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武侠修真 > 武夫 > 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丹霄城里的书信先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丹霄城里的书信先生

处理完洛水山一事,陈朝还是没有急着离开这座丹霄城,这会儿虽然夜色深沉,百姓们大多散去,各自安寝,但街道上仍旧是灯火辉煌,纸灯各式各样,也算是一番景色。

陈朝独自夜游,缓步走在几乎空无一人的街道上,像是个独自一人离家十数年的远游客。

有些寂寥。

陈朝走走停停,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头顶的那些纸灯样式,其实跟大梁朝其余地方的纸灯样子没什么区别,唯一有区别的,就是这上面要么会画那位创建丹霄城的道门大真人的画像,要么就会画道祖画像。

有些纸灯更是两者都有。

不过百姓们的诉求倒是一致,道祖也好,还是那位丹霄城历史上的第一任城主也好,画了他们,自然是祈求平安,无病无灾。

百姓们的需求从来不多,能吃饱饭,踏踏实实活着,没人来欺负他们,也就是了。

其实对于丹霄城以前的传言,甚至处境,陈朝都能理解,那个时候朝廷就和没有一样,甚至有朝廷,也不是庇护百姓的,还在百姓身上吸血。

所以百姓们对于道门出身的那位道门大真人自然寄托着他们美好的期望,别的不说,光是头上有那位道门大真人在,朝廷也不敢在丹霄城做什么。

至于那些纸船呢?

那个就更简单了,如今的朝廷不是之前的朝廷,尤其是如今这二十年,世道如何,丹霄城的百姓,但凡看过一眼城外,就该明白。

所以有这样的东西,不奇怪。

陈朝来到上游那边,原本之前还没太晚的时候,这里一排下去,至少十来位的代写书信的先生会摆一个小摊,替那些不识字的百姓在纸船上写些祝福言语。

如今夜色深沉,百姓们散去,先生们也早就收摊,如今这里只剩下最后一位先生,东西早就收拾好,但却也没急着走,而是从随身的葫芦里倒出一小碗酒水,坐在河边,自顾自独饮。

看着陈朝从远处走过来,那书信先生虽说看到了,但也不做理会,只是抹过山羊胡,又喝了一口价钱不贵的酒水,只觉得这辈子要是就这么过下去,也足够了。

不过在书信先生模糊的视线里,那个年轻男子竟然是不偏不倚就朝着他走来,还有三两步就到了他这小摊前。

这一下子让书信先生有些烦躁,但还是挤出一个笑脸,干笑两声,“公子,来晚了,老朽收摊了。”

本以为这样就能让那年轻人自讨没趣离开,但谁知道,他好似全然没听见一样,而是径直坐到了他面前,微笑道:“收摊了,那能不能向老先生讨口酒喝?”

眼见对方不是来找自己代写书信和那在纸船上写字的,书信先生的脸色好看许多,他有些狐疑地打量了眼前的年轻人一眼,然后拿出一个陈旧酒碗,又把腰间的葫芦解下来,倒酒的时候,本来只打算倒上一小口的,但最后想想,还是往里面添补了不少,这一下子,就至少是二两了。

书信先生一脸肉疼,收好葫芦后才开口,“嫌不嫌弃,也就这二两了,多的可没有。”

陈朝看了一眼酒碗里的酒水,光从酒花来看,就知道实在一般,至于那酒碗,更是看着有些年生了,不过他也不嫌弃,端起酒碗就喝了一口,然后咂咂嘴,“这酒有力气。”

书信先生本来还有些后悔,但一听眼前的年轻人能说出这话来,立马就来了精神,笑眯眯说道:“酒水不贵,但就是个烈,不是老朽吹嘘,这一座丹霄城,没有多少人能扛得住。”

陈朝煞有其事的点了点头,随即遗憾道:“光喝酒,没点下酒菜,总觉得差点意思。”

这话一说出来,给书信先生气的不行,“你这小子,骗酒喝就算了,还想着得寸进尺,这……”

话还没说完,书信先生就看到对面的年轻人将一袋酱牛肉摆在了桌上,年轻人笑道:“之前买回去打算给媳妇儿吃的,不过喝了老先生的酒,拿出来给老先生下酒,算是投桃报李了。”

书信先生一边说着这不太好吧,一边却已经取出两双竹筷,递给陈朝一双,而他已经夹起一块酱牛肉,放在嘴里一嚼,混着口腔里的酒香,书信先生就开始有些惆怅了。

之前觉得每天能喝一口小酒就已经是最好的日子,这会儿吃上肉了,那就得有酒有肉的日子才是最好了。

人心不足啊!

书信先生感慨一声,不过也就眨眼之间把这事儿抛到脑后了,不管这些有的没的,先吃完这顿再说。

事情别多想,越想越烦恼。

两人一边吃肉喝酒一边闲谈,倒是有些和睦,不过等陈朝喝完碗里最后一口酒,然后抬起头看向书信先生的时候,后者就一脸肉疼了。

“老先生,别舍不得几口酒。”

陈朝夹了一筷子酱牛肉丢进嘴里,细细咀嚼。

书信先生无奈叹气一声,拿出酒葫芦,干脆将里面的酒水全部都倒了出来,一人一半,然后洒然道:“这下好了,几天的量,一天喝完了就喝完了!”

书信先生瞥了陈朝一眼,“你小子还是很对老朽的脾气。”

喝酒之前还能叫一声公子,喝酒之后,这些事情就都不提了。

小子公子,没有差别。

陈朝喝了口酒,笑着随口问道:“在苦樵节放纸船一事,是今年才开始的?”

书信先生摇摇头,“约莫有三五年了,不过之前规模还不大,和这边灯会肯定是比不上的,但去年开始,声势就不小了,今年就更是足以分庭抗礼了,大概再过几年,灯会这边就稀松平常了,放纸船这边,才会是大头。”

陈朝笑了笑,“百姓们愿意如何就如何,谁都拦不住。”

书信先生诧异看了一眼陈朝,问道:“难道这里面没有朝廷的推波助澜?”

“这我上哪儿知道去?”

陈朝端着酒碗,摇晃酒水,念叨不停,“我就是个蹭酒喝的酒鬼。”

书信先生没搭话,只是自顾自吃肉。

只是很快陈朝就笑道:“兴许是北边那边大战的缘故,才让今年是这般,往后什么样说不准,不过也不用去想,我今儿看到一纸船上写北境艰难,诸君辛苦几个字,一下子就想看看那写这几个字的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这八个字,真是情真意切。”

书信先生诧异道:“你小子莫不是知晓那几个字是老朽写的,所以才有这番话?”

他记得清楚,那是个住在那条芙蓉街的一位妇人让他写两句寄语,她有个远房侄子此刻就在北边,当时书信先生问她侄子叫什么名字,那妇人却拿着纸船摇头,说是用不着,这要写就祝愿那边的所有年轻人都能好好的。

于是书信先生想了想,才有了那八个字落笔。

陈朝眼睛一亮,笑道:“那老先生只是代笔书信,屈才了。”

书信先生笑骂道:“莫要拿老朽开涮,老朽这点文采,也就是一辈子做这个营生的本事。”

他之后才是话锋一转,说道:“反倒是公子,怎么看着都不像是个寻常人,应当是有特别之处的。”

陈朝煞有其事点头,“是的,我媳妇特别好看。”

书信先生一怔,随即意味深长笑道:“那公子肯定是有过人之处了。”

陈朝哈哈大笑,“就冲着老先生这句话,就该浮一大白!”

……

……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一场萍水相逢,好像也要到了尾声。

书信先生醉眼朦胧,轻声道:“老朽在丹霄城里也算是大半辈子了,也算是把这座城都看了个遍,早些年这座城每日好像都一样,这些年才渐渐有了些不同,老朽就在想到底是哪里的不同,后来看着那些纸灯,看着那些画像,再看看那些纸船,看看那些这几年不断从外面运进来的各种货物,这才明白了。”

陈朝笑着问道:“老先生好好说一说?”

“有什么好好说一说的,无非是一句话,有些人求了也给不了你半点好,有些人你不求,他都害怕你过得不好。”

书信先生淡然道:“道祖保佑,能保佑什么?一个了无生机的画像,能做成什么事情?不如神都那边一道政令,少收一成赋税,那就是实打实的恩惠。”

“再说了,青山州这些年的妖患,不也是朝廷在清剿?”

说到这里,书信先生吐出一口浊气,“信道无用,不如多给那位大梁皇帝,那位大梁镇守使多磕几个头,这才有用。”

陈朝听着话,低头看了看酒碗,已经空空如也了,遗憾道:“就凭着老先生这番话,就该喝酒的,可惜了可惜了!”

书信先生摇头晃脑,“也没什么可惜的,遇上投机者,言语千万句,就当酒喝了。要是不投机,就算是再有什么好酒,也难以下咽。”

说着话,书信先生笑眯眯从桌下拿出一只纸船,又把笔墨都拿了出来,说道:“公子虽说不是本地人,但既然来此,肯定是为了放一只纸船吧,恰好,老朽这里还有一只,这会儿还有半刻钟时间,过了就是子时。要公子一枚天金钱,不算过分吧?”

陈朝一脸震惊,“老先生看着是个读书人,怎么这会儿如此面目可憎?”

书信先生摇晃着腰间葫芦,空荡荡的,叹气道:“糊口不容易啊,这日子也不好过,良心只好就先放一边了。”

陈朝从怀里拿出一枚天金钱,用两只手指夹住,却一直没有放下。

“总觉得有些贵,要知道我的工钱这么多年,我可都没见到影子,说起来,我也是个穷鬼。”

陈朝笑着问道:“能不能讲讲价?”

书信先生点头道:“可以。”

陈朝却忽然将这枚天金钱放在桌面,摇头道:“就一枚天金钱买一只纸船,字我自己来写。”

书信先生说道:“代写可不加钱,真要自己来?”

陈朝摇摇头,“有些事情本来就该自己来,不能麻烦别人。”

书信先生笑了笑,没有说话,只是做了个请的手势。

陈朝于是一只手提笔,一只手拿着那纸船,沉默片刻,动笔写就一行字。

书信先生看了一眼,没说话。

陈朝站起来,在河边蹲下身,然后将这纸船放了下去。

之后他看着纸船顺着河面流走,一直到看不见。

陈朝转身看向书信先生,后者也收拾妥当,笑着开口,“公子那句话,写得好,比酒水都有力气,该当大官!”

陈朝笑着问道:“老先生莫不是知晓我是做官的,才有此一说?”

书信先生哈哈一笑,“也就是大官才能拿出一枚天金钱买一只纸船眉头都不皱,不然就得是做生意的,可看公子身上,可没半点商贾气息。”

陈朝半开玩笑道:“也算吧,总是跟人谈买卖。”

书信先生笑了笑,对此不置可否。

“萍水相逢,今晚这顿酒喝得尽兴,先生后会有期。”

陈朝笑着开口,但却是打的一个道门稽首。

书信先生一笑置之。

……

……

和书信先生道别之后,陈朝就没有继续在丹霄城逗留的打算了,他要连夜出城。

只是临近城门之时,这位年轻的镇守使大人停下脚步,等了片刻,才自顾自笑道:“还不出来,本官就真走了。”

他刚说出这句话,转角处这才有一人探出头来,不好意思笑了笑,“镇守使大人,又见面了。”

来人不算陌生了,之前有过一次见面,正是松溪山那位小师妹柳野浮,其实对于这个松溪山的小师妹,他之前也有过些听闻,据说此人天生就十分适合修行炼气士一脉的术法,进展极快,是被誉为有望成为之后炼气士一脉的扛鼎人物的存在。

不过修行大道漫长,柳野浮不过刚走上去,之后要走多久,才能走到那个高处,谁都说不好。

陈朝也懒得拆穿眼前的柳野浮,只是笑着问道:“有何事?”

柳野浮干笑一声,本来之前已经做好了准备,腹稿都打了一次又一次,但没想到真的到了眼前的这个镇守使大人面前的时候,还是有些紧张,有些说不出话来。

陈朝作势要走,柳野浮才在心里默念一声死就死吧,然后才说道:“镇守使大人,能不能有空的时候去松溪山一趟?”

说到这里,她直接咬了咬牙,“最好是尽快去。”

陈朝看着眼前这个涉世未深的姑娘,问道:“理由。”

柳野浮深吸一口气说道:“梁师姐在山中不太好过,有些闲言碎语,言语真是有的时候会杀人的。”

作为小师妹,柳野浮也不是那么没心没肺,她其实明显都能感觉到自家师姐这些日子,已经是精气神一日不如一日了。

不是别的,只是有些言语在耳畔,也很能影响一个人。

陈朝想了想,没有给出自己的答案,反倒是问了柳野浮一个问题,“你就能确定,本官去一趟松溪山,对这件事来说,是有用的?”

柳野浮皱起眉头,她从未这么想过事情,陈朝这么一问,倒是给她整得有些迷糊。

陈朝说道:“本官去一次,是暂时能止流言蜚语,但是如果这辈子本官就去松溪山一次呢?有用吗?”

柳野浮有些懵。

陈朝看着她的样子,耐着性子说道:“你那梁师姐跟本官聊了很久,都没有提出过这样的事情,有一些原因是她不想麻烦本官,但更多的,还是她知道这样的事情,做不做都是无济于事的。”

柳野浮听不懂,但是有些难过,她知道陈朝不愿意去松溪山,那么那些流言会一直在的。

陈朝看出了她的难过,想了想,说道:“本官会写一封信让人送往松溪山。”

柳野浮说道:“我带笔墨了!”

陈朝无奈,“有些东西不同的人来做,会有不同的效果。”

同样的一封信,让柳野浮带回松溪山,和之后由镇守使一脉的武官送往松溪山,是两回事。

柳野浮哦了一声,随即狐疑地看向陈朝,有些不确定地说道:“镇守使大人,你该不会骗我吧?”

陈朝越发无奈了,这小姑娘到底怎么回事,敢这么直接跟他这个镇守使这么说话?

陈朝看着她,摇头道:“本官不骗人。”

柳野浮说到底还是个小姑娘心性,陈朝这么一说,她马上就当真了,连连点头不说,还很高兴地向陈朝道谢。

陈朝看着这个小姑娘,真心实意地笑道:“你倒是个好师妹。”

柳野浮嘿嘿一笑,然后看了看天色就说要赶紧回去了,本来就是偷偷溜出来的,要是等会儿师姐们发现她不见了,肯定会急得团团转。

陈朝站在原地看着柳野浮朝着远处走去,等她转过头来的时候,陈朝跟她招手,满脸笑意。

柳野浮站在远处,想了想之后喊道:“镇守使大人,我其实还是很想在松溪山见到你!”

陈朝回应道:“会有机会的。”

……

……

收了摊子的书信先生沿着河流一直往上游走,约莫半个时辰之后,路过一座极大的宫殿。

这是当初那位第一任丹霄城主也是最后一任丹霄城主羽化之后,百姓们为了纪念他而修建的,经过数次的扩建,其实规模已经有些大的可怕了。

书信先生从这里路过,看都没有多看一眼,只是继续往前走去,走过两条长街,最后才在一座明显香火已经凋零的小道观前停下。

道观破旧,那横匾上只有一个见字。

丹霄城的百姓们,在很多时候谈及这个见字,都认为是岁月将另外一半给抹去了,因此只剩下这个见字。

但实际上只有极少数的人知晓,这牌匾从最开始的时候,就只有这个见字。

观字一半。

这座道观,其实叫半字观。

那位道门大真人最开始道号通玄,之后改为半山。

但更少的人知道,曾经那位道门的长生道大真人,想要脱离长生道转为太平道之时,就是先建造了这座道观,在这里苦修。

可以说还没有丹霄城之时,便有了这座道观。

书信先生在道观门前停留片刻,而后推门而入,宛如归家。

「等会估计还有一章,这一章也蛮长,月票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