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吾乃河北名将文丑,速速受死!”

文丑持枪便上,全然不顾前方是几百人的战阵。

“哪里来的毛头小子,拿下!”

安平国太守根本没有听过文丑的名号,只以为文丑是个名不见传的小角色,让麾下派出简单战阵。

“杀!”

将士们齐声怒吼,气势倒不小,却没有吓退文丑,文丑上前便是一枪,插入袁绍军士兵的喉咙当中。

文丑大喝一声,将那名士兵生生举起,甩了出去。

轰!

死去的士兵砸在战阵当中,顿时引得这支军队大乱,只因为文丑实在是太勇猛,使人畏惧。

文丑杀戮起来,十分残忍,不仅要将士兵捅死,还要将士兵当物品甩出去。

就这样,大开大合的杀戮下,安平国太守麾下的士兵开始感到畏惧。

“此将有万夫不当之勇。”

“不可力敌。”

许多士兵都暗自吞咽口水,至于那安平国太守则被吓傻了,这文丑太勇了,勇到超乎安平国太守的想像。

“区区袁绍军的残兵败将,也想阻俺?”

文丑将眼前士兵刺过来的长枪给抓住,那士兵眼神中全是恐惧,只见文丑残忍一笑,将士兵连枪带人拉过来。

那士兵踉跄的摔倒在地,枪却在文丑手里,文丑猛地用劲,枪笔直插入士兵的脑袋之中,用士兵的武器,杀死士兵。

数杆长枪同时刺过来,文丑却丝毫不慌,一个大回环,就将那数杆长枪给擒在腋下。

哈!

文丑大吼一声,猛地用力,生生的将数人给举起来。

那些士兵离地之后,疯狂挣扎,想的不是撒手,而是想要抗衡,将长枪夺回来。

可文丑的力气实在是太大,就这一甩,那些士兵全部飞出去数米之远,砸在其他士兵身上。

文丑大发神威之后,那些士兵都不敢上前对阵,文丑上前一步,那些士兵就会退后一步,渐渐地,文丑离那安平国太守越发接近。

“杀了他,给我杀了他!”

安平国太守面对这般杀神,吓得直接六神无主,他没有想到,麾下的士兵如此不堪。

可不管安平国太守如何指挥,那些士兵都没有动弹,脚仿佛注了铅,没有往前一步。

就这样,文丑直接杀到安平国太守面前。

“将军饶命,吾愿意将安平国奉上。”

安平国太守也是个能屈能伸的大丈夫,见到势不可挡的文丑,立马下跪,送上自己的忠诚。

“你小子不会诓骗于吾吧。”

文丑有些不相信,直接将长枪递到安平国太守的喉咙处。

“将军,小的怎么敢骗你,小的所说都是千真万确的。”

安平国太守吓得双脚都在抖动,深怕被文丑一枪给杀了。

文丑觉得杀死一个无名之辈,还不够,要是拿下整个安平国,那才是大功一件。

于是文丑留下安平国太守一命,带着安平国太守招降不远处陷入混战的袁绍士兵。

安平国太守都被擒住,袁绍军也没有心思反抗,很快就投降文丑。

这一战,由文丑大获全胜,文丑趁着这个机会,继续扩大战果,带着安平国太守杀入袁绍地盘。

靠着安平国太守这张脸,不费吹灰之力拿下数座城池,由于安平国太守彻底当二五仔了。

知道哪些城池的县令不会投靠黄巾贼,于是将其骗出来杀,当一座城没有县令,群龙无首,文丑想要拿下实在是太过简单。

很快,靠着俘获安平国太守,文丑拿下安平国全境,不仅歼灭了安平国太守率领的大军,而且还侵占了安平国一半领地,属实是超标完成任务。

张合听到这个消息,气的直接用手中利剑砍在案板上,“可恶啊,这厮如若听从吾的方案,怎么会落入这般下场。”

失去安平国太守军队作为接应,张合更加打不开这张宝的乌龟壳,如何让他不气。

而且安平国失守,张合都不知道如何向袁绍汇报,这仗真是打得憋屈。

真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失去驰援的张合,无奈之下,向张宝所在的安平国发起总攻,按照原地的计划,兵分两路,让张宝也不得不分兵。

虽然张宝的兵马更加多,可麾下大多都是民兵,战斗力有限,张合明白这一点,所以不断让张宝分兵,削弱张宝。

张宝是守方,只能无奈接战,可张合出乎意料的出兵时间,也让早报意识到或许是文丑成了。

文丑灭掉安平国太守之后,没有第一时间将消息带过来,而是马不停蹄的杀入袁绍地盘,所以张宝还是蒙在鼓里的那个人,只能凭借经验猜测。

柳正信和张宝分兵,负责两座城池的防务,靠着两人众志成城的防守,张合没有得到半点机会,只能无奈的按兵不动,将这里的消息告知袁绍,让袁绍自行决断。

另一边,赵国,也发生激烈的战斗。

张梁率领兵马的风格,比张宝激进得多,保守不是他的打法。

张梁没有依靠城池出战,而是率领兵马结营而战,势必将袁绍军,阻挡在赵国之外,如若让袁绍军肆意在赵国行动。

那肯定会对赵国老百姓的生活有所影响,甚至会将良田破坏,这是张梁不愿意见到的。

这些年,跟随在张角身边,学到的就是对老百姓好,至于那些富商、豪强之类的,随意剥削就好了。

士人的话,张梁也不是很尊敬,甚至不将其放在眼里。

在张梁看来,什么狗屁的士人,远不如太平道一跟毛。

张梁管理的地盘,都是最大力度宣传太平道,很多士子都劝阻张梁,说这样不好。

可张梁依旧不管不顾,动不动就打那些士子,士子们都不愿在张梁麾下做事,告状都告到张角那里去了。

张角也只是口头上批评了下张梁,然后就不了了之。

这些士子都不怎么老实,很多都是三心两意,不乖乖做事,除非那些和张角上了同艘船的豪族出来的士子。

这些士子,因为朝中无人,没有推举,空有才华,也不被大汉所用,可以说,对大汉并没有什么好感,为张角做事没有丝毫的心里压力。

所以张角怎么可能会因为些三心两意的士子而怪罪张梁,这件事出来之后,张角便让田丰更加紧盯地方官员。

他可不希望,部分居心叵测的官员做出动摇根基的事情。

张角麾下不要鱼肉百姓的官员,现在地盘小,张角还能管的过来,要是地盘越来越多,坐镇十三州。

张角也不敢保证,到时候太平道是个什么样的局面,念到这,也让张角忧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