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一寸山河一寸血 > 第900章 晋阳谋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晋阳城晋王府大堂之上,三人相对而坐,主位上的自然是晋王府的主人张扬,而另外两人却是张扬麾下最信重的谋士刘伯温和贾诩。

张扬坐在宽大的太师椅上,开口问道:“文和,如今袁曹两军交战的情形如何?”

贾诩也无需去看收集的情报,开口道:“启禀大王,根据斥候最新传回的情报言,袁曹两军已经在燕县战了一场。曹将夏侯廉被韩琼阵斩,后来赶到的

关羽又斩了韩琼,袁军先胜后败,先锋颜良如今屯驻在白马养伤,而曹操已经亲提大军赶到了酸枣,袁绍同样率领着麾下人马赶到了黎阳,一场大战,

一触即发。”

张扬点点头,这个结果并没有那么让人意外,在情理之中。

“可知曹操和袁绍各自集结了多少人马?”

在张扬的预想之中,袁绍定然要比曹操的人马多,这一点是肯定的,但袁绍究竟能凑出多少人马,这却不好说。还有曹操,虽然和曹操大战过几场,但

张扬可不觉得当初洛阳那十万人马便是曹操的全部人手,毕竟他自己也没使出全力不是?

天下诸侯有多少人马,这是一个秘密,可能除了他们本人和麾下重要的文武之外,其他人都不清楚,此时正是知己知彼的好时机,张扬可不想放过。

贾诩开口道:“不算袁军前锋那数千兵马,袁绍率七十万大军集结在黎阳城中,而曹操要防备我军、刘表、孙策等人,最多只能征兆十万大军。”

“七十万?”

饶是张扬心中有所准备,但还是被这个数字吓了一跳,仔细算算的话,河套徐晃、并州岳飞、京兆林冲、凉州高顺、甘州冉闵、益州李靖,哪怕再算上

马超、赵云、魏延等人零零散散的兵马和益州刚刚投降的十余万大军,他麾下的大军才不过二十六七万,不到三十万的样子,这袁绍的兵马,竟然是他

的一倍还多?

刘伯温笑道:“大王莫要担心,这只不过是袁绍对外的自称,虚张声势罢了,据我猜测,袁绍的人数当在三十万上下。”

贾诩点头道:“没错,根据斥候传回的消息,袁军最少有三十万人,最多则为三十五万,绝对不会超过这个数字。”

张扬神色一松,不过这也不是他大惊小怪,而是七十万实在太过惊人,虽说如果袁绍真能征兆七十万人马,其中定然有不少的乌合之众,但俗话说得好

,蚁多咬死象,用后世的话说,就是量变引起质变,在如此庞然大物之下,哪怕麾下的兵力在精锐,只怕也是双拳难敌四手,好虎架不住群狼。

更为重要的是,张扬这三十万人马,可是他的全部人马,平日里需要镇守四方,哪怕就是要征兆,能集结二十万就顶天了,再多就得担心一下自家的地

盘会不会被人攻打。

而袁绍这三十万却是单纯集结起来的,并没有算还在冀州边境防备高句丽和镇守青州的人马,如果把那些也算上,不说七十万,但四十万总是有的。

“冀州、青州富庶,果然不假,若是孤没有记错的话,冀、青两州的人口当在七八百万左右,按十抽一来算,凑出七十万大军也并非不可能,只是那样

太过穷兵黩武,而且还会影响冀、青两州的秋收,智者所不为也。”

刘伯温道:“可就算只有三十万兵马,亦三倍于曹操的人马,此战曹阿瞒的形势,不容乐观。”

贾诩点头道:“伯温所言甚是,最近几年曹阿瞒征战不休,虽然得了徐州之地,但徐州的粮草却为我军所得,后来兖、豫两州又被温侯打得残破,没有

三到五年的时间,曹阿瞒想要恢复元气,难。”

“更重要的是,如今虽然秋收在即,但田地里的粮草还没有成熟,曹操只能依靠去年的冬麦维持,军粮十分匮乏。而袁绍想必也是想到这点之后才选择

在这个时间开战,若是等秋粮收获,曹操的情况无疑会好上不少,如今开战却是让曹操难受无比。现在曹操想要获胜的话,只能速战速决,若是拖延下

去,对其非常不利。”

张扬点了点头,贾诩所说的情况,他自然明白,如今曹军的情况和历史上的情况差不多,可问题是,历史上的官渡之战究竟是如何打的,他已经记不清

了,依稀只能记得最后曹操获胜是因为烧了乌巢的粮草,其余的细节,他却记不得了。

当然,就算张扬能够清清楚楚地历史上那一战复制出来,也并不代表现在这场大战依旧会像原本历史一般。随着张扬的到来,整个汉末的局势已经被彻

底改写,虽说如今看来还有一定的历史惯性,但究竟会如何,谁都说不好,张扬也不敢去赌。

沉吟片刻,张扬开口问道:“可知如今镇守在京兆和颍川的是何人?”

贾诩道:“我军和曹军达成议和之后,曹操仍旧以诸葛亮坐镇荥阳,以郭子仪屯驻虎牢关,又以小将曹真为将,镇守怀县。此三地呈犄角之势,看来曹

操虽然正在与袁绍大战,但并没有对我军放松警惕。当然,其也有可能是为了防止袁军突入京兆,不过以诩来看,袁绍并没有进入京兆的必要,此举没

有好处不说,还会引起我军的不满,所以曹操的目的应该还是为了防备我军。”

曹操防备自己,张扬并不觉得奇怪,若是曹操以为有停战之约在,便对自己丝毫不加以防备,那才是怪事。

“曹真,莫不是那鲍信长子?”

贾诩笑道:“大王所言不差,当日大王在京兆斩杀的鲍勋正是这曹真的三弟,不过听闻这曹真与鲍勋不同。此人虽然年纪不大,但弓马娴熟,十分骁勇

,而且兵法韬略样样精熟,不是易与之辈。”

曹魏后期大都督,能与诸葛亮斗个几十年的家伙,当然不是易与之辈。

“那曹军在京兆有多少人马?”

贾诩继续道:“荥阳和怀县各一万人马,虎牢关五千余士卒,整个京兆大约在三万人上下。”

张扬撇撇嘴,“诸葛亮、郭子仪、曹真,两个老对手,一个后起之秀,而且曹操和袁绍大战才调动了十万人马,在京兆这一块地方却放了三万,这曹阿

瞒倒是看得起孤。”

刘伯温笑道:“袁本初志大才疏,说不定又会由儿子生病为由退兵呢?相反,若是对我军放松警惕的话,只怕是...”

张扬笑着摇了摇头,袁绍还真干过这事,当年张扬和曹操大战,袁绍本来是有机会出兵的,不管是攻打张扬,还是攻打曹操,都有利可图。当时冀州文

武,包括数万大军都已经准备好了,只等袁绍一声令下便能起兵出发,但就在这个时候,袁绍最宠爱的儿子袁尚病了,于是集结起来的人马重新回到驻

地,一心想着立功的冀州文武也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如果是什么重病,那大家还能理解,毕竟谁都有孩子,那种心情能够体会,但问题是,为了一个区区的风寒便丧失如此良机...

深吸一口气,张扬沉声道:“伯温、文和,如此大战,岂能少了孤?孤欲起兵与曹操、袁绍战上一场,你们以为如何?”

刘伯温和贾诩对视一眼,对张扬的话并没有感到奇怪,但还是异口同声问道:“主公是打算联曹抗袁,还是联袁灭曹?”

一般来说,这个问题不需要去问,正常人一定会选择联合曹操和对抗袁绍,毕竟谁强谁弱一清二楚。但张扬却不同,可以说袁绍能有今天,张扬也有一

份功劳在其中,所以此时要帮谁,其实是一个很值得商榷的问题。

张扬冷笑一声,道:“袁本初志大才疏,别说三十万人马,纵然真有七十万,孤有何惧?若是不能彻底解决曹操,孤难以心安。”

刘伯温点了点头,道:“大王之言甚是,只是我军若是有所动作的话,只怕是不止曹操,袁绍也不会信任我等,很可能会造成两军罢战的局面。”

这也正是张扬所担心的,现在曹操和袁绍谁都不愿意招惹他,但他若是有动作的话,不管是曹操还是袁绍,都无法再安心大战,很可能会罢手,那好容

易盼来的机会就可能消失。可若是不让他出手,他又怕真如历史一般,袁绍被曹操击败,那样的话,曹操势必实力大涨,这是张扬无论如何都不愿看到

的。

“伯温可有良策?”

刘伯温笑道:“略有小计,只是得委屈大王一下了。”

说罢,刘伯温在张扬的起身来到张扬身边,耳语一番,张扬听得连连点头,赞道:“伯温好计,就如此施行,只是千万要保密。”

“大王放心,臣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