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洛阳!

其他地方战乱不断,但这里依旧透露着繁华的气息,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毕竟城中住的都是达官贵族,寸土寸金的地方,显然不是穷人能住的起。

如若是清贫的大官,可能在京城都买不起房,只能租廉价房。

但今天却发生了一件大事,洛阳起火了,南宫被烧毁。

这让刘宏更加郁闷,黄巾军对招安不理不说,还趁机侵占了四郡之地。

卢植频频请战,却被刘宏压下去。

他决定派名说客前往黄巾军的地盘,让黄巾军名义上接受朝廷的封赏。

毕竟刘宏已经无力清缴黄巾贼,只能靠着大义,强压黄巾军。

同时,刘宏意识到让各地自己筹备武装力量剿贼,并不是明智之选。

这会让京城的威信,进一步削弱。

毕竟地方有武装力量,那岂不是说明他们有实力抗旨。

为了维护汉朝的利益,刘宏及时废除了这个条令,哪怕看着黄巾军日益强盛,他也不愿看到各地武装力量盛行。

还没等刘宏将黄巾贼的事情处理掉,南宫又起火,真是让人恼火。

“陛下,南宫起火,此乃不祥之兆!”

张让拜服在地上,进谏道。

“何意?”

刘宏沉吟道。

“自从陛下将年号改为光和之后,怪事不断,民不聊生,恐怕是上天不喜这个年号。”

张让解释道。

刘宏这人还是比较迷信的,脸上流露出些许惶恐,询问道:“那该如何是好?”

“陛下,改年号,应该就会迎来新气象!”

赵忠开口道。

两人的一席话,让刘宏起了改年号的心事。

这几年确实是怪事连连,不仅是黄巾军起义,各地都爆发了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

现如今南宫被烧毁,或许真是上苍在提醒他这个年号不对,得改一个年号了。

想了想,新的年号已经在刘宏的脑海中诞生,只等他一声令下,整个大汉便能迎来新的气象。

“陛下,这修缮南宫的钱,恐怕要加派田税!”

张让又道。

“加派田税?”

刘宏沉吟一声,心下再思索。

他也知道国库的情况,真的掏不出半点钱粮来了。

“陛下,国库真的没钱了。”

赵忠哭诉道。

刘宏闻言,下定决心道:“那好,除正常租赋之外,亩税十钱助修宫室。”

“还有京城的木石不多,让各地州郡送上好的木石过来。”

不加派税务的话,那就动用刘宏的私库,身为小财迷的刘宏,怎么可能动用私库。

加派,必须加派!

赵忠和张让闻言,便退下拟旨,最后拿过来给刘宏瞧一眼,然后盖章传遍全国。

同时,刘宏将光和八年改为中平元年,并且大赦天下!

只要不是大罪之人,统统被释放,全国人民都是一片欢呼。

当然,这些话都是张让说给刘宏听的,至于全国人民真的高兴与否,那就和他们无关了。

“赵常侍,这次你说捞多少钱粮好?”

张让笑着询问道。

陛下加派税务,那他们便要可乘之机,完全能弄点小手段,大赚一笔。

身为太监,最感兴趣的莫过于钱粮,只有钱粮才能保他们下半辈子无忧,所以钱粮当然是越多越好。

至于黄巾之乱,再捞钱的面前,算的了什么?

而且黄巾军毫无进取之心,霸占四郡之后,动都不带动的,这样的敌人,根本无法对朝廷造成半点威胁。

既然黄巾军不中用,那张让也就不放在心上,将所有的心思放在捞钱的大事业身上。

“张常侍,自然是越多越好,钱粮可是个好玩意,没人会嫌多啊。”

赵忠笑的很灿烂。

他之前早就想捞钱了,但是一直被黄巾之乱所惊吓,迟迟没有出手。

现在确定黄巾之乱威胁不大,至少没有威胁到他的性命。

那该捞的还得捞。

“做人不能太贪心,就在陛下的田税的基础上加个五番把,这样的价格,相必各州郡的官员应该会很开心的。”

张让淡然道。

“张常侍,管他们开心干嘛,加个十番不好吗?”

赵忠不解询问道。

“现在刚经历黄巾之乱,一次性还是不要弄那么多为好,要是再来几次黄巾之乱,到时候恐怕连田税都收不上来了。”

张让虽然比赵忠贪婪,但还是有些大局观,知道现在是特殊情况,不能以之前的情况渡之。

要知道,之前每次都是按照十番来计算的。

毕竟两人还要养一大帮宦官,落到两人身上的钱,其实也不是很大。

当然,一轮轮剥削下去,百姓们要承担多少税务,那就不是张让想知道的。

“张常侍,言之有理,是我唐突了。”

赵忠觉得还是细水长流比较好,于是认可了张让的话。

而且,这还不是两人捞钱的主战场,他们还有其他的捞钱渠道。

像刺史、太守以及茂才,孝廉迁除都需要缴纳宫钱。

孝廉是汉武帝定下的,一种任用官员的方法,也称之为察举制考试。

像这种钱,张让他们也能大捞一笔,肥差的费用,更是需要出两至三千钱。

两人的德行,宛如一批饿狼,不再这些官吏身上扒一层皮,誓不罢休。

而且新官上任都需要来西园谈价格,价格不合适,那基本不可能上岗。

就是这样的一个政策,逼得许多官员无法凑齐钱粮,只得自杀。

而那些能交得起钱粮的官员,到达地方之后,只得疯狂搜刮百姓的钱粮,来弥补损失。

为了修缮南宫,整个民间怨声四起,许多老百姓活不下去,揭竿而起!

西及益州,南至交趾,全部都有农民起义!

中原地区有山、黄龙等义军数十股,大者有兵二、三万,小者六、七千,后青州黄巾军众逾百万!

青州的黄巾军领袖是管亥,其实并没有臣服张角,甚至连张角都没有联络过,这是打着黄巾军的旗号,聚众起义!

要知道,张角创立的黄巾军名声很响亮,堪比农民起义的金字招牌。

现在张角都拥有四郡之地作为基础,管亥也甚是眼红,不断在青州攻打郡县,想要复制张角的成果。

只是管亥的青州黄巾军,非常残暴,每攻陷一个郡县,官吏都得死完,根本不留半点活路。

而且管亥的青州黄巾军更像流浪军,只知道烧杀抢掠,裹挟老百姓,完全不知道经营自己的地盘,和张角麾下的黄巾军有着天壤之别。

不过这也间接的败坏黄巾军的名声,对于此事,张角也得出手管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