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一寸山河一寸血 > 第1059章 打不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草原上浩荡的阅兵已经结束,但是想要立刻开战却不可能,粮草的运送,等待其他大军赶到,以及制定计划,每一样都不算简单。

是夜,中军大帐之中烛火通明,张扬、刘伯温、高颎、荀攸、羊衜等人赫然在列。

一锅羊肉在掌中炖的糜烂,无处不在的香味肆意在大帐之中蔓延。

端起案几上的羊汤喝了一大口,张扬舒服地呻吟一声,开口问道:“伯温,文和可曾返回晋阳?”

张扬开口发问,说实话,他对晋阳谈不上放心,尤其是在这大战即将开启的时候,田丰、寇准、钟繇乃至刚刚投靠他不久的沮授等人智谋都不算差,但

他们擅长的却不是什么阴谋诡计。从刘氏子孙和汉室老臣的阴谋屡次都能得逞就看得出来,他们是真的不擅长这些,而曹操的先例就摆在眼前,张扬可

不想自己成为第二个曹操,所以他在命刘伯温赶来草原的同时,已命贾诩返回晋阳坐镇。

有这位玩阴谋的祖宗在,张扬可不相信那些人有什么阴谋能瞒过他。

刘伯温淡淡开口道:“大王放心,文和已经返回晋阳,不过他却没有露出行踪,还请基托大王对外言其在军中,似乎有什么谋划。”

“嗯?”张扬楞了楞,不过随即就反应了过来,贾诩这是准备暗中行事,便点头道:“如此也好,老典,传孤的命令,给文和腾出一座营帐,就言文和

生病了。”

“末将遵命!”

同刘伯温一同赶到的还有养伤许久的典韦,当初叶县那一战,典韦拼尽全力血战英布,所受的伤势实在太重,若非及时被送回晋阳,由孙思邈出手的话

,只怕根本活不下来。就算如此,他依旧静养了一年的时间,直到最近才伤势好转,随刘伯温一同赶到张扬的麾下。

张扬满意地点了点头,有着贾诩坐镇,他再无后顾之忧,但此战的细节却还需要他与众人敲定。

“诸位!”张扬环顾帐中,开口道:“日前袁尚求援信和请求继承齐王之位的表文已经抵达晋阳,陛下询问孤的意见,你等以为如何?”

众人没有开口,反而向坐在张扬下首的刘伯温看去。

不管在哪,规矩必不可少,毕竟如今的张扬可不是当初如同马贼一般的陷阵营大头领,而是堂堂晋王,他们也并非什么狗头军师,而是一群重臣。刘伯

温作为张扬麾下第一智囊,如果他不在的话,其余人还没法分个高低,但只要他在,第一个开口的必然是他,也只能是他。

刘伯温自然感受得到众人的目光,也不曾推辞,直接开口道:“大王,臣以为,齐王之位,不可。”

张扬饶有兴致地开口问道:“为何?”

刘伯温解释道:“大王如今代表着陛下,如果大王许诺,那袁尚就有了大义的支持,我军现在需要的是混乱的河北,所以支持可以,那袁谭不是自领了

一个车骑将军,既然如此,大王何不封袁尚为骠骑将军,让他们兄弟争斗便是,胜者自然能继承齐王之位。”

“等我军整合完毕之后,借口支援袁尚,直接兵出冀州,行那假途灭虢之计,这天下还有什么齐王?”

“也好。”张扬点了点头,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不过也不能怪他,到目前为止,他心里想的绝对不是什么袁尚和袁谭,在他心中,这俩兄弟就是废物的代名词,根本不值得他的重视,但是如果要开战

的话,有一个因素却不能不多加考虑。

“诸位。”陡然之间,张扬的表情变得无比肃穆,就连语气都凝重不少。

“我军若是想从草原直取冀州,就必须经过高句丽所占据的幽州,否则的话,则必须将大军转移至京兆,而后北渡大河,此战该怎么打?”

没错,张扬担忧的是一直是高句丽,也只有高句丽!

虽然一直诧异于唐高祖和唐太宗的平静,但张扬却一直不敢小看他们,哪怕这一次集结了近三十万人马,但他依旧十分小心谨慎地抛出了这个问题。

其实在张扬看来,他不太想现在和李渊决战,倒不是害怕,只是他希望能够一统中原之外再开启这场大战,然后一战定乾坤。否则战败的结果自不必去

说,若是战胜,却无法消灭李渊、李世民父子的话,终究是一个隐患。

毕竟他们的根不在幽州,虽说听闻李渊已将王治移到了蓟县,但他们随时可以退往高句丽,而张扬在解决幽州之后却必须顺势南下,参与到中原大战之

中去,仍由这么一头猛虎,还是结仇之后的猛虎在自己的后方,张扬感觉后方不稳。

众人却万万没想到张扬担忧的竟然是这个,依旧还是刘伯温率先开口道:“大王,我军在草原囤积近三十万大军,若是再转道京兆,不谈粮草辎重的损

耗,只怕会军心不稳。”

军心和士气,这是两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谁也无法否认它们的存在,隐隐有当世第一名将之称的张扬自然不会忽略这么一个问题,只是他有把

握能控制麾下的大军,而且剪灭袁尚之后,大军自然会士气高昂...

张扬张张嘴,想要开口,却没想到刘伯温率先说出一句话,将他所有的话全部顶了回去。

“大王,数十万人的厮杀非同儿戏,主将心中若无必胜之信念,若无扫清一切大敌之信念,若无蔑视天下敌手之信念,此战有败无胜!”

众人看着那个突然起身站在大帐中央,躬身抱拳的身影,顿时有些惊呆了。

这并不是他们熟悉的刘伯温,在所有人的心中,刘伯温有计谋,但为人却颇为随和,不管对上还是对下,都是一副和和气气的模样,他虽然不像贾诩那

么善于谋身,但从来不曾当面顶撞过张扬。

可这一刻,他们有些恍惚,似乎那个微躬的身影不是刘伯温,而是远在晋阳的田丰!

张扬同样在看着那个微微鞠躬但却仿佛顶天立地的身影,论对他的了解,确实没有几个人能够超过刘伯温,而经过刚才那简单的几句话,他清楚,刘伯

温看出了他心中的想法。

是的,虽然心中无数次地告诉自己,选择从京兆出兵并非害怕,而是为了不多生事端,但这一刻,他清楚,不管愿不愿意,他都得承认,那对历史上十

分出名的父子,让他产生了一丝害怕。

不,或许并非是因为他们。

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名声未必要比他们差,汉末第一枭雄曹孟德的名声也未必要比他们差,但自己为什么要害怕呢?

张扬在问自己,当年孤注一掷,拼死也要攻破虎牢,也要带麾下兄弟们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呢?

为了给管亥报仇,不惜起兵悍然一击,死战皇叔刘虞的勇气呢?

为了在这北疆取下一块属于他的地盘,不惜和强大匈奴开战的勇气呢?

是什么时候,自己丧失了勇气?

是蔡琰被杀,自己只敢拿焦触来发泄,不敢死拼袁绍,还美其名曰枭雄当忍常人不能忍之时,还是晋位晋王,位高权重,大汉天下占有二分之一之时?

为何地位越高,麾下兵马越多,自己却丧失了悍然一战的勇气,只凭着两个名号便能让自己畏惧?

大帐内的气氛瞬间无比的压抑,张扬双眼中满是迷茫,而刘伯温微躬的身影始终不曾抬起。

就在众人为刘伯温捏上一把冷汗,准备开口求情的时候,张扬突然开口了。

“伯温所言甚是。”

刘伯温抬头,只见张扬的双目无比清明,嘴角挂着淡淡的笑容看着他。

刘伯温也笑了,这一刻,他仿佛看见那个当初他和吴用两人不惜生死将董卓引向洛阳时,那个开口为他们担下所有的主公回来了。

突然长身而起,张扬没有拔刀,没有再将什么面前的案几劈成两半,那是懦弱的表现,那是信心不足,坚定自己信念的表现,如今的张扬,不需要这些

就这么大咧咧地在主位上一站,仿佛一柄出鞘的利剑一般,张扬浑身上下的战意冲霄而起。

“传令三军,加紧准备。”

说到这里,张扬的身躯微微向前,目光灼灼地看着在场众人,沉声喝道:“九月,孤要马踏幽州,先灭高句丽,再征中原!”

“臣等谨遵大王之命!”

在场众人齐齐抱拳躬身,他们是文士不假,但他们是乱世之中的谋士,不是在治世之中丧失血气的文士,所以对于张扬的决定,他们不会拒绝,更不会

觉得这场大战不应进行。

众人缓缓离去,张扬的双眼中似乎依旧有两团战火在跳动。

“无非一战罢了,老子又怕过谁来,李渊、李二,让老子来见识一下,你们是否如史书中那般英明神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