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4章 吕家有女初长成

陈宫有些意外,他没想到张绣会让自己远赴河内。

原本他还以为这个任务会让更早加入的鲁肃去执行。

单凭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张绣比吕布高出不知道多少。

不过作为一个耿直的人,该问的问题还是要问:

“张杨言他本已出兵,却被段煨拦住去路,故不得行。

若不解决此事,只怕他亦是难以出兵。”

张绣笑道:“正因为这样我才让你去,待我修书一封,你交予段煨,应能将之说服。”

“段煨?”陈宫讶然道,“不是给张杨?”

“给张杨作甚,我跟他亲如伯侄,你只要把事情说清楚,他自然知道怎么做。”

张绣摆了摆手,解释道,“倒是段煨,他虽与我是同乡,先前亦有交情,但想说服他不再阻拦张杨倒是需要一番功夫。”

陈宫一听此言,立马振奋起来,“主公放心,宫必不令伱失望!”

张绣当即手书一封,陈宫立于一旁观摩。

张绣在信中首先恭喜段煨斩杀国贼,升任荡寇将军。

其次强调了两人同乡之谊,感谢他先前对贾诩及其家人的照顾。

再次分析了当前的天下大势,明确指出河内太守张杨有大功于社稷,同时暗示曹贼挟天子以令诸侯,隐有不臣之心。

最后才说这次让陈宫前来只是恭喜老友晋升,绝对没有什么其他意思。

整篇内容一气呵成,看得陈宫暗暗点头。

他顿时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了。

张绣把信写完,吹干墨迹交给陈宫,想了想又把肩上的鹦鹉拿了下来,“公台把怀英也带上。”

“这……”

陈宫下意识接过名为怀英的鹦鹉,不解地看向张绣。

自己去河内虽然谈不上九死一生,但也不是去游山玩水,实在没想明白主公让自己带只鹦鹉干什么?

“不要小看怀英”,张绣笑了笑,“它受过专业训练,说不定就能起到大作用。”

张绣都这么说了,陈宫只能点头应下。

“事不宜迟,子龙、公台,你们准备一下,立刻出发!”

“诺!”

等到众人全部离开,张绣发现从徐州来的探子还留在原地,不禁奇道,“你怎么还没走?”

那探子看了张绣一眼,谨慎地说道,“吕布送女出城时有一事颇为怪异,属下以为当告知主公。”

“怪异之事?你且说说看。”

张绣一听顿时有了兴趣。

谍报队伍是张绣一手组建,他在最初就对所有骨干成员强调过,不能忽视任何细节。

如今这支队伍已经从南阳向着整个荆州,乃至相邻的其他州郡延伸出去。

如今看来,他们依旧严格恪守着自己当初定下的规矩。

既然探子觉得有必要向自己汇报,那么此事必有蹊跷。

便听那人说道:

“当日吕布送女出城时,其女吕氏亦骑一马,以女子之身和吕布并肩作战,武艺高强,竟不逊于男子。”

张绣:(°ー°〃)

愣了好一会儿,张绣才反应过来:“吕氏……你是说吕布的女儿也能打?”

那探子点了点头:“正是如此。”

跟着就把那日的情况细细说来。

张绣听完以后沉默不语,半晌过后才深深吸了一口气:

“做得很好,这个情报很重要,你的代号是什么?”

“斩。”

“……不错,下去休息吧。”

“诺。”

等到代号霸气的探子离开,张绣按住眉心,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他非常清楚,无论是历史上的三国还是演义中的三国,从来都没有提过吕布有个能打的女儿。

当然,张绣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穿越的这个世界也不是纯粹的演义三国世界。

因为无论正史还是演义,都没有说过张绣是赵云的师兄。

倒是他穿越前曾在评弹里听过一嘴,但也没有具体了解。

不过纵观穿越后一年的种种经历,感觉更像是自己带着评弹模板穿越到了三国演义的世界。

这对他来说是一件好事,战斗力更强,人脉也更广。

但是如今吕布突然冒出了一个能打的女儿,事情就变得微妙起来了。

纵然是评弹也没有这种设定啊。

除非……

张绣的脑海突然出现了这样一副画面:

一个全身闪耀着金光的武将,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在数百敌军中横冲直撞,来去自如,大片大片的敌军士兵如同被割草一般倒下……

真·无双割草!

摇了摇头把这个不合理的推断排除,从斩龙刚才的描述来看,吕布之女显然还达不到这种境界。

最多就是天生神力,比高顺这种不以个人武艺见长的武将强一些。

但这样已经很厉害了。

男女身体素质的差距远比想象中要大,更不用说是在如今这个时代了。

“有趣。”

发觉这个世界的水比自己想象中还要更深一些,张绣反而是兴奋起来。

他走到室外,向东遥望。

“吕布,你可一定要挺住啊!”

下邳。

自从吕布送女前往寿春未果之后,心中忧闷,每日只与妻妾饮酒解闷。

他共有二妻一妾,正妻为严氏,后杀死董卓,又娶貂蝉为妾。

到投奔刘备定居小沛时,又娶曹豹之女曹氏为次妻。

曹氏嫁于吕布不久,因病身亡,故而无出。

貂蝉亦无所出。

唯有正妻严氏生有一女,取名玲绮,最得吕布钟爱。

眼见丈夫因为没能成功把女儿送走而愁眉不展,严氏心中也颇为愁闷,每日委身陪丈夫饮酒作乐。

话说这一日,吕布酒后性起,感觉下腹火热,就准备跟严氏打一场正规赛。

正要开始前戏,不料有人突然闯了进来。

吕布与妻妾饮酒时严禁他人打扰,此时有人未经通传闯入,本要大怒,直到看清来人是自己的女儿,这才收敛了怒气,沉声问道:

“你来作甚!”

毕竟被打扰了兴致,口气自然不是很好。

“女儿见过阿翁、阿娘。”

吕玲绮先向吕布和严氏行了一礼,见吕布面色缓和下来,这才开口说道:

“阿翁,如今曹军围城已有一月,城中将士人心浮动,阿翁身为一城之主,当振奋精神,以作表率,怎可日日与阿娘饮酒作乐?”

严氏闻言立刻呵斥道:“玲绮,怎能同你父这般说话?”

被母亲呵斥,吕玲绮却不以为意,梗着脖子继续说道:

“我可有说错?

先前曹军未至,便有人让阿翁乘其寨栅未定,以逸击劳。

阿翁却以为吾方屡败,不可轻出,欲待其来攻而后击之。

然曹军来后,阿翁却终日不出,只知固守。

我一女子尚知久守必失,阿翁征战沙场,岂能不知?”

严氏闻言便看向吕布,却见后者露出老父亲的欣慰目光:

“我儿竟也知晓军中之事矣。”

吕玲绮正色道,“阿翁教我武艺,不正是为如此?”

“为父教你武艺,只是不想浪费你这天生神力,女儿家还是要有女儿家的样子。”

吕布并没有把吕玲绮的话放在心上,拍了拍女儿的肩膀,“你自去屋中修习女红,此事自有为父作主。”

“不!”

吕玲绮摇了摇头,目光紧紧盯着自己的父亲,一字一句说道:

“锋镝鸣手中,锐戟映秋霜,红妆非我愿,学武觅封侯。”

吕布愣了愣,“你……”

“我本就不欲与那袁术之子联姻!”

吕玲绮趁着这个机会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前几日我为解阿翁燃眉之急,方才应允,不想被那刘备所阻,故不得出。

依女儿之见,阿翁倒不若用那两面互补之计,方有一线生机。”

吕布还是第一次听说此计,疑惑地问道:“何谓两面互补?”

却见自家女儿侃侃而谈:“曹操远来,势不能久。

阿翁可以步骑出屯于外,令余将闭守于内。

曹操若攻阿翁,余将便可引兵击其背。

曹操若来攻城,阿翁亦可救于后。

彼时待曹军粮尽,阿翁便可一鼓而破,此乃掎角之势也。”

这当然不是吕玲绮自己想出来的,而是听了谋士许汜和王楷的话总结出来的。

这两人不像陈宫那么耿直,明知道吕布不愿出城还要强谏。

不过他们也不愿困守城中,所以委婉提出再与袁术结盟之事。

虽然吕布送女的行动失败,但也让他们发现自家主公有如此虎女,犹如妇好(zi)再世,索性借吕玲绮之口向吕布进谏。

吕布却没想那么多,只觉得我女儿说得好有道理。

还没等他开口,严氏便说道:

“万万不可,若君委全城、捐妻子,孤军远出,倘一旦有变,妾岂得为将军之妻乎?”

吕布眉头一皱,嗯……我妻子说得也不无道理。

吕玲绮立刻反驳,“阿娘不知兵,敌军四面围城,若不早出,必受其困。

我闻曹军粮少,已遣人往许都去取,早晚将至。

阿翁可引精兵往断其粮道。此计大妙。”

吕布大喜,心说我儿所言极是!

又听严氏泣曰:“将军若出,宋宪、魏续安能坚守城池?

倘有差失,悔无及矣!”

吕布一想对啊,若是陈宫、张辽、高顺还在倒也可以,如今只凭宋宪、魏续恐怕当真难以在自己离开下邳后守住此城。

便是再加上一个侯成也不够看。

吕布踌躇未决,看着女儿望向自己,似乎又要开口,连忙说道:

“此事不急,需等我细细想过再作决定。”

这一想,便是整整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