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都市言情 > 我在非洲当酋长 > 第1922章 吃这玩意判五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萧鹏回来的时候瓦利德已经把那个女孩抱到了车上。

“鹏哥。”瓦利德打招呼道:“你回来了?”

萧鹏问道:“她怎么样?醒了没有?”

瓦利德尴尬道:“她刚才醒了,然后看到我又吓晕了过去。不过我又给她灌了十几包口服补盐液。”

萧鹏:“……”

能醒过来应该就没事。

瓦利德赶紧道:“鹏哥,快关门啊,这也太冷了吧。今天一天就能降了二十度吧。”

萧鹏却道:“冷?这只是刚开始。先适应一下温度吧。”

“适应温度也要关门吧。”瓦利德道:“那么大的雪都飘进来了。”

他刚要去关门,就看到团团叼着一个灰不溜秋的鸟进了屋子。

“这是什么?”瓦利德不解。

萧鹏看到后从团团嘴里拿出那只灰鸟端详了一下道:“哥们,你可有口福了,这可是好东西啊。”

瓦利德不解:“好东西?这么难看的鸟你说好东西?”

萧鹏撇嘴道:“在我们国家如果吃了这玩意?直接五年以内的有期徒刑!”

“啥玩意?”瓦利德瞪大眼睛:“这么夸张?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萧鹏道:“花尾榛鸡。在我们国家有句话叫做‘天上的龙肉地上的驴肉’,里面‘天上的龙肉’说的就是这花尾榛鸡,因为这鸟在我们国家还有一个名字就叫做‘飞龙’。”

瓦利德瞪大眼睛看着道:“这东西看起来也不像是飞龙啊。”

萧鹏道:“哦,这是因为这东西在我们国家生活在东北地区,那里有很多满族人,在满语里这种花尾榛鸡的名字叫做‘斐耶楞古’,听起来很像是‘飞龙’,而在清朝的时候花尾榛鸡是贡品地位极高所以被称为‘飞龙’,当时就因为太爱吃这个差点儿把这玩意给吃绝种喽。”

瓦利德恍然大悟:“这个飞龙真的那么好吃吗?我怎么不看俄罗斯人吃这个东西?”

萧鹏道:“这玩意没法养殖只能靠狩猎,现在俄罗斯这边猎户越来越少了,所以老百姓还是靠着养殖户的鸡鸭鹅为主。而在我们国家如果吃这个会喜提五年内有期徒刑。吃的人也就少的不行,现在这都属于传说中的食材了!”

瓦利德瞪大眼睛:“这样的美食怎么做好吃?”

萧鹏表情一僵。

“你怎么这么个表情?”瓦利德不解。

萧鹏讪笑道:“我也没吃过!”

瓦利德:“……”

萧鹏继续道:“不过我知道一个事情。我们国家有一道被称为‘十大名菜’之一的飞龙汤,在当年那属于是御菜。用人参、鹿茸等珍贵药材做配料,整鸡剔骨,骨头用来熬汤,鸡肉用煮开的葱姜水焯水去腥放入汤里一起炖煮,加入少量盐调味就行。”

瓦利德瞪大眼睛:“这么容易?”

萧鹏听后冷笑道:“容易?来来来,你给这鸡褪毛剔骨吧。”

他说完直接拿匕首给鸡开膛破肚,把鸡内脏拿出来喂给团团,然后在清洁花尾榛鸡里面的血液。房间本来空间就不大,空间还比较封闭,里面只靠着一部节能灯显得非常阴暗,热水泡着花尾榛鸡的味道可真不好闻。

也就是人类的嗅觉有适应性,刚开始闻着比较难受,闻着闻着也就习惯了。

萧鹏用车身上的一片铁片做成一把镊子,递给瓦利德:“用这个来拔毛!”

他说完用镊子拔了几根做了个样子后让瓦利德来做。

瓦利德也很有兴趣的开始拔起毛来。

他一边拔毛一边问道:“鹏哥,这东西怎么吃?”

萧鹏道:“简单做个鸡汤吧。万一那个小姑娘醒过来喝点儿热汤也有点儿好处。”

这里的事情实在太简陋了!

萧鹏也没怎么精细条例,直接把瓦利德拔好毛的花尾榛鸡切成一块一块的稍微一过油,然后煎了煎鸡肉撒入葱姜丝倒入点儿白酒压腥然后直接倒入热水开始煮汤。

尤其是这是一只花尾榛鸡,这么做的话在吃货眼里绝对是暴殄天物。

这花尾榛鸡是骨头做汤,肉另外加工,配料里面都是各种各样的珍贵草药。

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面?有的吃就不错了。

萧鹏让瓦利德用勺子把汤上面的浮沫撇到一边,然后自己旁边拿出免淘米:“一会儿汤好了放点儿盐就做米饭吃。”

瓦利德叹气道:“我觉得在这里生活最艰难的事情就是面对米饭,我估计我真的把这里的米饭吃光后,我这辈子都不想吃米饭了。”

中东人的主食是各种饼和各种面包,虽然也吃米饭,但是是以肉类调料炒制而成的抓饭。

像白米饭真的不符合他们的饮食习惯。

事实上这也不符合萧鹏的饮食习惯。

他是北方人,龙国的北方人爱吃面,可是考虑到来这里面粉加工不便,所以他只能带一些面条来这里解解馋。

他都这样更何况瓦利德。

瓦利德用勺子搞出来尝了尝鸡汤的味道两眼一亮:“鹏哥,这味道很好啊!”

萧鹏尝了一下微微皱眉:“也就是这样啊!”

他又夹起一块肉尝了一下味道摇了摇头:“肉还行,但是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和乳鸽吃起来差不多。”

从中东到北非,非洲鸽都是一种很受人欢迎的食材。

不过由于捕捉难度比较大,所以价格不菲普通人也不是那么容易吃到。

在厄立特里亚高原地区,当地人会在无花果树附近做陷阱捕捉非洲鸽。

而萧鹏在哈吉桑却不缺鸽子吃。

他们在哈吉桑真的很无聊,除了去埃德喝酒找女人玩没什么别的玩的,所以大家都会自己想办法找乐子。

就像萧鹏没事去搞机修维修旧装备;猛子没事去练格斗和玩枪;胡二愣去沙漠玩车……

而窦明的个人兴趣很佛系:他除了训练当地的军队之外很宅,他的个人爱好是养鸽子。

当年他父亲就在家里就建了鸽舍,各种养鸽子,不过他养鸽子可不是为了养信鸽参赛,而是卖肉鸽赚取家用。

他现在终于有爱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养鸽子。

恰好非洲有一种非常好看的鸽子——非洲绿鸽。

这种鸽子身上是深绿色,翅膀、背部和腹部则是翠绿色,而尾巴是绿色和棕色环形花纹,但是鸽喙和爪子却是火红色,对比相当的强烈。

驯化野鸽子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很多种的野鸽其实都可以驯养:成年野鸽比较难驯养,剪断羽毛放到鸽舍里不断喂养,长出来再剪长出来再剪,等它们适应了环境了开始繁殖后代这基本上就能做到驯养成功。

窦明就养了一堆非洲绿鸽,萧鹏他们就没事儿去偷鸽子;窦明是因为非洲绿鸽好看,萧鹏他们是一位非洲绿鸽好吃。

现在萧鹏觉得这种花尾榛鸡的味道真的没有多好吃。

嗯,可能跟料理方式不合格有关吧!

但是瓦利德却很不满意萧鹏的说法:“鹏哥,你别闹,这多好吃啊!鹏哥,团团还能抓到这玩意吗?”

萧鹏笑道:“过两天你自己抓就行。”

“啊?我能行吗?”瓦利德一愣:“这个用枪直接打渣滓都不剩吧?用你的气枪?这么冷的天你的气枪能用吗?”

萧鹏道:“花尾榛鸡遇到天冷的时候也不会飞,他们会凑在一起围成堆取暖,然后脑袋向下尾巴翘起,你在雪堆里看到花尾榛鸡的尾巴一抓一个准。就是因为这玩意实在太白痴所以才差点儿绝种。”

他刚说完就听到旁边屋子里传来了摔东西的声音。

“嗯?”两人对视一眼:“这是醒了?”

(老杨这辈子最好的兄弟,前天过世了。

今天去参加他的追悼会。和他是从幼儿园时期就在一起的关系,是老邻居。

老杨小时候住在一个大杂院。

杂到什么地步呢?

到了1997年的时候整个大院里谁也别笑话谁——院里一共198户人,家家户户有人违法被抓。

对这个事情印象很深,因为那时候院子里有一户人姓沙。

那个沙奶奶天天在院里笑话所有人,说别人家里都有犯罪的,就他们家好。

1997年的时候他的二儿子被捕入狱,从此再也不在院里说风凉话了。

对了,我们院里还出过一个名人,就是那个唱《常回家看看》的江姓男歌手——他弟弟就是因为贩毒被枪毙的。

反正老杨就生活在这么一个院里。

在半个多世纪前那个混乱的年代,这个大院就在附近赫赫有名,被人称为‘土匪院’。

老杨院里的的长辈们个个不是省油的灯。

至于我自己家?

呵呵,感谢国家政策,那个被判无期的小叔可以在57岁高龄出狱——我父亲也不是什么好货。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老杨这一辈儿的孩子也都出落得不咋滴,整个大院里老杨同龄的孩子男男女女能有三四十个,没有几个有出息的。

最有出息的就是老杨的这个兄弟。

他父母在他出生没多久就去了日本打工,他和自己的奶奶爷爷以及叔叔住在大院里。

他奶奶爷爷性格古怪,古怪到了和院子里所有人都不来往的地步,而且真的不亲自己的这个孙子,说这个兄弟是在我家长大都不夸张——如果不算睡觉时间,他在我家的时间比他在自己家都多,和我一起吃饭的时候比他和奶奶爷爷吃饭的次数都多。

就在这样的环境下,老杨这兄弟考进了日本京都大学农业部,拿下博士学历后回国。

这可真不是野鸡学历。

拿到京都大学博士学历回国,基本上可以去任何想去的地方。

回来后搞过几年科研,后来进入我们省的某厅级单位成为了别人嘴里的‘领导’。

哦,老杨就是因为他才知道,原来海归博士可以免笔试进入公务员系统。

可就是这样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却因为心梗就这么死了。

这种身边人离去的感觉让人崩溃。

老杨哭的脑子都是木的。

唉,所有人都好好活着吧。

祝所有读者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