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走吧!快到点了!”

王公公回头瞥了一眼跟上来的孙悦和禹天涯。

“宫里岂是你们两个能进的,在这等着。”

孙悦和禹天涯停下脚步,担忧地看着张小明。

“此番进宫我是去领赏的,没有什么大碍,你们就在外面等着我吧。”

有了张小明的安慰,孙悦和禹天涯这才松了口气。

随后,张小明便跟着王公公一起,来到了宫里。

张小明虽看过不少宫廷剧,但真正来到宫里,还是为之震撼。

这里的墙足足有五米高,周围戒备森严,随处可见巡逻的士兵。

一路上有不少身着官服的官员,打量着张小明这个“异类。”

“他就是今日从青河边赶来的治水官吧。”

“可不是嘛,听说之前就是一个县的小县令,也不知道他家哪个祖坟冒青烟了,竟是能被召到宫里来。”

“就是,看他那样子,完全就是一个土包子。”

王公公听到这话,甚至也跟着微微扬起嘴角。

他尽量别过头,不让张小明察觉这一丝嘲笑。

但张小明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他的目光只管看向前方,走自己脚下的路。

张小明走进政宣殿,站到了朝廷官员的队伍最后。

他打量着周围,政宣殿有半个足球场这么大,左右两边各一个朱红色的龙凤柱,顶天立地。

于淞来到张小明面前,“乡下来的土包子,没有见过吧!好好睁大你的眼睛看看吧!说不定今天过后,你就又回到你的小县城了。”

“还有!别忘了!我才是治水司的司长,这次青河治理,全是我的功劳!你别妄想得到一分的赏赐!”

张小明站在一旁,丝毫不把于淞放在眼里。

“赏赐不赏赐的,还轮不到你来定吧。”

“女帝驾到!”

于淞赶紧站回大臣中间跪了下来。

“陛下万岁!万万岁!”

张小明跟着旁边的官员,一起跪了下来。

“平身!”

张小明直起身子,就看到整个大殿的正中央,坐着一位身着正红色,上面绣着金龙的女帝。

她神色威严,坐在上首巍然不动。

“这次青河的治理,成效甚好,此后,百姓们都得以安居乐业,倚河而居,再也不怕洪水泛滥了。”

大臣们听到女帝说出这样的话,纷纷夸赞起来。

“还是陛下的眼光好啊!选中两位能人奇士,得以造福百姓啊!”

“是啊!陛下威武!”

女帝微微抬手,底下拍马屁的声音,顿时消失了,整个大殿安静下来。

“这次的大功臣站出来,让朕好好瞧瞧!”

于淞听到这话,慌忙站出来,跪在女帝面前。

另一边,张小明也从队伍中走出来,跪到殿中。

“臣于淞,拜见陛下!”

“臣张小明,拜见陛下!”

于淞低下头,得意地笑了起来。

这次自己可是立了大功,听陛下的意思,她对青河的治理可是相当满意,想必这次自己一定能够升官发财啊!

女帝饶有兴致地看着张小明。

“你就是那个想出让青河水流向徽县,还在短短一个月内,就将青河清理了一遍的张小明?”

张小明点点头,挺直腰背,不卑不亢地跪在地上。

和于淞一派的大臣也赶紧插话,生怕功劳都被张小明抢了去。

“陛下,听说于大人治理青河也有很大的功劳啊,有一次他险些被河水冲走!”

女帝支着脑袋,霸气地坐在原地,她并没有对大臣的这句话作出回应,而是冲大殿上跪着的两个人抬抬手。

“你们两个都起来吧!”

九千岁在一旁得意地看着张小明,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欣喜。

“陛下,此次他们两个立了大功,尤其是张小明,你得给他们些奖励啊!”

底下大臣听到这话,纷纷附和起来。

“是啊!九千岁这话说的对!”

“奖!”

“就赐于淞黄金十万两,良田一百亩。”

“至于张小明……”

女帝正在思索着,底下大臣就议论起来。

“这个张小明,不过是青云县的县令,一个乡巴佬而已,和于大人一样,赐他黄金五万两,他就心满意足了!”

“就是,还是让他继续回去当他的小县令吧,我看京城不适合他。”

“没错,他不就是通个青河吗?有什么可能耐的,青云县那条小河更适合他。”

九千岁来到张小明身边,冲女帝行了礼,大殿上一下子安静下来。

“陛下,正好咱们京城的盐运副使还空缺着,不如就让他去?”

九千岁此话一出,整个大殿一片哗然。

“盐运副使!那可是正五品!而且盐运可是肥差,谁不想去捞点啊!乡巴佬何德何能啊!”

“他一个小喽啰这是想一步登天啊!”

“九千岁这个决策明智,在盐运安排自己的人,那以后京城的钱不就握在你们手中了!”

一个黑瘦的大臣站了出来,他怒气冲冲地指着九千岁大声反驳:

“陛下,臣不同意!”

“九千岁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可不能将重任交给他一个小县令手中啊!”

九千岁皮笑肉不笑地看向这位大臣。

“万瑾辞,我什么心,你倒是给我说个清楚!”

“张小明他能治理好遗留百年的青河问题,证明他有能力,我只是为咱们大夏王朝着想,这种奇才留在京城,为百姓多做贡献。”

和九千岁一派的大臣们纷纷点头。

“是啊!还是九千岁思虑周到!”

“这么好的人才,不能让他无用武之地啊!”

一时间,朝廷内暗潮汹涌,为了各自的目的,纷纷各持其词。

女帝揉了揉太阳穴,向前抬了抬手。

“张小明,现在朕提拔你为……”

女帝的话还没有说完,九千岁就打断了她。

“请陛下慎重!”

张小明眉头紧蹙,早就听说九千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乃女帝的心头大患。

只是,没想到如今竟然嚣张到这种地步,竟然在朝堂上公然打断女帝的话。

甚至言语之中,还带有些许威胁。

“张小明,以后你就是翰林院典簿了,其他赏赐同于大人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