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一寸山河一寸血 > 第727章 称王前的忙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随着张扬即将称王的消息传扬开来,整个晋阳城都热闹了起来。晋阳城中的世家大族翘首相盼,百姓也跟着喜气洋洋,大有赶超过年的架势。

往常的年关其实都过得平平淡淡,毕竟乱世之中,能保住命就不错,心得多大才会乐乐呵呵的去过什么节日?再加上如今的人们能吃饱就算生活和美,

哪有多余的钱财去过年?

但是今年却不同,粮草虽然丰收,不过都支援了凉州,但是官府却没有强征,也没有白要,都按合适的价格给了足够的银钱,每家每户虽说还没到能够

大鱼大肉的地步,但却也能割两斤从草原运来的肥肉,沽二两并州出产的浊酒,一家人好好品味一番。

这个时候传出张扬即将称王的消息,这可是一件地道的喜事,什么是得民心,这便是最好的证明,虽然离得天下还有不小的距离,但这总算是一个极好

的开头不是?不然在这个年头,普通百姓哪管你谁要称王称帝,跟他们又没有半点关系。

不过这个热闹都是有限度的,百姓们受限于自家的生活水平,别说并州的百姓生活有多好,饿不死罢了,不过就这么一点要求,其实并不容易达到。饿

不死的百姓手中有点闲钱,买两斤肉,沽二两酒,呼朋唤友说上两句晋王殿下的好话,这已经算是最大的支持,真要让他们搞什么游行或者请愿,对不

起,大中华的老百姓自古就没这个传统。

而世家大族、文武百官则受限于规则,别管是和世家关系不好的张扬,还是本身就是世家中一员的袁绍,但凡要搞这个一个仪式,大家也都不会弄得太

过夸张。

如果是皇室子弟封王,按程序来说,首先是由皇帝下诏给近臣,比如丞相和三公,讲清楚封王的理由,一般来说,这个理由基本都会很牵强,毕竟皇室

子弟...除了那个尊贵的身份之外,能有什么功劳?像秦王李世民那般的亲王是少数,而且基本上在乱世才有他们用武的余地。太平盛世...哪怕皇帝想

浪费自己的口水,你也总得有让人吹嘘的功绩不是?

而只要不是罪大恶极、恶名昭彰之辈,一般的大臣都不会进行劝谏,多少是皇帝的子侄,这个面子得给,至于说封还诏书,乃至当面劝谏的...这种人

也能当官?哪怕强硬如田丰和魏征都干不出这种事来,海瑞有点可能?但大部分情况来说,没人会去驳皇帝的面子,这件事也完全和荒淫无道扯不上边

,你去强谏才是真的有病。

原因也简单,这么做不只会得罪皇帝,还会得罪一大票的皇亲国戚,那可是一个马蜂窝,捅一下扎你满头包还是小事,丢了小命可不值当。当然,如果

你能到张扬或者曹操这种位置,这事倒也做得,只是根本没有这个必要。因为没人会念你的好,百姓们不关心这个,大臣们理解不了,除了一个跋扈的

名声,你得不到任何的东西。

而一旦丞相和三公没意见,圣旨便会抵达到宗正那,张扬麾下则是礼部,区别不大,职能略有区别,但十分相近。

然后就是准备王礼,也不费什么事,把你的家谱列一列,然后选个良辰吉日,大家欢聚一堂,把圣旨一读,该给的物件都给你,然后你领旨谢恩,大家

皆大欢喜,这事就算完了。

自此之后,一个崭新的王爵就此诞生,之后你该有的国相和下属之类的,皇帝都会给你配齐,也没你自己招揽的余地。

从这一套可以看出,若是在太平时节,封王真的不是什么大事,也不会有太多的人关注,和百姓更是没有屁的关系,只不过治下百姓的赋税由之前交给

国家变成交给王爷,对他们来说,没有一点影响。

根据汉高祖刘邦的白马之约,也不会有什么异姓王的出现,哪怕皇帝昏庸,满朝的大臣也不可能同意,这也是为什么王莽从安汉公一跃成为了皇帝,直

接跳过了王爷这个步骤。其实称王和称帝已经没多大区别了,完全没必要多此一举。

不过张扬这又有不同,王莽是从公爵跳到了皇帝,张扬则是准备从侯爵直接跳到王爵,所以他的称王之礼要盛大的多,因为他不只只是董卓那般的辅政

权臣,还是正儿八经的一镇诸侯,与其说他这是封王之礼,倒不如说这是张扬在向天下人展示他的野心。

之前一直隔着一层窗户纸,不管喜不喜欢张扬,他都没有明确造反的意思,你能骂他是权臣,但不能说他是反贼,但这次称王之后,骂上一句反贼就没

有任何的问题了。

当然,这件事是具有双面性的,不喜欢他的、敌对的,自然要免不了骂上两句乱臣贼子,但支持他的,则能明显的感到振奋之意,工作也有了奔头,毕

竟那可是从龙之臣,能够遗福后代的功劳,一个个崭新的世家可能由此而崛起,谁能不动心?

所以不管张扬愿不愿意,他这个封王之礼都会无比的盛大。

不但要祭拜天地、祖宗,还会有很多的观礼之人。皇帝一定会到场,但是主角却不会是他,也不是太平盛世中那些高高在上的重臣。当然,王印等一众

东西还是会由皇帝赐下,但是基本上是走一个过场而已,这次的主角只有一个,那就是他张扬!

正统性毫无疑问,由皇帝刘辩亲自下令,自然不会有任何的问题,虽然这个皇帝本身就是张扬扶上去的,但谁也不能否认刘辩的身份,先帝刘宏的嫡长

子,这个身份可是比许昌那位来得还要正统一些。毕竟那位是董卓扶上去的,关东诸侯还因为此事讨伐过董卓。其实曹操再扶刘协就如同打自己的脸,

如果他知道刘辩没死的话,一定不会火急火燎的将刘协当个宝。

可惜的是,张扬是个坏胚,他一直等到曹操拥立刘协之后才亮出刘辩,这就如同一个响亮的耳光径直扇在了曹操的脸上。无奈的是,曹操还只能把牙和

着血吞下去,不然真要再抛弃刘协的话,那他就是又扇自己一个耳光,比张扬那记还要响亮。

而且张扬称王的后果是一系列的,就拿曹操来说,张扬称王了,你称不称?称了,你也坐实了自己乱臣贼子的名号,不称,以后你面对张扬的时候就矮

了一头。

最重要的是,你要凭借这来指责张扬的话,效果不是没有,但却不会太好,聊胜于无罢了。大汉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哪怕是普通百姓都能看出点东西来

,再想糊弄大家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

这段时间张扬很忙,封王的礼仪不需要他来操心,他也不懂,但封赏的事和凉州春耕的事却不是等闲,各地需要的人力物力还是其次,草原的耕牛、驽

马却一定得准备周全,否则很容易失去民心。答应弘农郡百姓的东西也一定要做到,否则这群本来就不怎么乐意被迁徙来的百姓很可能会造反。

而这就导致每天来往于晋阳和各地的官道上的信使络绎不绝,一封封公文堆在张扬的案几上和一座小山没什么区别,这些都很急,他必须迅速的进行甄

别和决断。好在贾诩的两个儿子已经到位,可以帮助他筛选出最为急切的信件,否则的话,哪怕把他劈成两半都不一定够用。

而且张扬虽然明令各郡太守不准赶回晋阳,参加王礼,但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的聚集在了晋阳,来往的公文上也难免会夹带一些私货,无非是在告

诉自家主公,您看我们如此勤勉,称王了可不能忘记我们。

这话不能明说,所以一般都很隐晦,而张扬又是个不学无术的主,看起这种东西来无比的费劲。搞到最后,张扬都恨不得拿刀去砍了这些家伙,这么忙

碌的时节还添乱,故意的是不是?

并且随着称王的时日越来越近,沈万三也将流程给报了上来,本来呢,张扬以为这东西随便看看,点个头就行了,可万万没想到的是,礼部竟然还要他

事先演练。理由也冠冕堂皇,这么庄严肃穆的时候,主公您要是出点乱子,闹出笑话来,那乐子不是就大发了?

事实证明,这种担心并不是毫无由来,旁的不说,只是那份祭拜天地、祖宗的悼文张扬就有很多字不认识,若是不做准备的话,还真有可能闹出大笑话

镇守各地的将军们同样得到了消息,像高顺、徐晃、岳飞这等大将还收敛一些,除了例行公事一般的恭喜之后,不会有任何出格的举动。但像周仓和裴

元绍这等粗鲁的家伙则直接许多,传来的公文除了恭喜之外,竟然还有人问张扬为何不直接称帝...

不过他们的顺序明显有些没有搞清楚,好歹等张扬称王之后再来恭贺才符合程序嘛。

不过张扬可没有任何喜悦的心思,这一番忙碌下来,张扬差不多每天都是焦头烂额的状态,连老婆孩子都没空搭理了,好在他没什么庞大的后宫,自然

也不会有人争位,来给他添堵,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总的来说,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距离张扬成为晋王的日子也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