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玄幻魔法 > 尘世刀吟 > 第四百一十六章 无情战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瓦伦要塞。

城主府内的狂欢盛宴仍在继续,但李邳却以城主府身份向要塞下达命令。

“因近期太子殿下将于瓦伦边境出境前往唐皇朝参加新纪元杯,为免殿下行程受扰,现关闭所有通往边境之城门,所有人不得前往边境……”

街上的行人看着城主府新贴告示。

若只是如此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并无影响,毕竟往来边境的多是那些做两国贸易的商队。

但告示上的禁令不止这些。

“另,由于城内守备空虚,为防动乱,所有人不得登城楼,出入关内人员将严格审查。

以上如有违反,严惩不贷。”

百姓们看着这第二条禁令忍不住皱眉。

“太子殿下出行时,要塞派去一支精锐随行护卫,这我们送行时都看到了,但也不至于说城内守备空虚吧。”

有民众小声议论道。

“是啊,我看这城楼上的巡逻士兵也没少啊……”

有人出声附和。

但很快便有人为其解惑。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那些都是各大家族的府兵,纸糊的,唬人可以,守城可不行。”

“难怪不让上城楼。”

禁止百姓上城楼一方面可以防止别有用心之人混上城楼袭击守兵,同时也能防止大家发现城楼守军换成了大家族的府兵,可以很大程度避免恐慌。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条禁令的背后还有一个用意。

那便是防止民众登高发现边境升起的狼烟!

至于加强对出入关内人员的审查,用意更明显了,正是切断要塞和关内的信息通路。

只不过身为边境百姓,对于官府时不时地加强管制早就习以为常,因此短时间并不会有人对此产生怀疑。

但身在要塞内的百姓们并不知道此时边境战争已然打响。

……

“快!派出探马向要塞寻求增援!”

同样的场景在瓦伦边境上数十个烽火台几乎同时发生,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派出的探马已经全数被百人红苗队截杀在了半途。

……

五十里台。

原本已经完成了护送任务的卫队准备返回,但远处边境升起的狼烟让他们中断了返程。

“什么情况?怎么会有这么多方向同时升起狼烟?”

卫队中的一名年轻士兵震惊道。

卫队的领队名为万利,是一名中年百夫长,此时脸色凝重。

“烽火台燃起狼烟是遇袭的信号,这么多方向同时升起狼烟,只有一个可能……”

“唐军进攻边境了!”

“什么?!”

在场的不仅有卫队的士兵,还有五十里台的守军士兵,此刻听闻万利所言,皆是不可置信。

“他们怎么敢?”

尽管远处不断升起的狼烟已经将事实摆在眼前,但他们仍然不愿相信。

五十里台守军的百夫长名为雷汀,比万利稍显年轻,但也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兵。

“现在不是怀疑的时候,与其在这里猜测不如去验证真伪!”

不得不说在场的两名百夫长在此刻发挥了极大作用,雷汀这一番话算是止住了士兵们震惊的情绪。

雷汀转头看向万利,征求意见道:“先派出斥候探明周围烽火台的情况再向要塞请求增援?”

万利毫不留情面的斥责雷汀道:“到了这个时候你还心存侥幸?这么多方向的烽火台燃起狼烟,你认为还有派斥候的必要吗?”

雷汀惊醒,这才明白自己内心其实也和在场的士兵一般,本能地不相信唐军会对边境发起战争。

“那……那我直接派探马回要塞寻求增援……”

万利继续否定道:“我的意见是直接放弃五十里台,我们全速向要塞撤退!”

万利这句话不仅将在场的士兵惊住,就连雷汀都有些不可置信。

“放弃五十里台?”

万利给出他的解释:“看狼烟燃起的情况,唐军应该是大举入境!如此数量的唐军,还是在提前准备的情况下,瓦伦边境是守不住的,甚至有些烽火台应该已经被攻破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苦守五十里台毫无意义,并且也是必然守不住的。”

万利说得有道理,雷汀也听明白了,但他依旧有顾虑。

“万队长,你也说了如果,但若情况没糟糕到那般地步……五十里台我们还是不能轻易放弃的……”

雷汀身为五十里台的守军台长,肩负的是守台的职责,轻易弃台撤退不提军法如何处置,身为战士的他首先内心便会鄙视自己是一名逃兵。

守军士兵此刻也回过了些味,看向卫队的眼神变得奇怪了起来。

你们不负守台之责当然可以拍拍屁股就撤退,我们丢了五十里台可是要军法处置的。

雷汀当然不是要挑起两方对立,但人心便是如此,最怕的便是相互猜忌。

万利见状明白劝说他们撤退是不可能了,其实他心里有更坏的猜想还没有说出来。

为何唐军会选在这个时候进攻边境?

他们可是要塞守军精锐,此时正是要塞防备空虚之际,唐军选在这个时候进攻正是边境兵力混乱的时候。

唐军又为何独留五十里台没有进攻?

若是为了避开太子殿下,那唐军是如何准确知道太子殿下离境的时间?

这一切不仅说明唐军计划周全,还证明他们自己内部出了奸细。

瓦伦要塞他们还能不能回去?

万利心中存疑。

但显然现在不是提这些的最好时机,搞不好还会弄巧成拙,将本就低落的士气打散。

“我们留下来与你们一同守台。”

万利说道。

雷汀眼睛一亮。

“太好了,有你们加入,我就更有底气与唐军死战了……”

但不等雷汀说完,万利便打断道:“但我要提前说明,五十里台若是没有坚守的必要,那必须弃台,并且要在唐军形成合围前向瓦伦要塞突破……”

“只要守住瓦伦要塞那我们就还有夺回瓦伦边境的机会,若是瓦伦要塞也丢了,我们就彻底失去了瓦伦边境。”

万利说完后,在场所有人都意识到形势的严峻性。

雷汀快速分配布防任务,所有人立马进入各自防守位置。

……

第二天,战火终于烧到了五十里台。

面对数量数倍于自己的唐军,五十里台只能凭借着地形优势与其拉锯。

战斗持续了一天,万利已经数次劝雷汀弃台,但都被对方否决。

夜里,万利终于忍不住,决定带卫队离开。

在其准备离开之前,雷汀找到万利。

“万大哥,我明白你说的是对的,但我做不到当个逃兵……”

万利忍无可忍,开口斥责道:“雷汀你糊涂啊!和稍纵即逝的战机相比,你内心的那点倔强什么!”

雷汀内心煎熬,眼神依旧犹豫。

“现在你还看不出来吗,五十里台已经是一座孤岛了,唐军马上就要形成合围。到时候整条瓦伦边境都失守了,你这一个五十里台还不是唐军想摘便能摘的果子!”

雷汀闻言眼神中的挣扎终于消散,反倒有了一丝释然。

“万大哥你是对的,但请原谅我的固执……”

“你……”

万利面对雷汀的无药可救,正准备破口大骂,但却被雷汀打断。

只见雷汀牢牢抓住万利臂膀,狠狠道:“万大哥,你带上我的兄弟一起走,一定要活着抵达要塞!”

“我留下来跟这帮杂碎决一死战,哪怕是必死我也要让他们看看我们云夜国的将士不是孬种!”

万利眼神一怔,他明白雷汀留下来其实并不是要逞强,而是为了拖住唐军给他们突围争取时间。

“雷台长……”

“快走吧万大哥,再晚就都走不了了!”

“我和你们不一样,我从军以来就一直在这五十里台,我的根在这里,所以我哪都去不了……”

……

“老大,我留下!”

“我也留下!”

当雷汀和守军们说明需要组建敢死队,来为撤退的兄弟争取时间时,竟立马站出数十人。

雷汀来不及感动,只是环视众人一眼,将大家的视死如归看在眼里。

“好,那就你们留下来!”

“接下来,我们誓与五十里台共存亡!”

“共存亡!”

……

撤退的队伍趁着夜色向瓦伦要塞突破,五十里台则迎来了最后的死战。

“孙子们,让你们尝尝爷爷的厉害!”

雷汀拿出最后压箱底的手段。

只见雷汀手上出现一把古怪的旗子。

当旗子出现的瞬间,五十里台竟刮起阴风,风中似有人在凄惨地嚎叫。

“离魂幡!”

这便是雷汀最后的手段,是前几日太子殿下离境前赐给他的,乃是一件中品灵器。

或许对于武者来说,一件中品灵器不算多么稀奇,但对这样普通人主导的战争来说,一件中品灵器的出现已经堪称是降维打击了。

“离家的魂儿,都过来吧,为我所用……”

雷汀一边吟唱,一边挥动幡旗。

雷汀只是一名摸到武者门槛的准行者境武者,一件中品灵器哪怕没有真气门槛也不是他能轻易使用的。

好在任之临在给他这件离魂幡的同时还给了他一枚强行提升真气的灵丹。

只是这枚灵丹也并非没有副作用。

准确的说这枚灵丹其实是以损耗服用者血肉之力为前提,来强行提升真气的。

对于任之临这样的强者来说不算致命,但对于雷汀来说服用便是必死的结局。

只是这个时候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雷汀站在最高处,将五十里台彻底变成了人间炼狱。

身在五十里台的不论是守军还是唐军,彻底变成了孤魂厉鬼。

“魔鬼!他是魔鬼!”

进攻五十里台的是一支六百人的步兵旅,此刻见雷汀浑身血肉模糊的招魂,纷纷退出五十里台。

但仅是这一会儿时间,这支步兵旅便折损近三分之一的兵力。

看着五十里台阴森恐怖的情况,幸存的人心有余悸。

步兵旅的旅帅撤回后直奔团部,向上官禀明战况。

“你的意思是五十里台攻不下?”

团部主官校尉质问道。

旅帅冷汗涔涔,回答道:“下官的意思是,五十里台孤木难支,况且那个雷汀应该是用了秘法强行提升修为才能使用那把古怪的幡旗。看其模样应该撑不了多久,我们可以等其灯尽油枯再进攻……”

“愚蠢!”

校尉打断道。

“那个雷汀不知道自己只是强弩之末么?但他依旧这般寻死,难道只是为了杀你那区区几百人?”

旅帅不敢开口,这便是无情的战争,几百条人命也只能被冠以“区区”二字。

“他那是为了拖住我们!所以不论死伤多少人,五十里台必须快速拿下!”

校尉下达死命令,旅帅也视死如归,明白自己没有选择。

就在这名旅帅准备带领手下拼死进攻时,一人拯救了他。

“一个小小离魂幡,何需折损这么多人!”

一人走进帐篷,双手环抱一把宝剑,俨然一副剑客打扮。

“刘大人,有你出手,自然就不需人命去填了……”

校尉看到来者,同样惊喜无比。

不多时,这名“刘大人”来到五十里台前,不见其有动作,一道剑光便已冲出,直接驱散了五十里台的阴风,将高处的雷汀斩杀。

“倒是一名汉子,哪怕是死了还手握战旗……”

刘大人走到死去的雷汀身前,眼神阴晴不定。

其实在他出手前雷汀已经气血枯竭而亡,甚至其手中的幡旗都已经换成了象征云夜国的战旗。

校尉接管了五十里台后,同样来到此处。

“这样的人物值得敬佩。”

“他的根在这里,便将他葬身此处吧……”

……

许多年后,五十里台早已易名,但这座被称为“雷汀碑”的雕像却一直屹立在烽火台的最高处,一同留下的还有这段守城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