及要尝尝了。”小张氏拍手道。

这晚三人安歇下了,次日一大早,肖三郎就去肉铺买了好些肉回来,转了一圈,也没有卖柴火的。

肖三郎便拿了颗菜跟邻居家打听,原来这里大多数人家都是跟打柴户说好了,定期送柴来,并不去市场买。

肖三郎只得在一个邻居家里先买了些应急,又央他介绍了一个卖柴人,请他尽快送柴来。

小张氏在家里已生起了火,架起锅罐,肖三郎在井边把肉洗刷干净,配着香料熬煮。

不过片刻功夫,那香料的香味和着肉味四散飘去。

肖家左右两边都是经纪人家,右边是个馒头店,店家姓吴,夫妻两个带了两个女儿做生意。左边是个豆腐铺子,店家姓王,也是夫妻俩带着一儿一女过活。

王四在外头守铺子,他媳妇在里头喂骡子,完了出来问:

“我刚才看见墙根的柴少了许多,是你抱走了么?”

王四坐着道:“隔壁新搬来一家,没柴烧灶,我卖了他些。”

王四媳妇道:“昨天就听见叮叮当当,没看见人,是个什么人家搬进来了?”

王四道:“好像是一对年轻两口,带个孩子,来买柴的是那家男人,二三十模样。”

王四媳妇又问:“可曾说是做什么营生的?”

王四摇头:“这个人家没说,我就没问。”

“你怎么也不问问?万一跟咱们做一样的,那且得愁人呢!”

王四不以为然道:“不能,那院子多小,哪有地方摆磨盘和咱这些家伙什?再说了,哪家做生意的这么想不开,挑个一样的经纪人家来房前屋后地挨着?”

王四媳妇道:“说得也是。”

两人正说着,忽然闻到一股肉香味,浓浓地,带着一些酱香,还有其他味道,好闻得很。

“这什么这么香啊?”王四吸了一口,嘴里不断分泌唾液,咽都咽不完。

王四媳妇肚里咕噜一声,说道:“应该是隔壁家的,昨晚我就闻见他们吃什么一阵香味,今天又不知做什么呢?敢是个做吃食的?”

王四道:“哎呀,你快去做饭吧,多做点肉,我闻着这味,口水都流出来了。”

王四媳妇道:“这还没到午饭时间呢!”

“那就早点吃嘛,你不也饿了么!”王四催促着,屁股下如坐针毡。

右边馒头店吴家夫妇俩也闻到了肉香,和王家不同的是,吴家两口儿言语间颇有些不善。

“也不知道隔壁做的是什么?但愿别抢了我们的生意!”吴家媳妇嘀咕道。

他们家馒头是熟食,那边眼看着也应该是卖熟食的,两家墙挨墙靠着,能不影响他们家么?

吴大是个老实本分的人,人都叫他吴大馒头。

吴大馒头听了媳妇的话,叹了口气道:“那也是没法子的事,我们好好做自己的馒头,别人家的事咱们不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