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对,宝子们,你们没有听错,就是“保护”,不是营救,更不是“剿贼”!

根据史书记载,宋仁宗当时派出了一支2000人的精锐给自己的一双儿女在游学途中以作护卫之用,呃......最起码他的本意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至于他事先到底知不知道这趟“劫持”里的猫腻,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

听到这里,只要不是脑子实在不灵光的多少都猜到了点什么。

一时间,天幕下不少人的表情都变得古怪了起来。

【反正最后的结果就是,被劫去东瀛的大宋储君和镇国公主这对兄妹在便宜舅舅柳泽以及一干小伙伴的辅佐下,还要加上他们临时招募的江湖豪杰,在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终于成功摆脱了几个穷凶极恶的倭寇。

真是太不容易了!

此处应有掌声,让我们一起鼓掌!】

“啪啪啪啪......”

伴随着从天幕传出的掌声,底下一些百姓也下意识跟着一起击掌,但拍着拍着声音越来越小。

一名壮汉原本拍手拍的正是起劲,然而环顾四周,发现周围响应者寥寥不说,还有不少人都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自己,那目光仿佛是在看什么神奇生物。

壮汉当即恼了,“都看着老子干什么?天幕不是说要鼓掌吗,你们怎么不拍?”

“啊这......”

被吼的几人面面相觑,僵着两只手继续拍也不是,不拍也不是,四下里一时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在一片安静中,孩童的声音便显得格外清亮。

“娘,为什么2000多个人会被几个人抓走,东瀛人这么厉害的吗?”

小孩话刚说完,就被身后的母亲一把捂住了嘴。

衣着朴素的妇人神情紧张地看着人群中好像终于意识到哪里不对的中年壮汉,小心翼翼地开口解释:

“小孩子不懂事乱说话呢,苟爷您大人有大量,可千万别往心里去,我回去一定好好教训他。”

说罢,作势就往怀中小童身上拍打。

然而她不开口还好,经过这么解释,那壮汉也终于意识到了不对,脸色肉眼可见变得黑沉。

吓得妇人再也顾不上凑热闹,抱起儿子拔腿就跑。

所幸那壮汉虽然面色凶恶,倒还不至于非要和妇孺一般计较。

只经过这么一遭到底是丢了脸面,梗着脖子说了两句场面话后也转身离开了此处,左右天幕哪里都能看。

随着壮汉的离开,留下的众人面面相觑,也不知道是谁先起的头,街上渐渐开始响起零星的笑声。

这笑声越来越大,没多久便汇成一片,空气中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真好,两位小殿下都没事呢!

随着天幕开始讲述赵政兄妹的事迹,大宋百姓的心态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改变。

这种改变就好像后世读者看待书中主角一般,从最开始的漠不关心到后来的牵肠挂肚,随主角喜而喜,随主角忧而忧。

而在这种看待自己人的潜意识中,还夹杂着一种类似于“吾家有儿初长成”的自豪感。

尤其当兄妹二人的辉煌事迹被天幕一一道出后,更是一扫先前听到太宗和先帝生平时在众人心头萦绕不散的憋屈。

原本在听到两位殿下遇险时,大家也都跟着担忧不已,此刻意识到事情或许另有隐情,众人一颗悬着的心才又重新放下。

刚刚发生的一幕不过是一段小到不能再小的插曲,转眼便无人在意,一阵大笑后,大家的注意力很快又回到了天幕上。

【都说小说源于现实,但有时候现实却远远比小说更有戏剧性。

原本兄妹二人在脱困之后是应该立即带着人离开东瀛回返大宋的,然而在这时候他们却收到了一封出自东瀛皇宫据说由倭王本人所写的“衣带诏”!

想必宝子们对于这个名字应该都不陌生吧?】

大宋众臣:......⊙w⊙!

当然不陌生,那可是大名鼎鼎的“衣带诏”啊!

估计当初就连汉献帝自己都没想到,正是因为他的一封衣带诏,将东汉末年本就一触即发的局势推向了一个更加不可挽回的局面。

这也是激化矛盾,让曹操由“治世之能臣”转变为“乱世之奸雄”的重要道具。

没想到时隔数百年,这样的大杀器居然还能重出江湖,还是在与中原隔海相望的东瀛。

一时间,众人都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这个岛国了。

同情?

是有点儿,但不多。

反倒还觉得有点好笑和期待是怎么回事?

早就听说了东瀛事事都喜欢学习中原,不然在大唐时期也不会派出这么多的遣唐使,没想到对方竟连这一招也一块学了去,还真是......

有够好学的。

与此同时,这也让他们更加期待后续的发展了

【众所周知,宋氏祖和凤太祖这对兄妹品行高尚,平生最大的爱好便是乐于助人,尤其喜欢帮人照顾江山,解救那些被繁重国事和不臣下属捆绑的皇帝国王。

这次碰巧遇上了倭王的求助,二人自然是义不容辞。】

众人:......

啊这......乐于助人这个词原来还能这么用的吗?

学废了,学废了,他们但凡有天幕一半的口才也不至于每每被那群言官怼到下不来台。

这是大多数武将的想法。

文官们:......

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呢!

【这场救援虽然过程曲折,但所幸结果是美好的。

在经过一番小心筹谋后,大宋一行人充分发挥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国际主义精神,历经数场恶仗,终于从乱臣贼子藤原氏的手中救出了饱受磨难的倭王。】

【此行若说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在营救倭王的过程中,那丧心病狂的藤原氏眼见事有不殆,竟然临死反扑下手屠了整个倭国王室。

若非两位殿下带人营救及时,估计连9岁的小倭王最后也难以幸免,那藤原氏逆贼当真是丧心病狂之极!】

“嘶~~”

“嘶~~”......

真狠啊!

随着天幕话音落下,皇宫内外旦闻“嘶”声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