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被姜维堵截在巢湖之上,距离合肥只有一步之遥的孙权得知合肥城破,陆逊、丁奉、周鲂和朱异被擒,于诠战死,三十万吴军彻底全军覆没的消息,嚎啕痛哭。

既然合肥城已经陷落,孙权继续在巢湖中待着也没有意义了,当即撤军。

孙权不仅自己率军撤走,就是庐江的三千人马和庐江的百姓,孙权也下令全部撤走,撤到长江南岸。

无疑,孙权的这个决定是无奈的决定。

主力大军打没了,三千人还留在长江北岸,只能是给别人塞牙缝。

孙权从巢湖上撤退之后,立下灭吴第一功的魏延立刻下令全军南下,攻打庐江,饮马长江。

虽然魏延是尽最快的速度南下了,但还是稍稍晚了一步。

当汉军抵达庐江城下的时候,庐江已经是一座空城了。

魏延、姜维抵达了庐江之后,刘循的圣旨随即而到。

刘循命令他们在巢湖之中打造战船,操练水军,并且每个月要在长江沿岸突然的大规模的集结两至三次兵力。

魏延和姜维看了刘循的圣旨之后,魏延问姜维道:“伯约,陛下的旨意,打造战船,操练水军可以理解,可是这每个月突然在江边大规模集结两至三次兵力是何意?”

姜维笑道:“文长,陛下这是在为南下灭吴做准备啊。”

“我当然知道陛下这是在做灭吴的准备,只是这集结兵力做的是什么准备?这不是在告诉孙权我汉军的意图吗?”

姜维道:“陛下这是用的当年吴国灭楚的计策。”

“吴国灭楚?”

“春秋时期,吴王阖闾采纳了伍子胥的建议,将吴军分成三路,轮番袭扰楚军。 吴军第一支军队进攻楚国领土时,楚国立即派出大军迎击。 楚军出动,吴军退却。 楚军归来后,吴军第二军再次入侵楚国,轮番骚扰楚国六年。 楚国的整体实力已经明显损耗,尤其是楚国将士的士气,更是遭受了挫折。 而这无疑为吴国柏举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当下,吴军势弱,面对我军的压力,想来是夜不能寐,陛下让将军在江边大规模集结兵力,因为我军的兵力只要一集结,吴军就会紧张,也会集结,等吴军集结,我军就解散。待北方灭了曹魏之后,我军的战船已经打造完毕,吴军也疲惫不堪,我军再次集结,那可就要来真的了。说不准我军大举渡江的时候,吴军都还在床榻上做美梦啊!”

魏延沉思良久,道:“没想到伯约如此的了解陛下,这是在下所不能也。”

姜维忙道:“文长,可不能这样说,在下与你可没有仇怨。我这也只是猜测而已。”

********

司马懿父子三人和郝昭突围之中被乱军冲散,他们离开大队之后,马不停蹄的赶往了辽东,向公孙渊求援。

曹叡封公孙渊为乐浪公,名义上公孙渊属于曹魏的臣子。

但是,公孙家在辽东经营了两代人,势力稳固,所以公孙渊根本就看不上乐浪公的爵位,而是自封为燕王。

如果不是汉魏双方鏖战,曹魏没有精力管他,早就将他灭了。

现在司马懿到了辽东,告诉公孙渊,现在他的燕王危如累卵。

公孙渊当然不信:“明明是你曹魏危如累卵,灭亡在即,怎么反说我大燕危如累卵?”

司马懿等的就是这句话,司马懿对公孙渊道:“一旦大魏灭亡,刘循的下一个当然不会来攻打你大燕,不仅不会来攻打大燕,还会给你大燕大把的好处。这不是刘循容忍你割据一方,而是他要集中力量消灭孙吴。当灭了孙吴之后,一个统一的大汉王朝会让你这个燕王偏安一隅吗?乐浪公,在下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刘循是个心胸狭窄的小人,你的大燕肯定是最后一个灭亡的,但也一定是灭亡得最惨的一个!”

司马懿的这一番话说得句句都是在情在理。

公孙渊听得是后脊梁发麻,当即亲统十万大军,以伦直为军师,贾范、卑衍、杨祚为大将,兵分三路,直扑幽州,救援蓟县。

至于司马懿父子三人和郝昭则被他留在了中军,随军进发。

公孙渊的大军一动,张任就知道了。

这是张任在往幽州进发前诸葛亮就提醒他的。

一定要防备辽东的公孙渊。

他极有可能来援助曹魏。

所以张任在兵临蓟县城下时,就往辽东方向派出游骑哨探。

对于张任而言,蓟县的魏军并不多,也就六七万人左右,他可以以一部分的兵力围住蓟县,然后以主力去迎战公孙渊。

但是这样的话,无论是围住蓟县的人马还是迎战公孙渊的人马,汉军在兵力上都不占优势。

然而,要张任撤围,这是他无论如何也不甘心的。

曹魏的皇帝就在眼前,只要抓住他了,曹魏就算是灭亡了。

就在这时,诸葛亮带着刘循的圣旨到了张任军中。

圣旨上命令张任立刻率领全军后撤,直接撤回邺城,再做计较。

张任对诸葛亮道:“诸葛刺史,现在撤军,可就功亏一篑了!”

诸葛亮笑道:“大将军,现在撤军,正是陛下的妙计。”

“妙计?什么妙计?”

“难道大将军没有听说过当年曹操最后灭亡袁氏的故事吗?”

“这……在下确实不知道。”辽东距离西川有万里之遥,张任不知道,一点也不稀奇。

诸葛亮将袁熙和袁尚去投靠公孙康,结果被公孙康剁了脑袋的故事对张任说了一遍。

张任听完了故事后,问道:“诸葛刺史,你觉得公孙渊会将曹叡剁了吗?”

诸葛亮道:“或许会,或许不会,但是,我军主力征战已经一年多了,将士们也疲惫得很,甚至有了思乡厌战之情。现在撤回邺城,如果曹叡和公孙渊相互杀起来,那是最好,我大汉可不费吹灰之力,将其一股剿灭;如果他们不自相残杀,我军的将士也好得到休整,曹叡不会将公孙渊久留再幽州吧?如果久留,那迟早生乱。”

张任想了想道:“好,那我军就撤回邺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