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向太后看到了张小娘关于赵灵儿病历的记录,内心幽幽一叹,这病历来得有点晚。除去钟乳娘,孟皇后身边有其他人也模模糊糊提及好像有这回事。虽然语出不详,甚至有屈打成招的嫌疑,但皇宫的不同在于,只要这事莫须有,无需证明。事关皇权巫蛊之术,多防备一些,本就不是错。

事实,这份病历由医官局呈上来,哪怕孟励和杨元奇催促很紧,但郝随以事涉案件为由,提前截了过去。最后到向太后这里还是耽搁了几天。

郝随并不是多聪明,而是他这个中贵人在宫中混迹良久,清楚的知道他要做的只是把事情弄混,当事情没有定论,选择就来自上位者的喜好,上位者最喜欢的就是如此,他可以随心所欲自由发挥。现在事情已经向他想的发展,皇宫有几个人也说好像有这么点联系,再模棱两可也是如此。

官家赵煦看到这份病历目光闪烁,巫蛊之术这个说法本就缥缈,现在两边说法都找不到实证,很多时候决定权就在他这里,要不要追究他完全可以带节奏。

轮到赵煦举棋不定,他对孟皇后这个人并不是多讨厌,甚至她本人性子还蛮讨喜,他真正内心解不开的是孟皇后是高太后的一个符号,那个祖母压制了他整整九年。当那些为孟皇后背书的大臣都贬谪外调的时候,赵煦对孟皇后的厌恶感就在持续减少,或许他现在最不耐的是孟皇后太淡然,不像刘婕妤这些人她们就是在讨他欢心,这点上他甚至对杨元奇颇有微词,苏系都外出了,你一个将门子弟面圣了三次,一点都不懂么?!我也可以成为你的后台。

赵煦对杨家是有好感的,因为那厚厚的一叠资料,高太后甚至都改变对杨家的看法。孟杨两家的关系他清楚,赵灵儿是他女儿,事情在于赵灵儿更是孟后的女儿,这在皇族联姻中才是对方最看中的。娶个公主和皇宫搭上关系,但这种关系是非常浅的,真正纠葛的是和公主的母亲这一系的关系。

赵煦不觉得这个时候要废后,这点和向太后想法相同,孟皇后温婉,他和向皇后都不需要一个强势的皇后。宫中事一个是他一个是向太后,这已是足够,甚至他的母亲朱太妃他也没去折腾,就是太妃,只是给她最好的生活照料。宫中太多下决定的人就会乱,所以他喜欢刘婕妤,甚至打算提她的品级,但就皇后这个位置,他更希望保持现有的态势。他内心深处更隐约有个想法,以孟杨两家的关系,是有可能扶持又一个家族起来的,杨家的壮大甚至能改变西军的势力格局,作为官家,他不介意西北在有折家、种家这种顶级将门以后再多个杨家。制衡什么时候都很重要。杨家现在在西军的地位只是一个上等的将门。而且杨家人丁不旺,要崛起需要更多时间,需要几代人。

赵煦从郝随和其他两个陪审的中贵人也知道,宫女和麽麽的说法含糊其辞,不过是一个佐证,甚至有被威逼无奈作答的意味。赵煦选择他最习惯的方式,把事情放一放,这是他这么多年不发生最大的收获,让事情再发展一段时日就会有不一样的转机,有的决定不用下太快,特别自己有疑虑的时候。

……

郝随内心焦急,他去找刘婕妤,现在的供词对孟皇后是非常不利的,语出不详和含糊其辞一样是大忌,只是他把情况递上去后,赵煦官家和向太后都没什么动静,皇后宫中还是老样子,没有变差亦没有好转,似乎这事情不存在。

刘婕妤表示知道了就再没有下文,这让郝随开始抓瞎,现在想想姜还是老得辣,梁师成就从容很多,查案时候不多发问,跟着他就是,甚至偶尔还维护一下宫女麽麽,这给宫中其他人很大好感,毕竟宫中环境险恶,谁也不希望碰到的人尖酸刻薄。现在郝随的标签就是狠辣。顺风顺水时候没什么大事,要是有朝一日落难,过来踩上一脚的人不会少。

……

刘婕妤不是不搭理郝随,而是蔡攸那里带给了她好消息,她更想在这个中贵人面前表现得宠辱不惊,这是对事情的掌控能力。也是对自己能力的展现。

关于孟皇后的事,殿中台谏已经有所风闻,蔡攸的父亲蔡京有点意动。只要外庭这个时候插上一脚,孟皇后这次就很难躲。一个母仪天下的皇后在外朝留下不好的名声,她无论如何都坐不稳。刘婕妤清楚一点,这个高太后选定的旧党大佬站台的皇后,现在外庭新党的徒子徒孙本就不带好感。大家需要的是一个机会。

……

蔡府。

蔡京最大的优点是谋定而后动,不发则以,要是发动就不能给对手留下任何机会。蔡攸和宫中人折腾出来的这个机会,他自己都没想到,他不是犹豫,而是在思虑要如何把人牵扯进来,仅仅因为置气去废一个皇后,他没那个闲心。他需要的甚至都不是继续打击外出的旧党,他更认为借机奠定自己在新党的地位。倒不是他心慈不想打击旧党,而是这事朝堂有很多人会干,首相章惇就对旧党深恶痛绝,曾布这些人包括他弟弟蔡卞,哪个不对前尘往事耿耿于怀。张商英那句勿忘,早就点燃了新党内心的火,在外发配九年,他们不会忘怀。

蔡京的标签是能吏,户部尚书更偏于实务,他给所有人一个感觉能办事。现在如果出手,那就得挣下另外一个名头,他也懂纵横谋略,他的年龄注定他有的是机会,进士资历再过几年足够老,实务又通,现在就缺一个规划引领的名头,他想得到的很多。他必须把一些事情串接起来,把这件事情搞大,所谓搞大不是要打击多少人,而是上升到另外一个角度,比如新党治政方略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