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百五十章:大秦海军第二师

此时,东海郡的海军基地正在建造更多的大型战舰,这里是大秦海军第一师的基地。

琅琊郡的港口也被改造成了海军基地,打算在这里建造第二个海军基地,组建大秦海军第二师。

海军士兵正在选拔招募,战船也开始建造,大秦海军第二师初见雏形。

南阳郡。

尹高来到南阳,找到扶苏。

扶苏行礼说:“贤弟千里迢迢赶来,想必是有事需要扶苏的帮助?”

尹高说:“兄长,确实有一件事。”

扶苏伸手邀请尹高进屋:“来,贤弟,进屋坐。”

扶苏沏茶,为尹高倒茶。

茶从壶中倒进杯子里,翻动着,一股清香扑鼻而来。

尹高笑着说:“兄长这里总有好茶呀,真是羡慕兄长的闲情雅致呀。”

扶苏笑着说:“哈哈哈,扶苏平时没有什么事,就喜欢研究研究茶水。”

尹高说:“男子汉大丈夫,整天窝在家里搞茶水,你不觉得有些憋屈吗?兄长胸中可有志向?”

扶苏淡淡地说了一句话:“既生扶苏,何生嬴高?”

尹高明白了,自己做完了扶苏想做的,而且比扶苏做的更好。

当今的大秦盛世,换作是扶苏,扶苏也不敢保证能做得到。

尹高的存在,让扶苏失去了他的价值。

尹高双手撑在桌子上凑近说:“兄长难道就自甘堕落?在寻常街巷、荒野山林之中做个闲人?”

扶苏双手端起茶杯,敬尹高,然后说:“扶苏没有什么野心,做个闲人也清净。”

尹高轻轻抿了一口茶,没有喝完,然后把茶杯放在桌上,对扶苏说:

“此茶甚香,其杯甚小,只够一人饮。

然而我只饮一口,杯中尚有余。

旁人若渴,可以随时拿起一饮而尽。

只是,这杯茶我喝过了,恐怕别人不愿意喝了。”

扶苏微微一笑说:“这杯茶已有其主,主未允,客何敢饮?”

尹高嘴角微微上扬,轻轻说了一句:“其主已允!客可愿饮?”

扶苏微微一笑,拿起尹高的那半杯茶,举在面前,然后一饮而尽。

尹高笑着鼓掌,扶苏轻轻抹了抹嘴角,也笑了起来。

尹高说:“兄长,随我入朝吧。”

扶苏问:“贤弟打算怎么用我?”

尹高指着炉中烧沸腾的水说:“水。”

扶苏一脸疑惑:“水?”

尹高笑着说:“水师提督!”

扶苏惊讶地说不出话来了,水师提督放到现在,相当于舰队司令。

尹高接着说:“我正在组建大秦海军第二师,现在琅琊郡,先前建立的大秦海军第一师在东海郡。

兄长之才,我是清楚的,大秦海军的军长,还是兄长你来担任最合适。”

扶苏立刻站起身,对尹高行礼说:“多谢贤弟信任!此乃扶苏之幸,乐意之至!”

尹高点了点头说:“嗯,今日你就随我前往咸阳吧,父皇也十分想念你。”

扶苏说:“好!我没有什么行李,只需要给仆人交代一声即可,我们可以即刻启程。”

尹高带着扶苏前往咸阳城。

古代人嘛,有些话不能直说,就旁敲侧击试探对方的意思。

尹高与扶苏同为皇子,但是尹高成为太子,扶苏就选择隐居。

但毕竟扶苏也是宗室的人,按理说没有被选为太子,也可以封王或者担任官职的。

然而扶苏是兄长,尹高是次子,废长立幼易生大事。

扶苏担心朝中百官忌惮自己会威胁尹高的地位。

朝廷打贪官打的过火了,没人可用了,所以尹高想把扶苏拉回来,担任水师提督,做大秦海军的军长。

这杯水是朝廷,喝完就是代表称霸朝堂的意思。

留半口,就是给扶苏一个机会。

尹高认为扶苏记恨自己,就像是你喝过的水,别人就嫌弃的不想喝了一样。

但是扶苏认为,自己虽然想留在朝廷任职,继续为大秦做贡献。

但是怕被别人认为自己有二心,威胁到尹高的地位,。

就像是这杯水是别人的,你不能随便喝一样。

尹高将那半杯水递给扶苏,以表示他希望让扶苏返回朝廷任职。

扶苏喝下了尹高喝过的那半杯水,以表示自己愿意留在朝廷。

有些话不能直说,就只能用一个暗喻,旁敲侧击,来试探彼此的心意。

琅琊郡,大秦海军第二师基地。

咸阳来的工匠们和造船技术人员赶到,他们不仅要开始大量造船,还要改进造船技术,等会更好,效率更高的造出更多更大的船。

不仅如此,他们也开始专门研究新式战舰,研究适合海战的武器,和能搭载在战舰上的武器。

那个时代没有舰炮这个概念,但他们在船上装载的重型弩机,箭头上绑上炸药,那简直就是一个活脱脱的简易舰炮!

携带炸药的箭头,射程也可以达到1000米,比陆军用的重型弩机还要厉害。

不仅如此,船员使用的弓箭也做了改进,是根据匈奴人弓箭的特点进行的改造。

匈奴人的弓箭威力大,而且射程远,用尹高的话来解释说,匈奴人的弓箭相当于是复合弓。

秦军根据匈奴人的这种简易复合弓,进行了改进和改造,发明出来了秦制复合弓,射程更远,威力更大。

这造出来的第一批复合弓直接被送往了海军基地,装备给了海军部队。

大量造船用的木材、钢材等材料和资源,从东北三郡运了过来。

军备上、科技上、资源上都没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人才紧缺。

自古以来都没有多少水战的战例,海战就更不用说了,根本就没有多少具备水战经验和航海经验的人。

因为缺乏航海经验,他们只敢在近海航行,不敢出远海。

缺乏海战经验和技巧,暂时还真的不能贸然与他国发生海战。

也就是说,现在,秦国虽然有大秦海军第一师和第二师两个师的庞大海军部队,但只有自卫能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尹高决定科举开科。

开第三届科举,考试科目着重考察清廉,并且着重招揽海军人才。