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对于这样扯淡的建议,宋仁宗当然不会采纳,毕竟他脑子还没坏。

但是没关系,众所周知,宋朝早期的文官都掌握着一手独到的逼......进谏大法--

一哭二闹三撞柱,末了再把祖宗之法拿出来遛一遛。】

【要是以上这些招数都不管用,那也好办,大不了就一起去宫门外伏阙陈情,届时又会有不少听闻消息的书生学子赶来应援。

通常这样一套连环招下来,只要声势闹得足够大,一些手腕不是那么强硬的皇帝多半就会选择乖乖“纳谏”,否则高低要被文官老爷们扣上一顶刚弼自用、独断专行的帽子。

还就应了那句话,办法总比困难多,总有一款能让皇帝妥协。】

【就算偶尔出了意外,那也没关系,最多也就是被皇帝申饬几句,再严重点就是贬个官。因着宋朝早期“刑不上士大夫”的潜规则,连廷杖都不会有。

只要后期舆论搞的好,坚持谏言的官员说不得还能因此博上一个直言敢谏的美名。

总之,怎么算都不亏。】

“呵!”赵祯冷笑!

以往或许没有多想,但如今天幕一言点出,回想起来还真是半点不差。

自己过往可没少被一些言官当成积攒名望的工具。

众文官:“......”

预感到大事不妙。

瑟瑟发抖. jpg

天幕,你知道的太多了!

【或许是以往的进言太过顺利,又或许是新政的成功有些过于刺眼,面对宋仁宗的“一意孤行”,谏言失败的司马缸没有选择见好就收。

他决定踏上先辈们的老路,务必要将天子从穷兵黩武的错误道路上拉回。

然而,他这次却踢到了铁板。】

对于这一点,包括赵祯在内,所有人都没有觉得意外。

从来都只听说有守不住领土的,就没见过有哪个君王会将到手的土地再送出去的,毕竟谁会嫌领土太多?

哪怕是寸草不生之地,也能作为战略缓冲地来使用,又更何况是辽国那么大一片沃土?

反倒是司马光的所作所为,着实有些失智了。

官家没有理会,才是情理之中。

【鉴于太子赵政和镇国公主赵玟表现出的高超手腕和卓越政治天赋,宋仁宗赵祯早早便给予了二人参政之权。

在他的着意培养下,兄妹二人很早便开始接触朝堂权柄,有时甚至会代天子理政!

于是,当司马光又一次踌躇满志准备一谏到底时,才只是刚刚开了个头,还没来得及哭上几声便受到了当时还是太子的宋世祖的迎头痛击。

没错,他被贬了,被贬的地点正是琼州,也就是我们如今的海南。

而他被贬的理由也很明确:无故嚎啕,有损朝廷颜面。】

【噗--哈哈哈......

家人们,谁懂啊?

“无故嚎啕”,抛开其他不谈,主播只想到了一点,秦律明文规定,成年男子不许哭泣,不然可遭受流放关押罚款等重罚。

所以说,司马光这次被贬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算是有理有据了。

估计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一个宋朝的官,居然还有被秦朝的法罚到的一天。

当真应了那句:人生无常,大肠包小肠。】

呃~

怎么说呢?

这事儿确实挺滑稽的。

在场不少人都面露古怪之色,好不容易忍住才没有当场爆笑出声。

尤其是武官阵营,一个个身躯颤抖的好似得了那羊癫疯。

哎呀嘛,像这样文官倒霉的事儿,他们可真是太爱看了。

尤其倒霉的主角还是一直都对他们武将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司马光。

天幕,会说你就多说点!

像这样的事儿他们就是听上一整天都不会腻。

不过也有不少人面露忧虑之色。

比起武将们单纯因为看到了翻身的希望而欣喜,文官们除了忧虑今后超然地位即将不保之外则要想的更多。

秦法之严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他们在最初得知未来太子的前世身份之时就有过这方面的忧虑,没想到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一时间,有为自己、也有为国朝的未来,不少人都真情实感地开始忧虑了起来。

【细细数来,在宋世祖身上,类似这样有趣的巧合还发生过不少。

例如:统一公文格式。】

【在大宋朝早期,朝廷对于官员写给皇帝的奏章在格式方面并没有作出太过严格的要求。

大体的格式上作者需称“臣”,然后写出自己的官衔,最后写上“伏候敕旨”之类就行。至于中间的叙事环节则基本没有字数限制,只要作者愿意,哪怕是写万言书都可以。

这就导致了不少官员在上奏时都会尽量将奏折写得繁复冗长,明明一件很简单的事,非要写的花团锦簇,好像不如此便无法体现自己的才华和文笔,这也使得皇帝不得不每天花费更多的时间来批阅奏折。】

【鉴于此,宋世祖在登基后没多久便下旨定下了奏章格式。

除却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限制奏本字数外,他还对奏本的叙事模式也给出了固定的标准--

起因、经过、结果;何时、何地、何人、发生何事。

总之,总结起来还是那俩字:统一!】

【不得不说,不管是哪个政哥,多少都是带着有点儿强迫症在身上的。

这要是搁在现代,估计都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数据线,搞不好连小说会员都能统一了。

那场景,啧啧,主播都不敢想象有多巴适!】

大宋众人:......(●—●) !

虽然不知道数据线是什么,但大致意思他们还是听明白了。

怎么说呢?

心情有点复杂。

而有些人则是想到了更多。

既然未来的小殿下这么喜欢规整的事物,该不会他们以后就连写词也要注意字数吧?

就比如说,不要长一句,短一句什么的。

只是这么一想,有人脸上已经开始带上了痛苦面具。

看得舒颜和五花都莫名其妙。

“他们这是怎么了?”舒颜将不解的目光投向赵祯。

第一次见她露出这样的神情,赵祯轻勾唇角,和声道:“朕也不知,或许是想太多吧。”

舒颜:好一个“想太多”。

但也懒得继续追问了。

【除此之外,根据某些野史记载,宋世祖一生最讨厌的食物是什么大家知道吗?】

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了?

由于话题跳转太快,不少人的脑子都出现了一瞬间的卡顿。

最先反应过来的还是李小公爷,该说不愧是年轻人,思维就是活跃。

在福临心至下,某些猜想几乎没经大脑便脱口而出:“该不会是鲍鱼吧?!”

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